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式创新」用在跳槽策略上,有前途吗?

「跟随式创新」用在跳槽策略上,有前途吗?

(图片来源:摄图网)

作者|Sean Ye 来源|瞎说职场(ID:HRInsight)

写在前面

在互联网行业有一种常见的现象:

在一个行业刚刚开始探索的时候,最先进入的玩家往往因为教育市场的成本太高,耐心不足而失败。

相反一些后来者,根据前行者的经验教训,抓住市场逐渐成熟的机会,最终做大了业务。

回头看很多产品都这样,微信超车Talkbox;美团在外卖业务中超车饿了么;知乎最早的原型是美国的问答网站Quora,如今知乎的估值已经远超Quora。

在创业这件事上,运气很重要,看对了方向来迟了不行来早了也不行。

那么在职业发展方向上呢?

如果我们跳槽转型的规划,都以这种跟随者策略,是不是也能取得成功呢?

1

行业的增长曲线

1998年-2008年,外企黄金十年;

2008年,金融海啸来袭,外企在华逐渐式微。

2008年-2018年,互联网的黄金十年。尤其是2012年开始,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让很多职场人赚到了一波时代的红利。

一般来说,行业的发展趋势,大概是这样的:

「跟随式创新」用在跳槽策略上,有前途吗?

开拓者是刚刚最先进来的玩家。

他们是凭借兴趣和自己的硬实力来选择的赛道,这个赛道还没有成熟。对于开拓者来说,他们担负的是教育市场,探索业务模式的责任,一定会遇到各种问题,而且并没有人教他们怎么应对。

跟随者是在行业起势后,及时跟进的玩家。

这种玩家往往有敏锐的嗅觉,以及丰富的资源。他们可以抓住风口的机会迅速起势,成为风口上的猪。

伪跟随者——乌合之众:当这个行业变得极其赚钱的时候(这个赚钱既可以是来源于收入,也可以来源于投资),就会有大量玩家闯进来。他们对行业没有热爱,没有忠诚度,他们关注所有高利润的行业,拿着钱冲进去。

他们的口头禅是:最近有什么赚钱的生意啊?

这种玩家的大量涌入,会持续拉低这个行业的利润,提升企业的运营成本。2010年时的千团大战和2017年颜色不够用的共享单车都是典型。

在这条下滑曲线中,能够精细化运营,控制风险和成本,才能从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

值得一提的上世纪两大经济学派对于企业家的认知也在这条曲线上,知名经济学家熊彼得认为:企业家是创新者(即图中的开拓者和第一种跟随者),而凯恩斯认为在下滑曲线上的做运营管控的才是企业家。

2

职场中的增长曲线

对于职场人来说,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曲线呢?

确实有的。

曾经和一个 CTO 聊过,他日常关注各种创业新闻,如果发现有他感兴趣的领域的新玩家,他就记录下来,然后偷偷研究这家初创公司 app 在 app store 的下载量。

如果下载量表现不错,而且公司也过了B轮融资,就列入备胎名单。

他会托业内的朋友,去找人创始人聊一聊,认识一下,刷个脸熟。

这样一来,一旦未来这家公司有 CTO 机会的时候,他往往是第一个得知消息的。

我之前在《公司只招35岁以下,35岁+的人何去何从?》提到美团张川的事迹,他其实也一个典型的职场上的「跟随者」。

你去看他的履历,特别神奇……每一步都踩对,靠打工打成财富自由。

但是这种跟随者,和拼多多、微信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他们是氪金玩家。

他们和微信拼多多一样,拥有一技之长,微信有QQ的用户打底,拼多多走的是微信拼团的模式,蹭的是微信的流量。这种优势是别人无法复制的。

他们身处行业关键位置,他们接触和掌握的信息量,是普通创业者和打工人所无法具备的。

在他们瞄准了这个赛道后,他们还能投入了海量的资源,这种直接能去目标公司创始人面前刷存在感的行为,普通打工人根本无法复制。

3

职场中的成长路径

我的观点和很多朋友不太一样。

我赞同有所谓的「跟随型创新」模式,但是对于绝大部分普通人来说,我们所谓的跟随式创新,是假的,我们只能是伪跟随者,因为我们既没有去收集了解有价值的信息量,也没有去足够的资源支持我们。

我们大部分时候做的都是「伪跟随者」。

以企业举例,最近频频爆出坏消息的苏宁。

当年和京东大战,为了学习互联网思维,不惜把公司名称改成了「苏宁云商」,在云上的,听起来比互联网还要高端一些。

结果写了好些年的互联网思维,没想到兜兜转转,互联网的用户增量基本没有了,大家又一股脑转向做线下店,获取流量……

苏宁一看,这不是我们老本行吗?

如果,过去这些年苏宁一直干老本行,虽说会焦虑一阵子,但到了现在又会重新等到风口回来。

这回好,兜兜转转做了很多事……回到了原点,唯一不同的是把部分股权给质押出去了。

职场上,也是如此。有人注意到程序员很吃香,所以毕业后就去学敲代码,也能赚上好几年高薪。

但是很快发现:我们注意到的现象别人都注意到了,这个岗位涌入了太多竞争者,工作量增加了,平均薪水反而被拉下来了。

这也是很多人口中的内卷。

我自己也是如此,好歹还是混人力资源行业的,但是看事情也会经常事后诸葛亮。

我2008年加入外企500强,进入大公司好成长嘛……结果金融海啸了,做了一段时间,我想着要去最顶尖的咨询公司,入职不久就发现,咨询公司开始走下坡路了。

即便如此,我还是在2013年拒绝了美团酒旅的面试机会……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想的,当时一心想去 LinkedIn 或者 ADP。

好容易35岁无比焦虑,迎着头皮杀入互联网,想要蹭一波趋势,的确蹭上了。

当年年底,就华丽丽的蹭上了「互联网寒冬」——上一次互联网寒冬,是在2000年前后的互联网泡沫破碎……

讲道理,蹭趋势不容易。

那些蹭上趋势的普通人,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祖上冒青烟——命好。

马云在一次内部会议时问过下属,为什么你们财富自由?为什么你们成功了?别说你们眼光好,你们能力强,阿里当时有点能力的都跳槽走了。

马云给的说法是:因为你们能坚持。

当然这个结论真的正确吗?咱不能这么拍脑袋听首富吹牛。

毕竟坚持在阿里,事后诸葛亮当然是对的;但如果阿里没做起来,或者坚持错了地方,坚持是沉没成本,只会毁掉我们的职业前程。

4

做倒T形人才

既然大部分时候,我们做不了微信拼多多,我们大概率只能成为苏宁的时候,应该如何去追趋势呢?

我认为需要做好「1+1」,做一个「倒 T 型人才」。

一个核心技能+一个优秀的个人品牌。

「跟随式创新」用在跳槽策略上,有前途吗?

前者是基础,无论你跳槽去哪里,作为一个有经验的人才,你的核心竞争力绝不是你能加班,你能吃苦,你能低薪,而是你有一个核心技能能够帮助企业解决问题。

后者决定你能拿到多少资源,获取多少信息。

有前者,没有后者,你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打工人,被埋没的金子;有后者,没有前者,你是哈利波特里的洛哈特教授,大家都以为你很厉害,但是招进来一看,其实是名不副实的骗子……

「跟随式创新」用在跳槽策略上,有前途吗?

这位就是洛哈特教授

想要拥有一个核心技能作为成功的基础,你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如果是做HR,那么全模块都做过固然是好事,但是在某一个领域有深厚的积淀,才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我认识一位HR朋友Henry,也帮我写过几期公众号文章。他最早是做劳动关系出身,即使后面转型做其他模块,他依然对劳动法和各种劳动合同争议判例非常清楚。

光这一项就能让他拿到好的offer。

加上他本身是知乎的人力资源优秀回答者,在搭建个人品牌方面早早做在了前面,他的职业发展中,无论是跳槽还是转型,都不会特别艰难。

因为他搭建了一个牢固的倒 T 型技能架构。

所以,在看这篇文章的你,是不是也已经开始搭建自己的倒 T 型 架构呢?

作者简介

Sean拥有10多年的人力资源行业经验,先后供职于全球领先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Randstad和咨询公司Mercer。工作之余,Sean的身份还包括第一财经/南都周刊/领英专栏作家,知乎人力资源优秀回答者。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3126 字。

转载请注明: 「跟随式创新」用在跳槽策略上,有前途吗?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