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指全球前三,长城汽车激进“氢能战略”底气何在?
今年3月初的全国两会上,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再次带来了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议案。这是她第三次在两会聚焦氢能源建设。
20多天后,一项更为详尽的“氢能战略”在长城汽车的大本营保定揭开了神秘面纱。
长城为什么坚定地看好氢能源发展?长城在氢能产业链中完成了哪些布局、在哪些关键领域实现了技术突破?
2025年实现氢能市场全球前三,长城的底气缘何而来?面对碳达峰、碳中和,长城又提出了怎样的三步走构想?
在这场发布会上,长城汽车一一给出了解答。
3月29日,长城汽车发布“氢能战略”。该项战略涵盖了“制-储-运-加-应用”一体化供应链生态,同时推出一套车规级“氢动力系统”全场景应用解决方案——氢柠技术。
有关未来的产品规划,长城给出了明确的时间表:
今年推出全球首款C级氢燃料电池SUV,在全球率先完成100辆49吨氢能重卡项目落地;2022年,氢燃料电池车服务队将现身冬奥会舞台;2025年达到全球氢能市场占有率前三。
既有清晰的路线规划,又有完整的技术方案——这可能是迄今为止中国车企发布的最为激进的氢能源战略。
1
“氢柠”加持,六大核心技术完全自主化
相比于固态锂电池,氢燃料电池拥有重量轻、寿命长、能量密度高、补给时间短、节能环保等显著的优势。但长期以来,由于核心技术的制约,及制氢、储氢、加氢配套的生态链条缺失,国内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发展速度非常缓慢。
面对技术上的“卡脖子”和氢能生态链关键环节上的缺失,长城汽车在发布会上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氢柠技术。
作为长城汽车氢能战略的技术核心,“氢柠”涵盖了氢燃料电池系统、车载储氢系统及核心关键部件,具备高性能、高安全、长续航、全气候和全领域特征的零碳交通解决方案。
其中,“电堆及核心组件、燃料电池发动机及组件(控制器等)、Ⅳ型储氢瓶、高压储氢阀门、氢安全、液氢工艺”六大核心技术和产品的知识产权,长城汽车完全实现了自主化。
正是掌握了氢能领域的这些核心技术,长城汽车才有了向世界巨头叫板的底气。
2
制-储-运-加-应用,上中下游全产业链布局
氢燃料电池汽车要想实现推广普及,关键技术突破是前提,氢能产业链的完善布局是必要保障。
为此,长城汽车构建了“制-储-运-加-应用”一体化的供应链生态。
在产业链上游,长城采用新一代钙钛矿太阳能光伏制氢技术,拥有打破世界纪录的20.01%光电转换效率。
在中游的储能和运能环节,长城布局了业内领先的氢+电储能系统,为规模化可再生能源存储提供解决方案,为移动和固定式能源综合利用奠定基础。
在下游,长城已加入京津冀、长三角、河南、河北四大示范试点城市群,示范车辆规划超过千台,涉及乘用车、重卡、物流、公交,船舶、轨道交通等多种应用场景。
通过不断整合产业内优质合作伙伴,拓展上中下游的“朋友圈”,长城汽车完成了氢能产业全链条的布局,为氢燃料电池车的商业化推广扫除了障碍。
3
三步走战略,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去年9月,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向世界宣布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今年两会,目标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当前,我国能源结构主要仍旧以煤炭为主,要想要在10年内实现碳排放达峰、40年内实现碳中和,不得不说任重道远。
氢能源汽车的推广和利用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打开了新的思路。
长城汽车副总裁穆峰表示:“如果,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可达成100万辆的目标,一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1亿吨,这将极大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
长城汽车提出通过三步走实现“构建永续美好的氢能社会”的终极目标。
第一阶段是2021-2025年,开启氢时代,聚焦氢示范。
2025年是“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收官之年。按照此前规划,中国要在2025年实现汽车产业的升级与重塑,这其中除了智能网联技术的升级,还有新能源技术的革新。选在2025年“开启氢时代”,展现了长城汽车对于中国下一阶段汽车产业核心技术的预判和把握。
第二阶段是2025-2035年,发展氢经济,开放氢生态。
按照工信部发布的《2021-2035年新能源车发展规划愿景》规划,到2035年,我国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业化应用,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选在2035年实现“氢经济”,并在全球范围内加大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长城汽车展现了其拓展全球市场,引领全球燃料电池技术,树立中国品牌的雄心壮志。
第三阶段,2035-2050年,建成氢社会,贡献碳中和。
在各国碳中和目标中,大多数国家将目标实现的节点都选在了2050-2060年之间。长城汽车第三阶段的愿景是2050年前建成“氢社会”,从中不难看出,长城希望拿出了时不我待的精神,通过整合氢能生产、储存和综合利用的全链条,为中国实现碳中和做出贡献。
长城汽车的“氢能战略”有两点值得国内车企借鉴。
首先是要掌握核心技术。尽管我国目前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化领域发展十分迅速,但仍旧面临着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情况。去年以来,车企因芯片短缺导致被迫停产曾屡登媒体头条。
长城汽车多年来在氢能领域核心技术和零部件不断攻关,实现了六大核心技术的完全自主化,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避免国外公司“卡脖子”,同时还可以率先在世界范围内,为氢能源汽车制定行业标准,这对于中国汽车产业由大到强有着重要意义。
其次是“敢为天下先”的产品策略。目前我国累计推广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中,主要还是以物流车和客车为主。在乘用车市场,车企还是普遍采取观望态度。
氢燃料电池汽车要真正实现规模化落地,进军乘用车市场的技术储备同样箭在弦上。从这个角度来看,长城在今年即将推出的全球首款C级氢燃料电池SUV可以说“身先士卒”,充满战略胆识。
这并非溢美之词,如同丰田围绕Mirai的体系化布局,长城在产业链和产品层面的双管齐下,对氢燃料电池车真正走向C端市场将起到重要的示范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