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怎么看待马斯克“这个家伙”?3万人给出了答案

【CNMO】在CNMO文章后台搜索“马斯克”的关键词,可以得到约300篇相关新闻。“马斯克成为世界首富”“马斯克的火箭爆炸了”“马斯克在推特上呼吁大家支持狗狗币”“马斯克买了一座矿”……或许有一天,把这些报道汇总在一起,可以编成一本叫《马斯克的那些事儿》的书。

美国人怎么看待马斯克“这个家伙”?3万人给出了答案

马斯克

如果在百度上搜索“马斯克”这个关键词,你将得到更为惊人的信息量,“相关结果约100,000,000个(别数了,就是1亿)”的搜索结果,在百度这个中文搜索引擎上,恐怕没有第二个国外的科技大佬能够做到,更何况1亿只是百度在显示搜索结果时的一个上限数字。而在国内,跟马斯克热度在差不多水平的都是马云和马化腾这类风云人物。

作为一名企业家,马斯克被称为“硅谷钢铁侠”,在全球范围内拥有极高人气和无数拥趸。用一句中二名言来描述就是:求求你,停止散发魅力吧。那么,这样一位三言两语无法形容完整的男人,在美国人心目中又是什么样的呢?

土生土长的非洲人是怎么跑到美国去的?

今年50岁的马斯克,事业和家庭都在美国,但他并不是一位土生土长的美国人。所以在此之前,我们想跟大家先聊一聊马斯克是如何踏入美国这块土地的。

按照出生地来说的话,马斯克其实是一名非洲人。他在1971年生于南非比勒陀利亚,母亲梅伊·马斯克为很多人熟知,这位拥有传奇人生和天才儿子的知名模特,是加拿大和英国混血儿。马斯克的父亲埃罗·马斯克更为神秘,是一名生于南非的英国人,从事电气及机械工程师的工作。

尽管小时候的马斯克是名副其实的富二代,但和其他小孩不同,他基本没有感受过完整的父爱和母爱。1979年父母离异后,9岁的马斯克和弟弟金巴尔跟随父亲一起生活。豪宅、游艇、私人飞机、环球旅行,马斯克在父亲身边享受到了令人羡慕的物质生活。

美国人怎么看待马斯克“这个家伙”?3万人给出了答案

童年马斯克

不过,剧情就像小说和电视剧一样,原本应该无忧无虑的马斯克,性格却有点内向甚至古怪,“当很多孩子都去参加大派对,喝酒、聊各种体育赛事的时候,他却躲在图书馆里翻阅各种图书。”埃罗·马斯克说。久而久之,马斯克在学校被同学看作是异类,经常被霸凌者暴打,甚至到了休克和住院的地步。

CNMO从《实现不可能:埃陇马斯克传》一书中了解到,马斯克并不是班里最优秀的学生,但他的兴趣以及分数却足以让他参加计算机实验课。能参加这门课的学生并不多,他们由各个学校选送,学习BASIC、COBOL以及Pascal等编程语言。马斯克这门课的成绩非常好。在课外,马斯克对科幻文学的爱好也显露无疑,他曾说:“我想写出《指环王》那样的作品”。

不得不说,马斯克儿时的家庭背景、学校教育以及自身的兴趣爱好,对现在他所成就的事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矗1983年,12岁的马斯克已经成为一名小小的游戏开发者。他向一本电脑杂志卖出了一款名为Blastar的简单游戏,赚了500美元。在马斯克看来,这款游戏虽然简单,但它比曾火爆一时的《Flappy Bird》更精彩。

马斯克的“非洲之旅”结束于高中毕业。当时的马斯克一心向往的地方就是美国硅谷,但对于他而言,因为外公外婆的老家在加拿大,所以加拿大成为他前往美国的一块跳板。1988年,马斯克拿到护照后第一时间便上了去往加拿大的航班,独自一个人。

在加拿大,马斯克一开始并不顺利,甚至亲戚都联系不上,几经周折才在一位表兄的农场住下,帮忙打扫谷仓和种菜。这样的活儿自然按不住马斯克躁动的内心,他从一个城市跑到另一个城市,锯木头和清理锅炉都做过。清理锅炉这项工作虽然有18美元/小时的不错薪资,但脏累苦都占齐了。据马斯克回忆,清理工需要在一条窄得要命的的通道里挤过去,收拾锅炉里还冒着热气的沙子和残渣,然后原路返回。“要是在里面待的时间超过30分钟,就会被热死。”在试用周的第一天总共有30人,最后坚持下来的只有3个,马斯克是其中一个。

后来,梅伊带着马斯克的弟弟和妹妹举家迁到加拿大。马斯克便去了安大略省的皇后大学,令人意外的是,马斯克在大学校园如鱼得水。和高中时期相比,马斯克性格变得更加外向和活跃,学习商业知识、参加公开辩论,顺便死乞白赖地跟女生求约会。同时,马斯克博学多闻的派头也很受欢迎,有一群欣赏他学识的朋友围绕周围,大家都喜欢听他高谈阔论,讲能源聊太空也没人笑他异想天开。

美国人怎么看待马斯克“这个家伙”?3万人给出了答案

马斯克在皇后大学住外籍学生宿舍

在皇后大学学习2年后,1992年,马斯克凭借奖学金转学去了宾夕法尼亚大学。马斯克的美国梦,从这所常春藤大学开始枝繁叶茂……

美国人是怎么看待“这个家伙”的?

约30年过去,如今的马斯克是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和特斯拉的CEO,是隧道挖掘公司The Boring Company的创始人,也是人工智能非营利性组织OpenAI的联合创始人。三头六臂般的马斯克,给人留下的是硅谷狂人的印象。而在推特上密集而大胆的言论下,马斯克又给网民们塑造了另外一种形象。

回到开篇提到的问题,对于美国人而言,马斯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家伙”呢?

最近,全球研究运营公司Market Cube旗下网站Piplsay进行了一项调查,在美国范围内共收到30400份在线回复。这份报告深入研究了美国人对马斯克及其在金融市场上所具有的影响力的看法。

整体来看,70%的美国人认为马斯克是一个天才或有趣的人,也有7%的少数人觉得他是个“混蛋”;有45%的美国人钦佩马斯克的热情和奉献精神,意外的是,不少人对他的傲慢性格表示不爽,约35%的人讨厌他的傲慢自大;还有一点没想到,37%的美国人在马斯克的推文发布后进行了投资,或至少考虑了此举。看到这个数据,不知道股神巴菲特是怎么想的,也难怪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正在调查马斯克是否涉嫌利用自己的个人社交媒体账户影响力操纵狗狗币等加密货币。

不过,你以为以马斯克的名气,美国人人都会认识他?在“你对马斯克是啥感觉”的调查中,有18%的人不认识他,也有6%的人“讨厌那个家伙”。马斯克的形象也没那么差劲,有近三分之一的美国人“喜欢”他,持中立态度的人多达43%。

美国人怎么看待马斯克“这个家伙”?3万人给出了答案

你对马斯克是啥感觉?

那,这些讨厌马斯克的人都是怎么形容马斯克的呢?除了前面提到的“混蛋”外,有6%的人认为马斯克就是个“疯子”,还有5%的认为觉得他是个“怪人”。可以说,马斯克的性格从小到大都没怎么变过,人们对他的看法往往两极分化。43%的人对他“敢于直抒己见”和“承担风险的能力”欣赏有加,46%的人讨厌他“行为举止不可预测”和“无所谓的态度”。

马斯克在推特上经常放出惊人的言论,因而带来了大量的关注,有43%的美国人会频繁地查看他的推特;另一方面,马斯克甚至能够以一己之力影响股市的涨跌,有近一半的人认为这相当有趣,但也有29%的人觉得这一点也不好笑。

美国人怎么看待马斯克“这个家伙”?3万人给出了答案

什么样的中国人在关注马斯克?

该份调查还显示,有69%的男性和58%的千禧一代视马斯克为偶像,女性则有31%。还有41%的千禧一代和35%的X世代(1965-1980年间出生的人)密切关注马斯克的推文,而Z世代(1995-2010年间出生的人)的这一比例为24%。

将视线移回国内,关注马斯克的中国人又是什么样的呢?

从百度指数来看,搜索“马斯克”的人当中,有接近43%的人是20-29岁,30-39岁的人也占据了约34%。看来,国内对马斯克感兴趣的多数是中青年人。不过,马斯克在网络上非常活跃,并且所在的行业主要是科技互联网相关的,这部分人关注度高也在意料之中。

美国人怎么看待马斯克“这个家伙”?3万人给出了答案

年轻人更“爱”马斯克

而在性别方面,关注马斯克的还是以男性居多,不过女性近26%的比例也不低了。马斯克的事业以及性格中有趣和敢于冒险的一面,对于男性来说是榜样,而对于女性来说可能会包含钦佩和仰慕的情感。

关注马斯克的人的兴趣分布也是包罗万象,“金融财经”和“游戏”比例最高,“餐饮美食”的比例也不低,这一点还是挺诧异的。

美国人怎么看待马斯克“这个家伙”?3万人给出了答案

我们再来看地域分布。从2013年7月至今,搜索“马斯克”最多的人是广东人,并且做到了遥遥领先,其次是北京、江苏、上海和浙江。这些省份有着明显的共同点,比如科技和互联网产业相对发达,经济发展在国内也处于领先水准。实际上,如果将这份排名对照近两年的国内GDP排名,你会发现两者的重合度很高。另外在城市方面,也基本延续了这些特点,最“关心”马斯克的要属北京人,上海、深圳、广州和杭州这些国内排名前列的城市,也拥有非常多马斯克的关注者。

美国人怎么看待马斯克“这个家伙”?3万人给出了答案
美国人怎么看待马斯克“这个家伙”?3万人给出了答案

最后

我们不妨在这里埋下一个包袱:若干年后,马斯克那异想天开的“星链计划”和“移民火星计划”如若成真,到时候人们对“这个家伙”又会有怎样的评价呢?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3408 字。

转载请注明: 美国人怎么看待马斯克“这个家伙”?3万人给出了答案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