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智能化时代,安全仍是不可逾越的底线
随着汽车智能化、集成化和网联化程度越来越高,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更多便利,但同时也需要承担相应的安全风险。据车质网数据显示,随着汽车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影音系统故障”、“车载互联故障”以及“行车安全辅助系统故障”的投诉近三年来呈现出阶梯式增长趋势,汽车故障率的逐年提升让我们不得不对智能化时代下的汽车安全问题进行重新审视。
汽车发展进入智能化时代
当前,随着各类ECU(电子控制单元)模块和大量传感器开始在汽车产品上广泛应用,车辆的电子控制系统越来越复杂,可实现的智能化功能也越来越多,涵盖了人们出行的方方面面。正如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在第三届全球智能汽车前沿峰会(GIV 2020)上所言,“与传统意义上的汽车相比,智能汽车已经由一个典型的机械产品扩展为电器电子产品,由一个移动机械扩展为“超级移动智能终端”和由软件定义的互联网产品、电子信息高科技产品”。
提到汽车智能化,大家最先想到的无疑是近两年大热的自动驾驶技术,但自动驾驶其实只是汽车智能化发展中阶段性的系统体现,它背后所涉及到的各类智能化技术其实早已渗透在我们的日常出行中。事实上,汽车智能化是一个相当庞大的体系,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大致可分为四个组成部分——智能网联、智能座舱、智能驾驶以及智能硬件,这四部分并非完全独立,而是互为支撑。
汽车智能化加速 安全隐患日益凸显
伴随着汽车智能化不断发展,网络信息技术的智能化应用在满足人们日常驾驶体验的同时,还能够提升在行驶过程中的驾驶乐趣。汽车的“定位”也由此悄然发生了变化,由传统的功能型逐步转变为智能型,汽车的软、硬件也相对应地进行了一系列革新。大量ECU和各类传感器、控制器和芯片等硬件以及网联通信、云控平台、AI算法等软件的加入,让汽车变得越来越“聪明”的同时,也令汽车内部系统变得更加复杂,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和隐患。
据车质网数据显示,近三年来接收到的与汽车智能化有关的故障问题投诉逐年增加,如“影音系统故障”中的中控屏黑屏、卡顿以及死机,“车载互联故障”中的系统无法升级、车辆功能无法开启以及“行车安全辅助系统故障”中的主动安全系统、车道偏离预警系统失效等问题,投诉量持续增高。侧面也反映出,在汽车智能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车辆在软、硬件方面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有些问题关乎到行驶体验,而有些则与驾乘人员的安全密不可分。
现如今,大尺寸的中控屏已经成为行业主流,其所承载的功能已不仅仅是听音乐、导航等初级操作,随着智能化、集成化车机系统的出现,中控屏的尺寸越来越大,承载的功能也越来越多,很多纯电动车型甚至用一块大屏集成了中控台的所有功能。这其中包括了驾驶模式选择、空调控制、座椅加热/通风等常用功能,更有甚者,将座椅、方向盘和后视镜调节这些机械调节的功能也集成到了中控屏上。高度集成化的优势在于使用便利,节约空间,但弊端也显而易见,一旦系统软件出现问题,导致中控屏死机或黑屏,车内大部分常用的功能便无法正常使用。
此前有车主向车质网反馈,他的车辆在正常使用中突然遭遇了中控屏黑屏情况,由于车辆的空调控制集成在了中控屏上无法开启,结果大夏天只能开窗通风,令这位车主叫苦不迭,严重影响了驾驶体验。除了单纯因软件问题导致车机系统故障外,由于系统芯片型号和软件版本不匹配,导致系统升级后中控屏出现卡顿、死机的情况也较为普遍,影响车辆部分功能的正常使用。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与智能驾驶相关的软硬件出现问题,对驾乘人员的安全构成了威胁。
车质网曾接到过车主反馈,其所驾驶的车辆在正常行驶途中,遇到障碍物时,车辆提示主动制动系统已启动,但实际上车辆并未有主动实施任何刹车动作,所幸并未造成人员伤亡。这类问题实际上就是与车辆的传感器或ECU故障有关,汽车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车辆上搭载的传感器和ECU数量也在不断增加,遍布在制动、转向等与驾驶密切相关的系统中,一旦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智能化时代 汽车安全问题的化解之道
在很多科技产品中,智能化和安全是相爱相杀的,一定程度上算是一种矛盾关系,对于智能汽车而言也是如此。智能化程度越高,车辆的安全系数就越高,这个在逻辑性上是没问题的。事实上,智能化确实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安全隐患,这一点从频繁见诸报端的智能汽车事故便可见一斑。所以在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的发展进程中,安全问题仍是不容忽视,也不可逾越的底线,必须要解决。对此,有业内专家认为,智能化时代,汽车的电子系统愈加复杂,故障越来越多,功能安全已成为汽车高质量发展必备的基础。这需要汽车全产业链在产品中融入功能安全设计、开发和验证的流程方法,以提高汽车安全水平。
在智能化时代,智能汽车的产业链不断拉长,在传统燃油车产业链覆盖范围上扩展至信息化、网联化、大数据、系统软件等新领域。因此,仅靠主机厂是很难将智能汽车的安全隐患问题全面解决,需要零部件厂商、高科技企业跨界协同来完成。
对于零部件厂商而言,在智能化产品设计开发初期就应充分考虑到产品的功能安全,同时在产品生产全周期中加强产品的安全性测试,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验证流程。而对于处在产业链顶端的主机厂来说,更多的则是要对智能化零部件与整车的匹配度、硬件与软件之间的兼容性等方面进行更加系统化的测试和验证,同时要开发有效的汽车系统功能安全架构,确保能及时探测到潜在安全风险,并执行可靠的安全缓解机制,以提升整车的可靠性和安全系数。此外,车质网在此也呼吁国家有关部门能尽快完善和新增与汽车智能化软、硬件功能安全相关的国家标准,进一步对相关企业的生产规范形成监督,为汽车智能化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总结:
汽车智能化发展与人们的生活紧密连接,在满足人们多元化出行体验的同时,对城市的交通安全和效率也将起到极大的提升作用,代表了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2019年底工信部会同有关部门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智能网联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30%,在国家层面上为汽车智能化发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不过,在汽车智能化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更应警惕由其引发的种种安全问题和隐患,如何有效规避和解决这些问题和隐患将成为汽车智能化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同时也是主机厂和零部件厂商需要致力的方向和紧守的底线。
(车质网)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