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专家全景扫描:中国如何迈向新一代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改变世界。以浙江大学潘云鹤院士为代表的有关专家率先建议启动“中国人工智能2.0”重大科技计划,并参与制定了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规划。

日前,潘云鹤等专家受邀在《自然》杂志子刊《机器智能》发表长文,全景扫描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形成过程和发展现状,指出中国将着眼于大力培养人工智能本土一流人才、加强学科交叉下人工智能理论突破、规范人工智能伦理,特别是构建人工智能生态,为人类发展作出贡献。

在中国迈向新一代人工智能的进程中,浙江有哪些突出优势,能发挥哪些独特作用? 潘云鹤等浙大专家向浙江新闻记者做了专门介绍。

浙大专家全景扫描:中国如何迈向新一代人工智能

潘云鹤表示,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规划明确了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第一步,是到2020年,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人工智能产业成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现在来看,这一个目标已经基本达到了。”潘云鹤说。包括浙江在内,整个长三角地区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的蓬勃发展就是一个鲜明例证。

潘云鹤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至关重要的是实现第二个战略目标,即到2025年,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实现重大突破,部分技术与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人工智能成为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

浙江正在打造高水平创新型省份,提出到2025年要基本建成国际一流的“互联网+”科创高地,明确要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重大创新突破,并要求形成3—5个世界级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和5—8家千亿级企业。可见,这一发展目标与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战略目标是高度一致的。

浙大专家全景扫描:中国如何迈向新一代人工智能

浙大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吴飞教授认为,浙江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优势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浙江有丰富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对理论和技术创新产生巨大牵引作用。“我们常说,人工智能(AI)加上场景才是‘真AI’(真爱)。丰富的场景和应用终将引领我们打开原始创新的大门。这样一块丰饶的人工智能‘试验田’是我们独特的优势。” 吴飞说,浙江充分应用数字信息技术支撑经济活动和社会治理中不断涌现出的新机制、新手段,这有助于发现其背后复杂的人工智能科学问题,在疫情防控期间快速发展的在线经济和 “健康码”等精密智控手段就是代表。

其次,浙江正在着力建设之江实验室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这些机构整合各方优势科技创新资源,人才激励机制更加灵活有效,创新组织自主性强,科技攻关更加高效,在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突破上将发挥强劲动力。

第三,浙大作为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研究重镇,在学科交叉中引领人工智能创新,形成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浙大建成了完整的“人工智能”及“智能+”人才培养体系,并于日前上线“智海: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教平台”。浙大多位专家参与编纂高等教育出版社“新一代人工智能系列教材”,其中《人工智能导论:模型与算法》、《可视化导论》和《智能产品设计》已率先出版,形成各具优势、衔接前沿、涵盖完整、交叉融合的教材体系,为人工智能各类型人才培养做出应有贡献。浙大与阿里巴巴达摩院等科研机构协同,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治理需求,相继研发出知识计算引擎、智能经济计算系统、互联网经济认知计算引擎、智能司法机器人等一系列人工智能新成果。

“迈向新一代人工智能,我们与世界各国处在同一条起跑线上,都在勇闯‘无人区’。”潘云鹤说,我们要加快培育人工智能生态,力争在大数据智能、群体智能、增强智能等一些优势领域率先取得突破。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399 字。

转载请注明: 浙大专家全景扫描:中国如何迈向新一代人工智能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