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不住了,今天我一定要好好吐槽网约车
最近没怎么出差,所以都是自己开车上下班的,纵然有AP的帮助还是越开越火大,倒不是我有多严重的路怒症,而是路上乱开的网约车越来越多。经常开着开着,突然一辆网约车从最左道斜45°冲到我前面停下。各种龟速行驶、乱插队、乱停车的情况就更不用多说了,对正常行驶的机动车影响实在太大。
网约车何以从以便民到扰民?归根结底还是网约车的数量太多了,打破了平衡。车一多,驾驶员就不够用,网约车对驾驶员的要求就会进一步放低,驾驶员的素质低了(不是指人的素质,而是驾驶的素质),出现上面我所说的各种现象也就不难理解了。不信,大家可以留意一下专车司机,他们是网约车里要求最高的一个群体,他们开车就非常规矩。
为什么有这么多网约车?
既然问题出在网约车的数量太多上,那解决这个问题也很简单,降低车的数量不就行了?对不起,还真不行,这背后牵扯的利益太多了。
一、最重要的原因,是车企的流量泄口
大多数人很难想象,网约车的数量其实并不是由我们的出行需求决定的,而是由供应方也就是车企决定的。早期的网约车只有滴滴和Uber,但现在你看路上有曹操X车、如祺X行等等,这些网约车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背后站着一家大车企。
这些车企介入网约车行业的理由很简单、也很纯粹。卖给滴滴这样的网约车公司始终要看别人的脸色,而自己开一家网约车公司,想卖多少辆车就可以卖多少辆,极大的释放了母公司的产能。而且不同于卖给私人可能一辆车会开很多年,卖给自己的网约车公司则属于营运车辆,到了一定年限要强制报废,可以一直循环下去。
另外,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这些网约车基本以便宜的新能源车为主,原因有两个:一是通过这种左手倒右手的方式,让母公司赚取到了足够的新能源积分,好卖更赚钱、市场接受度也更高的燃油车(燃油车很难拿到积分);另一方面,如果能顺带再拿点国家补贴或地方政策上的倾斜,那真是一石三鸟。
二、互联网降低了职业门槛
车多是一方面,没那么多司机也不行呀。而互联网的加入,则大大降低了司机的入门门槛,举个简单的例子,以前出租车司机上岗前要考核对道路的熟悉程度,而现在的网约车司机,夸张点的广州几个区的位置关系都不一定搞得懂。去哪儿全靠导航,虽然不至于走错路,但到了一个路口不知道走哪条道儿,非常容易出现乱插队的现象。
我也查了一下几个网约车公司招募司机的标准,基本上只要驾照满3年,没有任何犯罪记录就可以应聘了。这相当于没有门槛,很多人做不了全职,做个兼职是完全没问题的。至于国家已经出台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我看了一下,还是太虚,根本没多少跟实际驾驶相关的内容。
三、消费者需求反而不那么重要
可能很多人以为很重要的一个理由,我们要网约车所以才会有这么多网约车,其实反倒是最不重要的一个原因啦。当然,我们也不否认这个因素的存在,毕竟没人坐的话,网约车行业也繁荣不起来,尤其在CBD的早晚高峰期,网约车的瞬时需求量还是很大的。
我觉得网约车该这么约束
一、提高驾驶员的准入门槛
我觉得目前最迫切需要做的是提高网约车司机的门槛,因为现在的条件实在太宽松了,我甚至遇到过拿驾照很多年但基本没怎么开过车,刚买了新车边做网约车边练手的“新手司机”,这对乘客也太不负责任了。其次,起码要对整个城市的道路有基本的了解,不说对每条小路了如指掌吧,起码也得知道黄埔大道过了华侨医院,最左侧车道一直是通往内环路的实线,别到了珠江新城眼看要错过路口,一脚刹停瞻前顾后的慢慢往右并,将所有车都堵住。这些内容,我觉得完全可以加入到《网约车驾驶证》的地方性考试内容当中去。
二、要培训交通安全意识,而不仅仅是服务意识
据我了解,滴滴会对专车司机有服务上的培训,但我认为这还不够,更应该对交通安全意识进行培训。因为往大了讲,司机这个行业和飞行员类似,最重要的职能是安全的将乘客送达目的地,安全才是整个旅程中的重中之重。而整个交通安全意识的培训过程,交管部门也应该参与进来,给出更专业的意见和考核标准。
三、监管还是最重要的
除了这些当然还不够,不是说培训完了就结束了的。最重要的是在网约车参与交通的整个过程中,交管部门应该全程监管。其实这点并不难,因为现在很多新能源车全车都有摄像头,这些摄像头完全可以接入交警的监控网络中,交警可以时刻关注网约车的违法行为,避免出现随意插队、乱停车、龟行等行为,并处以严厉的处罚。甚至可以学习驾照扣分,被其他人交通参与者多次举报,属实的话,直接吊销《网约车驾驶证》。
网约车是好的,但问题也是存在的
虽然我对很多网约车都挺不满的,但其实这些问题都是出租车时代遗留下来的问题,只不过现在网约车越来越多,而道路资源有限,才让矛盾浮现出来。但从大方向来说,网约车还是为大家提供了便利,也节约了道路资源,部分网约车也很规矩。只是发展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问题的所在,这些需要相关的监管部门针对网约车这个新事物进行专门的调研和管理,目前在这方面我们真的有点落后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