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奋斗者」孙兆亮:完成技术革新百余项 创新是法宝
东北网5月3日讯(高丹丹 记者 杨帆)作为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军工事业部卧车四机群机群长,孙兆亮不仅承担了国防重点工程机组等一系列重要件的加工任务,还承担了30万千瓦、超超临界60万千瓦和100万千瓦主汽阀碟的核心部件加工任务,为攻克阀碟数控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军工事业部卧车四机群机群长孙兆亮。
孙兆亮很早就意识到,创新是提高效率继而提高产能的唯一途径。他通过自主创新工装、夹具、刀具、刀杆和加工方法,提高了许多关键件的加工效率。其中,自制同心刀杆、通用变径刀架和改变加工方法,攻克了30万、60万和超超临界百万汽轮机组的一系列主气阀碟数控化加工,提高功效60%;创新30万汽轮机再热主阀的轴向拉紧夹具,改变装夹方式,攻克了困扰多年的30万再热主气阀碟装夹不稳固的难题,提高功效达70%,每年节约加工成本300万元;创新成果《汽轮机再热主汽阀碟和主汽阀碟加工及专用工装夹具研制》于2013年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创新三等奖,该项成果至今共为公司节约3000余万元。
孙兆亮在工作。
随着公司重点工程和新产品的不断增加,难加工件越来越多。孙兆亮不断学习新知识,用新技术武装自己,完成技术革新百余项。在加工新产品燃压机组的0级轮盘-轴颈的工件时,他大胆创新,自行设计一系列加工用的专用刀具,并创新了加工方法,不仅出色地完成0级轮盘-轴颈的加工任务,还把加工方法和加工技巧写出来,与其他操作者分享,从而使1级至6级轮盘轴颈零件加工任务也能顺利完成,节约加工经费数十万元。“0级轮盘-轴颈的的创新”获得公司“创新擂台大奖”。
孙兆亮常讲,企业的兴盛光靠一人远远不够,重要的是团队的力量,以及匠人匠心的传承。作为主任技师的他,定期为分厂和公司青工开展灵活高效的技能培训,极大地提升了青工的操作技能。2013年,“孙兆亮创新小组”成立,此后小组年均创新30余项,并为公司攻克多项技术难关,解决加工瓶颈,提高产能,为公司降本增效做出巨大的贡献。军工事业部卧车四机群在孙兆亮的带领下,也成为一个能打硬仗的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