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流浪地球2》中,有许多带来极大视觉冲击的科幻场景:比如使用缆索连接地球与空间站、实现“天地穿梭”的太空电梯,拥有超强战斗力的无人机军队,还有能够推动地球的巨型机械——行星发动机……
这些“科幻狂想”,让众多观众在电影院享受感官盛宴的同时,也忍不住展开热议:《流浪地球》中的这些航空航天技术,真的有一天能够实现吗?
就此话题,红星新闻记者采访了航空航天部门的青年科幻作家、科学家陈梓钧。
擅长创作航空航天题材科幻小说的陈梓钧,专业学术背景十分“硬核”:2011年考入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钱学森力学班,2020年从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工程力学系空气动力学专业毕业,获得空气动力学博士学位,现居成都,为航天航空科研从业者。
在陈梓钧的作品中,航空航天科技是最常见的元素,比如非虚构航天科普长文《超自动化时代的太空探索》,便展望了化学动力火箭之后航天的未来:自我复制机、动量转换器、太空铁道、光帆飞船、核动力火箭等等各种未来航天黑科技。
他的科幻小说创作,让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邓李才博士评价为“来自真正的科学”,“那些禁锢在公式和数据里的美,被他释放出来,形成了一个又一个惊艳的科幻创意。”
陈梓钧的航空航天题材科幻小说集《闪耀》
在看过《流浪地球2》后,陈梓钧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他最大的惊叹同样来自于影片中的“太空电梯”:“我看了它的设计草图(由MORE VFX、黄天禹、王志坚、王元卓等人设计),三维建模的细节丰富而真实,令人震惊,堪比真正的航空航天工程概念设计阶段的方案,而且科学和工程上都显得很合理。”
陈梓钧说,还有“领航员太空站”“月球基地”“月壤3D打印”“太空自组织自适应机器人”等等,这一切技术其实都有现实原型,如果不是中国航空航天工业创造出了这些原型,我们看电影的时候一定会觉得出戏。所以作为航空航天部门的工作人员,也觉得“与有荣焉”。
太空电梯:理论上有可能,工程实现难度大
红星新闻:从专业角度来讲,《流浪地球2》中的“太空电梯”,真的有可能实现吗?
陈梓钧:理论上是有可能的,但工程实现难度极大。
最大的困难是电梯缆绳的材料强度要求太高了,只有碳纳米管具有满足这种强度要求的潜力,而这种物质现在只有实验室中能少量制造。
此外,还有很多工程上的难题:
譬如,当月球周期性掠过太空电梯上方时,不均匀的潮汐力会让电梯缆绳像一条海草那样舞蹈起来,如何避免这种跨度9万公里的海草舞?
电梯缆绳是一条长导体,切割地磁场,会产生电流,受到安培力,将电梯缆绳向侧面掰弯。而且在太阳风暴和地磁暴发生时,还会感应出足以烧毁设备的电涌,如何削弱这种电磁效应?
此外,太空中是没有空气的,没有对流散热。长达9万公里的电梯缆绳也不太能通过热传导将热量排向地面。三大散热途径中的两个都不能用,只能靠辐射散热。电梯缆绳该如何散去太阳光辐射、电梯轿厢摩擦产生的热量,避免过热烧熔?负责热管理设计的工程师们头都要秃了。
又譬如,电梯穿越地球范艾伦辐射带时,会受到格外高的辐射影响。目前,除了阿波罗登月外,各国的载人飞船都没有飞出这个辐射带。如何保证电梯上的设备安全和人员健康?这就轮到医生和保险推销员抓狂了。
还有,如果缆绳断裂,如何投入冗余?如何做故障重构?如何对饱经磨损的缆绳做日常保养和检修?如何处理诸如台风侵袭、电梯卡住、轿厢坠落或被太空垃圾撞伤这类的意外事件?如何设计紧急逃生方案……
这些技术问题都还亟待解决,所以说,从理论到工程是有巨大跨度的。
《流浪地球2》中的太空电梯
红星新闻:《流浪地球2》的电影情节里,是否考虑到了“太空电梯”的实现可能?
陈梓钧:在观看《流浪地球2》时,我惊喜地发现,剧组确实考虑了一部分工程实现问题:譬如,电梯基站的海底部分有着巨大的“阻尼器”,可以抑制电梯缆绳的晃动。这种装置在现在的超高层建筑中基本上是标配。
另外,阿瑟克拉克在《天堂的喷泉》中也考虑过一部分工程细节问题。但综合来看,太空电梯的工程难度仍然极为惊人,堪比让古埃及人去修建三峡大坝。但也有一些“简化”版本的替代方案,譬如“动量转换器”,又称“太空转轮”。
《流浪地球2》中的太空电梯
红星新闻:如果能有这样一个“太空电梯”,可以实现人们移民别的星球吗?
陈梓钧:当然可以。把货物运上去是需要耗费一些电能的,但我们也可以用另一边下行、坠向地球的货物“发电”,实现动能和势能的收支平衡。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梯也是类似的原理。在透明的观光电梯里,当电梯上升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旁边有一叠水泥块在同步下降,那个就是配重。
真正的问题在于,为什么太空电梯可以实现“行星际移民”?
太阳系中其他星球的环境远远比地球要恶劣。移民去那里,还不如移民到南极,至少南极还有企鹅为伴,还有氧气可以呼吸。至于太空矿产,也没有稀罕到必须要派人去跑马圈地的地步。所以,归根到底,在把其它星球的环境改造到南极的水平之前,星际移民只有政治和科学上的象征意义,在经济上完全不可行。
但太空电梯可以极大缓解这一问题。它的真正意义,是人类首次实现了在太阳系各大行星间大批量(日吞吐量上亿吨的级别)地转运物质——把木卫二的水运到金星,在火星轨道上建造反射镜,等等。这类行为将极大改变其他星球的环境,“行星地球化改造”也会因此成为可能。
可能正是因为这种理由,《三体》中的汪淼才被三体人列为目标之一吧。
《流浪地球2》里的黑科技,不仅仅是幻想
红星新闻:《流浪地球1》《流浪地球2》中都提到了行星发动机的燃料火石,特别是在《流浪地球1》中,许多人为了运送火石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我记得你之前在科普文章中也写到了飞行器的发射燃料,能否介绍一下航天发射需要多大的能量?
陈梓钧:一般意义上的航天发射,需要把地球表面的物质送到卡门线(高度100公里)之上,并令其达到第一宇宙速度(每秒7.9千米)。这个势能和动能并不大,也不需要“火石”所象征的重聚变核燃料。燃速比较高的常规化学燃料就可以实现,比如煤油和液氧(中国长征7号火箭的主要燃料)。
当然,如果未来出现了更高效的燃料,比如核裂变、核聚变火箭,甚至是核同质异能素火箭,那航天的门槛就会变得更低,去太空旅行也会变得更方便。
红星新闻:电影里讲到了一些关于影响地球自转的技术,比如地球自转刹车。这个技术在未来有可能实现吗?
陈梓钧:在可见的未来都不可能。另外,把地球自转消除,除了永久性消灭了台风外,似乎看不到什么明显的收益,但肯定会带来大量毁灭性的灾难。
红星新闻:电影里的无人机也让人印象深刻,现在的无人机技术是什么水平?未来可以达到电影里的水平吗?
陈梓钧:无人机类型繁多,功能不同,如何定义“水平”的标准也五花八门,这个展开讲的话就太多了。只能说,在很近的未来,我们应该就可以看到电影中的那种无人机与有人机的激烈对抗。
我在去年创作的小说《对抗样本》中就尝试探讨了这一图景:智能化无人机、元宇宙是如何影响一场近未来的战争的,这篇小说发表在《银河边缘》第12期。
在科幻领域,还有更多的“狂想”有望实现
红星新闻:你的科幻小说,时常将航空航天专业的学科知识融入其中。比如去年出版的科幻小说集《闪耀》里,一位天才航天工程师需要设计一个100天飞行八亿公里的航天方案,最后采用了用光作为动力驱动飞船飞向木星。这个飞行创意,听起来非常“科幻”,但却是你参与设计的切实可行的航天技术方案,还获得过首届“航天科工杯”飞行器设计大赛第一名。
陈梓钧:是的。这个方案是我在第一届“航天科工杯”参赛时提出的方案,主要是针对化学火箭进行采样返回任务的劣势(需要20多枚土星五号级别的超级火箭),通过光帆编队的方式,将所需运载火箭的重量大大降低,数量也减少到5枚以下。
该方案并非完全原创,而是从1984年休斯飞机公司的Robert L. Forward的光帆方案改良而来。 Forward先生也是一位科幻作家,他的原版方案是:用地面上的激光阵列推进一面圆形的、超薄的“镜子”,光照在“镜子”上反射回来,会对镜子产生微小的推力,积少成多之后,就能驱动它达到很高的速度。
当然,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必须减速。而目的地没有激光阵列,这该怎么办呢?
Forward提出在光帆上放置一种反射外圈,套在圆形的主帆之外,称为“次级帆”。在即将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它脱离主帆,将太阳光反射、聚焦到主帆之上,为它提供减速的光压动力。
但这个方案有个问题:理论上可行,工程实现极其困难。和“太空电梯”的困难类似。根据粗略计算,Forward的方案需要建造直径4km的“次级帆”,才能实现减速泊入环木星轨道的目标。这么大的帆,按现有技术,根本没法展开和维持姿态稳定。所以,我想到这样一个点子——就像是撕面巾纸一样,把一面大帆“撕”成数百面小帆,组成编队,每个小帆直径不超过100米,这样既解决了工程实现问题,又能产生和Forward方案同样的效果,甚至更灵活。
当然,那只是个概念方案,只具备概念上的可行性。里面很多数据推敲起来都有问题。但它确实是个比较新颖的概念,希望能像Robert L. Forward启发我一样,启发更多的未来者提出更有效的新方案。
红星新闻:还有哪些航天技术听起来是幻想,但确实是有可能发生的?
陈梓钧:科幻迷大都很熟悉“曲率驱动”,又称为“阿库别瑞引擎”,是人类目前唯一在理论上有希望实现的恒星际航行技术。当然,也是仅仅在理论上有可能。
另外,脉冲推进核火箭(阶梯计划)、核同质异能素引擎、反物质引擎、自我复制机等等,都是有可能实现的航天技术,但离我们都还比较遥远。
红星新闻记者 毛渝川 段雪莹 编辑 毛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