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为什么《流浪地球》能够改编成SLG游戏?

由 图门耘 发布于 科技

赶在《流浪地球2》上映首日,《流浪地球》手游也曝光了。

大年初一,《少女前线》开发商散爆网络公布了《流浪地球》授权手游的消息。“流浪地球手游”官方账号连续发布了数条微博,介绍了这款游戏的部分世界观和游戏机制——根据现有的曝光信息,这将是一款SLG游戏。

过去几年间,各大社交平台上早就有散爆网络拿下流浪地球游戏IP的传言,这次的消息算是正式证实了这点。

从去年底B站《三体》动画开播起,到腾讯视频《三体》电视剧,再到《流浪地球2》电影,这两个月来,刘慈欣的科幻作品可以说是在文娱市场狠狠地刷了一把存在感。

而《三体》的IP运作可以说是刘慈欣作品中遭遇最坎坷的。仅论影视作品,就有历经两家制作公司的电影版、B站的动画版、腾讯视频的电视剧版,还有网飞的美剧版……

《三体》动画遭遇的滑铁卢不必多说,好在有豆瓣开分8.1分的电视剧版稳住了三体粉丝的心。不过,虽然大部分观众都对剧版的还原度和服化道表示了认可,但也认为剧版在叙事节奏仍有进步空间。

不少人认为,这不仅仅是影视工业水平的问题,更是《三体》宏大的世界观、还有篇幅漫长却又勾连紧密的故事结构难以驾驭和改编。

有趣的是,相比饱受读者十数年期待的《三体》,首部电影上映前不那么受关注的《流浪地球》,反倒是改编完成度更高的那个。

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故事体量所致。《流浪地球》原作只是一则短篇小说,虽然世界观尺度同样庞大——太阳即将毁灭后,人类利用地球发动机开启了宏大的“流浪地球”计划——但实际上,《流浪地球》小说原作有相当多的故事留白。

比如小说中依照地球的在发动机驱动下的运行位置,“流浪地球”计划分为刹车时代、逃逸时代、流浪时代1(加速)、流浪时代2(减速)和新太阳时代五个阶段。

但实际上,小说的主要内容集中在刹车时代与逃逸时代主角的经历与人类社会冲突,“流浪地球”计划后期的故事并未大笔着墨,而是作了留白处理。

《流浪地球》电影也只是从原作中摘抄了尺度有限的一个篇章,放大成了一部125分钟的灾难片。这次的《流浪地球2》,实际上是首部电影的前传,选择讲述“刹车时代”的故事,内容也是计划早期地球社会的冲突。

“尺度更小、留白更多”,就为IP改编提供了稳定又安全的“输出空间”,这或许是《流浪地球》改编争议远小于《三体》的原因。

而这次的《流浪地球》手游也是如此,乍一看,《流浪地球》改编为SLG类型的游戏似乎有些突兀,但如果仔细研究已有的曝光信息,会发现这其实可能是一个相当契合的选择。

SLG策略玩法的重点,是玩家在上帝视角下的势力经营与阵营对抗。假如我们抛开小说的主人公视角,从更高层面的领导者视角来看,《流浪地球》实际上讲的就是人类社会派系之间的角力与斗争。

看过小说的读者知道,原作的背景是地表因为地球发动机变成末日废土、人类遁入地下城开始艰难求生,期间有各大政府与机构之间的合作,还有“飞船派”和“地球派”在战斗抗衡。

而透过《流浪地球》手游发布的微博,我们可以猜测一下游戏的玩法和故事背景:“地球在启航之初,就屡次险些失败,最终停步在太阳系边缘。但人类并未放弃。你将作为地下城的指挥官,通过不同的方式获取各种材料和资源……”

这实际上就暗示了游戏的起始时间点大致可能是“刹车时代”或者“逃逸时代”。原作着墨最多的,正是这一阶段里两大派系的角力和普通人在末日废土之后的社会生活。这部分的内容,就相当适合城市管理与经营层面的设计。

为了丰富游戏的玩法,除了地下城市的经营,目前曝光的还有重新为地球发动机点火的“补天计划”,玩家需要收集材料、建造道路,完成重建行星发动机的使命,这部分的概念设计看上去甚至有一股《死亡搁浅》的重建末世气息。

而后续公布的“智械体”相关信息,也是基于原作的科幻背景拓展出来的概念设计,大概会成为《流浪地球》手游中涉及战斗与探索的主干力量。

从目前公布的信息来看,和《流浪地球》电影一样,《流浪地球》手游也是选择在原作的故事框架下进行稳妥的玩法拓展,同时加上一些基于小说世界观的衍生创作(就像电影里的木星、火石等细节一样)。

再回到开发商本身。散爆网络一直以剧情创作能力见长,“少前宇宙”同样也是讲述末世背景下的人类社会故事,少前运营至今仍为玩家所津津乐道的,正是在漫长时间跨度里保证了一如既往的剧情输出质量。

对于原作着重于描述人类社会的动荡与冲突的《流浪地球》来说,散爆还刚好就是这么一个“有力可使”的开发商。散爆也有充足的剧情改编和诠释空间可供使用,例如剧情推进到流浪时代后人类社会发生的新变化和新冲突、是否会有新的派系加入,还有可能出现的外星人……

可以想象,散爆重视剧情和人设的研发传统会成为《流浪地球》手游最值得期待的那部分。作为可能是最早出街的刘慈欣科幻作品改编游戏,但愿这款开年的惊喜也能给后来者开个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