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rmation Cocoon/信息茧房

随着美国各大媒体11月7日判定拜登赢得2020年美国总统选举(call the election for Biden),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领导人纷纷表示祝贺,这场异常喧嚣的大选似乎告一段落。但特朗普及其支持者目前对这一结果仍有强烈争议,凸显美国社会的严重撕裂。有人戏称,美利坚合众国(United States of America)已经成了“美利坚分裂国”(Divided States of America)。造成这一极化(polarization)现象的原因不一而足,而新兴技术、媒体、政治推波助澜下的信息茧房(information cocoons)效应无疑是其中之一。

关于信息茧房这个概念,最为人熟知的来源是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团队成员卡斯·森斯坦在2006年出版的《信息乌托邦》(Infotopia)一书。森斯坦在该书中援引了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尼古拉斯·内格罗蓬特提出的个性化定制产物“我日报”(The Daily Me)理念,指出传播体系个人化所导致的信息封闭问题,即人们的信息领域只限于自己选择的、让自己愉悦的事物(The central problem involves...communications universes in which we hear only what we choose and only what comforts us)。久而久之,便会让生活局限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

虽然时有质疑声音,但这番颇具前瞻性的论断随社交媒体、自媒体(We Media)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而广受认同。一方面,人们获取信息的习惯发生了深刻变化,根据《路透社新闻研究所2019年数字新闻报告》(Reuters Institute Digital News Report 2019)的数据,在其调研的39个国家中,有超过一半(55%)的互联网用户使用社交媒体、搜索引擎等方式获取新闻资讯,这不可避免地会过滤(filter)信息,促成茧房效应;另一方面,部分新闻媒体以流量为王,摒弃“真实、客观、公正”的准则,将两极对立作为核心商业模式,致密了茧房。莫宁咨询公司2019年公布的一项调查表明,在美国15个最两极化(两党消费者偏好差异最大)的品牌中,以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和福克斯新闻频道(Fox News)为代表的新闻媒体就占了12个。

也许更值得人们警惕、担忧的是,政治在技术加持下对信息茧房效应的操纵利用。如2016年美国大选期间曾向特朗普竞选团队出售服务的剑桥数据公司,从选民在脸书网站上的“点赞”中获得他们的信息,并详细查阅相关投票记录、人口统计数据和消费支出等信息,随后将选民概况(profile)分为五个基本类型,进而以精准推送的博文、视频、广告,把选民送入一个个特制的信息茧房洗脑(brainwash),左右选民行为。

美国《新闻周刊》甚至称,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策略师设计并操控的测算方法已经让我们的世界陷入“圆形监狱”(panopticon),“看守人”将行为科学研究应用于影响人类有时存在的非理性决策方式,潜移默化地将选民推向某位候选人。如何在这般天罗地网下自处并突围,是所有人应该深思的问题。(胡溦)

来源:参考消息网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338 字。

转载请注明: Information Cocoon/信息茧房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