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光南是联想早年创立时期的功臣,他发明的“联想式汉字系统”让联想赚得了第一桶金,后来联想集团的名字即是来源于联想汉卡。做为一名科研人员,倪光南主持了联想的程控交换机的研发,和集成电路设计开发。后来因为与柳传志在公司发展路线上的分歧,最终在1999年被联想公司解聘。从此,联想全面转进贸工技路线,离技术驱动型的科技公司越来越远。
那离开联想的倪光南院士,为何没有另起炉灶自己研发芯片呢,由于目前网上对倪光南院士这一阶段的心中历程所言甚少,因此笔者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倪光南院士的性格分析原因有三。
一、 八九十年代正是改革开放最火热的时候,当时的社会风气是一切向西方看齐,造不如买。连大飞机项目“运十”都下马了,更何况是一个公司的研发项目呢。作为中科院的在编人员,倪光南并没有多少身家资产,但集成电路行业却是个“烧钱”的行当,以当时的社会环境,很难拉到足够的投资支持他做芯片研发。
二、 倪光南当年加入联想时提出“三不”条件:不开会、不做官、不接受采访。从他所提的条件看,倪光南院士是一个知识分子和理想主义者,这也是老一代科研人员的“通病”,倪光南更适合实验室而不是做一个企业家。
三、 通过联想在香港上市,让倪光南看清了资本的逐利性,而“柳倪之争”也让倪光南对企业里的斗争心灰意冷,不愿再置身企业的环境中。
离开联想的倪光南从此不再为一家企业利益奋斗,转身投入了推动开放源代码Linux操作系统和国产软件业的发展,一生为中国信息产业发展奔走呼吁。
总之,如果当年联想没有放弃技术研发,那如今也许会成为中国第二个华为。华为自主研发程控交换机时实力远比联想弱小,然而华为硬是凭借自身的努力成为世界第一大电信设备供应商。华为2004年才成立海思芯片,十余年后海思已经挤身世界十大芯片设计企业。
科技界曾经有个著名的“荤段子”:“男人二十奔腾,三十日立,四十微软,五十松下,六十联想”。以人生的阶段论,成立三十多年的联想还正如处于“日立”和“微软”之间。然而核心技术的缺失和战略转型的无头绪,让联想如同“元气大伤”的中年人,提前迈入了“联想”阶段。网络上对联想的吐槽更多是怀着复杂的心情,对笔者来说,联想启蒙了我对电子产品的理解。对于今天的联想,是哀其不幸,是怒其不争。对倪光南院士,在“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年代里,始终坚持本心,为民族产业摇旗呐喊,更是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去尊敬的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