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技术被滥用,咋办?

本报记者   李司坤

央视“3·15”晚会曝光多地装有人脸识别系统的商户在未告知或征得同意的情况下,偷偷获取客户的人脸识别信息,让外界担忧人脸识别技术被滥用。这可能造成什么后果、又该如何防备呢?

计算机视觉专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苗启广16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本来人脸识别是非常好的技术,能帮助我们维护社会治安,也能给日常生活提供便利,比如门禁系统、刷脸支付等。但现在出现商户利用人脸信息进行营销的情况,此前宁波杭州湾新区部分售楼处收集买房人脸部信息的案例就引起广泛议论。此外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不少贷款机构借助人脸识别来完成身份验证、简化审批流程,而人脸识别技术遭滥用、个人生物信息泄露后,如何识别“盗用人脸”伪冒借贷也成为必须正视的问题。

苗启广表示,从隐私保护和人工智能伦理的角度而言,需要通过具体的法规来规范人工智能相关算法的使用,让那些有不良企图的人受到约束。对个人来说,当商家需要采集人脸信息的时候,应该要明确说明用途,同时还可以要求商家出具相关证明,说明采集到的信息只用于什么领域。这样的话,即使将来出了问题,还可以及时进行追溯。但他承认,这确实是比较难的,因为很多时候商家的霸王条款会强制或未经允许就采集人脸数据。

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赫然则表示,在国家层面应该出台规定,在有摄像头或者监控设备的场景下,要求商家事先对人像采集设备进行标记,再进行人脸识别和数据采集,并且还要规范商家在使用相关数据时避免数据泄露。对于个人来说,也要通过科普来让大家了解自身的人脸生物信息被采集和使用的情况。

也有公司表示,可以通过提取面部特征值来替代原始人脸采集图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于个人信息的保护。赫然介绍说,提取面部特征值技术跟收集人脸图像是一样的,关键还得看商家或使用方是否将相关数据泄露。如果面部特征值遭到泄露、被不法分子“加工”,也有可能还原出原始照片、定位至具体个人。不过他表示,相关技术掌握在专业人士手里。▲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817 字。

转载请注明: 人脸识别技术被滥用,咋办?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