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见证 | 宣称“不造车”的华为,走了比造车更难的路

由 纳喇傲儿 发布于 科技

2020年10月30日下午,华为年度旗舰发布盛典在上海东方体育馆举行,除了正式发布今年的旗舰智能手机Mate40系列以及多个周边智能设备之外,还带来了汽车业务相关的诸多项目进展。

●《见证》是什么?

《见证》是太平洋汽车打造的行业栏目,在这里与网友们共同见证汽车行业大事件。揭开热闹喧哗的表面,我们将一起探究行业大事件的因果以及本质,思考未来更多的可能性。

华为重新定义车机互联?

提到华为在汽车行业的布局,大家印象最深的应该是HiCar车机互联系统。华为将该系统定义为车机互联2.0,表示专为下一代车机互联而打造。

与苹果CarPlay、谷歌Android Auto、百度CarLife等智能互联产品相比,华为HiCar做的不仅仅是投屏功能,其重点是更进一步打通手机与汽车的连接,将手机体验延续到车上。

华为HiCar通过分布式软总线技术、分布式虚拟化能力和应用服务共享虚拟化技术,构建了一个双向开放平台。手机应用可以实现在手机和车机间的无缝体验,车机等汽车硬件可以快速接入华为HiCar,共享手机丰富的应用生态和服务。

截至目前,华为HiCar支持的无缝流转手机应用已经多达30几款,包括酷狗音乐、喜马拉雅、高德地图、百度地图、网易新闻等,接下来还会陆续增加。

华为HiCar凭借简单顺畅的操作体验和强大的功能,自发布以来,已有沃尔沃、一汽、广汽、北汽、吉利、长安、比亚迪、荣威等30多家车企或品牌与之合作,合作新车型超过150款。华为预计,2021年将有超过500万台新车预装HiCar车机互联系统。

然而,华为HiCar的野心不仅限于新车市场,对于旧车市场,华为打造出了一款车载智慧屏,通过加装的方式,就能让旧车同样享受到HiCar车机互联系统所带来的智能体验。官方表示,该产品不久后将正式上市。

华为之所以如此重视车机互联,积极抢占市场份额,是因为在智能汽车时代,各企业之间的核心竞争将围绕汽车和用户所产生的数据而展开,而目前车机互联便是确定性最高的数据入口,所以毫无疑问乃“兵家必争之地”。

另外,HiCar车机互联系统很可能与华为此前发布的鸿蒙OS操作系统有关,很多人将其视为鸿蒙OS上车的前奏。

按照此前华为对鸿蒙OS的概述,这是一个能够涵盖所有IoT物联网设备的操作系统,手机、PC、汽车、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都可以在一个系统内实现代码共享、硬件能力共享、计算能力共享以及数据共享。而结合HiCar车机互联系统的演变方向来看,的确很有可能成为鸿蒙OS的一部分。

华为要做智能汽车时代的“博世”?

在发布会当天,华为还正式宣布推出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独立品牌:HI。

HI品牌的前身是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简称汽车BU),于2019年5月首次对外公布,当时表示要做“汽车增量零部件供应商”。

如何理解“汽车增量零部件供应商”?其实就是:华为不造车,只做零部件供应商;华为不做传统供应商们已经搞得很好的东西,只做智能汽车相关的增量业务。

进一步解读的话,我们甚至可以将其理解为,汽车BU想要成为未来智能汽车时代的博世或者大陆、德尔福。当汽车BU变成华为HI品牌之后,这种战略趋势更加明显。

HI品牌是一个全栈智能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主要由1个计算与通信架构、5大智能系统、30+智能化部件组成。

其中,计算与通信架构名为华为CC架构,可以做到软件可升级、硬件可更换、传感器可拓展。CC架构采用分布式网络+域控制,而非传统汽车总线+分散控制,它将车辆分为三大部分:驾驶、座舱和整车控制,并推出了三大平台:MDC智能驾驶平台、CDC智能座舱平台和VDC整车控制平台。

事实上,每个平台都算得上一个生态系统,搭配不同的芯片,并且运行着不同的智能操作系统,分别为AOS、HOS、VOS,各自配套提供完善的开发工具链,能够实现车辆的软件定义、持续进化、常用常新,这些都是未来的必然发展方向。

智能驾驶方面,华为将以昇腾芯片+AOS智能操作系统为基础,通过传感器生态、智能驾驶应用生态和执行部件生态,来实现车辆自动驾驶。

传感器生态部分,华为将自研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智能驾驶应用生态部分,华为希望合作伙伴基于MDC,开发算法和应用;执行部件生态部分,华为希望打造接口标准,让MDC智能驾驶平台与执行部件更容易配合。

智能座舱方面,华为将基于智能手机麒麟芯片+HOS(即鸿蒙OS),打造智能座舱平台,除了提供娱乐服务之外,在未来自动驾驶实现后,会有更多的乘客服务和安全服务。

发布会上华为HI总裁王军列举道,将通过ARHUD技术,把汽车前挡风玻璃,变成一个70英寸的高清大屏幕,带来非凡的影视享受或者游戏体验。除此之外,还有车内AI视觉识别和自然语音交互。

整车控制方面,华为将开发一个MCU,以及一个整车控制操作系统,并将这个整车控制操作系统开放给车企,让车企基于VDC平台为用户提供差异化的整车控制。

另外,从发布会上我们还可以得知,华为在电动机和快充方面也有所布局。王军表示,华为智能电动将带来3.X秒的百公里加速体验,高压闪充能够实现充电10分钟行驶200km。

成立HI独立品牌是否为了融资?

华为宣布成立HI独立品牌之后,瞬间在业内引发了其是否打算融资的猜测。因为这在汽车圈内并非个例,而是最近几年的常态,例如比亚迪旗下的IGBT业务独立融资、均胜电子旗下的均胜车联独立融资、滴滴自动驾驶独立融资等等。甚至强如Waymo,也在2020年开始接受外部投资,首轮外部融资就拿到了30亿美元的资金。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疑惑,像华为和Alphabet(谷歌和Waymo的母公司)这样的大金主,搞点新业务还需要融资吗?

答案是需要的。在新蛋糕即将产生、行业即将洗牌时期的融资,往往并非只是为了资金,更为了构建一个强大的朋友圈。因为通过融资拉拢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上自己这艘船,有利于增加成功的几率。如果选择单干,不让别人沾点利益,则很容易树敌太多,此前Waymo便是活生生的例子。

所以说,华为成立HI独立品牌,有可能是为接下来融资以及拉拢合作伙伴做准备,毕竟华为非常清楚汽车行业门槛之高。

华为真不打算自己造车?

除了是否融资之外,华为成立HI独立品牌一事,更是将华为是否打算造车这个话题再一次推向风口浪尖。

HI总裁王军在10月30日的发布会上重申了一次:华为不造车,要帮车企造好车。

在我的印象中,这已经是华为高管第N次在公开场合上强调此事,此前包括2019年4月的上海车展、2019年10月在北京举办的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2020年9月的北京车展等。

华为为什么要如此反复强调呢?原因在于外界包括车企、供应商、媒体、投资人等,大多数人都不相信华为不造车。大家认为,哪怕短期内一心一意朝世界级Tier 1供应商的目标前进,但未来还是有很大可能走上造车之路。

这种猜测并非空穴来风,因为曾经华为也表示不造手机,但时至今日,华为手机业务早已跻身全球销量前三。另外,关于智能汽车相关业务对华为的重要性,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曾将其和手机业务进行类比,“可能十年以后的汽车行业,华为又很牛逼,像现在的手机行业一样。”这种表述实在是意味难明,难免令人联想翩翩。

值得一提的是,华为在智能汽车这个新兴领域的布局,都与其本身具备的能力高度匹配。既然未来智能汽车将是一个大型移动智能终端,那么以华为所具备的包括5G通信、网络架构、云计算、软件研发、硬件设计等在内的各项能力,不说无往不利,但起码会有所作为。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将来华为如愿掌握智能汽车核心供应链,那么造车对于华为就会变成小菜一碟的事。所以,不排除会收购或者入股整车厂商来造车的可能,毕竟到嘴边的肉都不吃就太可惜了。

更重要的是,华为将来也许可以将智能汽车、智能手机和其他智能设备用一个鸿蒙OS系统连接在一起,构建一个超级物联网生态,何乐而不为呢?。

正所谓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标准,顶流企业做生态。华为目前无疑是一流企业当中的佼佼者,更进一步就得做生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