数据归心、AI赋能,打牢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基础
编者按:筑基数字经济未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肩负重任。作为国家网信事业重要的科技力量,中国电科正以电子信息技术推动“数字基建”,为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持续赋能。即日起,特推出“数字基建·大家谈”栏目,邀请集团公司新型城域物联专网、新型智慧城市、电子政务、智慧空管、5G核心器件等方面的建设者,发表思考建议,分享经验做法。
作为“数字基建”的典型应用,新型智慧城市自2015年国家25部委联合提出以来,迅速在全国各个城市落地,围绕“以人为本”,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的深度融合,打通信息孤岛、促进数据融合、推动业务协同,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和“高效处理一件事”,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和城市治理能力。
“数字基建”,其关键特征之一就是“数字化”“智能化”和“联接”。通过“数字基建”建设,实现端到端的数字化联接,即“物联、数联、智联”,打牢新型智慧城市基础,推动智慧社会的实现。
具体来说有以下两方面工作:
一方面,通过“数字基建”建设,促进城市数据的汇聚,增加整个社会对大数据的操控。大数据中心是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型智慧城市的支撑底座。大数据中心对于城市发展的价值不在于数百个机架和数千台服务器,而在于它承载了城市的数据资源,这种数据资源在未来对城市产生的价值可能等同于现在土地对于城市的价值。大数据中心的数据除了以往的政务数据以外,还包括数亿千计的物联网数据、社交数据、轨迹数据等,这些数据在城市大数据中心归集,并相互碰撞,形成真正的大数据,即具备Volume(大量)、Variety(多样)、Velocity(高速)和Value(价值)四大明显特征的数据。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正在基于特定应用需求,通过对城市大数据的价值进行挖掘,以提供更便捷的服务能力、更精准的决策支撑和更精细化的社会治理。因此,大数据中心的建设,不仅仅是硬件设备的建设,更需要制度规范与软件能力的支撑,才能真正发挥大数据中心的价值。
当前急需着力推进的工作包括,一是建立数据治理的管理流程,即数据的采集、传输、共享、开放、使用、安全、监督等管理流程;二是建立数据治理的标尺,即统一的城市数据标准和城市跨域交换信息模型;三是研发支撑城市治理的软件系统,即城市安全共享交换系统、城市统一开放系统、城市数据安全系统等,保障城市数据有质量的归集、高质量的使用。
另一方面,通过“数字基建”建设,大大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增加城市中智能服务的供给,缓解城市部分公共资源紧张问题。利用城市大数据,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在城市搭建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支撑平台,提供公共的人工智能算法训练和验证环境,以及视频、图像、语音、文字分析识别和认知推理等人工智能服务,面向城市中的医疗、教育、交通、城市管理、社区治理等需求,形成智慧城市智能模型库和各领域知识图谱。
这样既可以赋能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形成自我学习和逻辑推理能力,满足政府对城市精细化、智能化管理的要求,提升城市治理能力与水平;也可以使人工智能技术与医疗、教育行业相结合,缓解当前城市中优质医疗、教育资源紧张的问题,提升老百姓的生活幸福感。比如说,将人工智能与教育相结合,提供场景沉浸式感知学习环境,提高教学体验;与医疗相结合,提供AI智能客户、智能辅助诊断等服务,提升医疗关爱水平与缩短就医时间。
相信通过“数字基建”建设,一定能够为新型智慧城市打造更加坚实的数字化、智能化底座,使人民的生活更加的美好。
下一步,智慧院将紧抓“新基建”新机遇,深入推进“数字基建”建设,继续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理论研究与实践,服务于深圳、北京、福州、嘉兴、重庆等地政府客户,提供从规划、设计、标准、产品到集成的一站式服务,使新型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城市运行管理中心、智慧社区、智慧交通、智慧公安、智慧应急等解决方案和重点产品在更多地方落地,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做出更大贡献。 来源:中国电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