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即将落下帷幕。过去几天里,展厅、安检、路口……处处都能看到一群“蓝色身影”。他们是此次服贸会的志愿者,不少来自高校;大学生们用微笑和服务展现出青春的力量。付出着,也收获着。
俞跃
“长见识,对未来道路选择有启发!”
“你好,可以让我为你服务吗?”来服贸会参观的观众,对这句话一定不陌生。“追”着人服务的,是展区的指路机器人小豹。而在服务热情、备受喜爱的小豹背后,一定还跟着一个时常不被注意到的蓝色身影。北京邮电大学大二的俞跃就是其中之一,作为服贸会的志愿者,她的任务就是保障机器人小豹的顺畅服务。
为了参与这次志愿服务,俞跃前前后后一共上了15个小时的网课,在志愿服务内容和礼仪等方面都接受了培训。9月3日到9日,她每天早晨9点正式上岗,下午5点结束服务。其间,她时刻跟着小豹,防止它在服务过程中意外卡顿,或者由于现场布置发生改变不能识别场景而发生突然“迷路”的情况。有时,当小豹不能识别问询观众的语音时,俞跃就会代替小豹回答提问。“每天2万步起步,天天高居微信运动排行榜前三名!”俞跃说。
“这是上大学应该有的经历。虽然有点累,但这样一段经历还是很值得的。”俞跃说,自己是学计算机专业的,本次在服贸会上见识到了各个国家、各大企业开发的机器人、人工智能等先进项目,大开眼界,“对我未来道路的选择有了很大的启发。”
此外,已经在家“放假”好几个月的俞跃,宅家生活有些懒散。“参加志愿服务每天早睡早起,正好调整一下状态和作息。打起精神来,迎接即将到来的新学期,”俞跃说。
曹天祎
“最大的收获是温暖”
“请问5、6、7号展区怎么走?”“机器人是在哪儿展出?”“我想买点儿文创纪念品,应该去哪里呢?”……今天上午,服贸会综合展区第二展厅门口,前来观展的观众站在一块巨大的地图前,寻找着各自要去的目的地。“这个展区在户外,您得从这里一直走,走到C2口出去,右前方是玲珑塔,塔底下就是入口。”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大二学生曹天祎站在地图前,耐心地回答着一个接一个的问题,为他们指路。
“像很多老年人,或者一些时间比较紧的人,他们可能看不懂这个地图,认为所有的展区都是在国会中心里面,但其实像国别展、机器人等特色展区都是在室外的,这就需要有人帮助他们指引。”曹天祎笑着说,其实这是她第一次作为引导志愿者来为大家服务。
服贸会期间,她主要负责室内展馆中科技抗疫案例展示区的内容讲解。据她介绍,科技抗疫案例展示区共包括奋战检测一线、决胜医护之战、全力保障物资和助力复工复产等四大板块,四大板块下又细分为咽拭子采样、采血机器人、国产新冠疫苗、消杀机器人等等。“这些内容都需要我们一字不落地背下来,这些案例和多项最新的科研抗疫产品和技术,体现了我们国家发达的医疗科技成果和无坚不摧的战疫力量。”曹天祎说着,露出自豪的表情。
谈及这次做志愿者最大的收获,曹天祎觉得是“温暖”。“因为每天都要持续几个小时不间断的讲解,嗓子总是讲着讲着就哑了,昨天遇到一对老爷爷老奶奶,听到一半就走了,我当时还有点失望,没想到过一会儿他们送来一瓶矿泉水……”曹天祎说,有时也会遇到性子急的观众,态度不太好,但是她总是元气满满地迎接每一位需要帮助的观众,“将心比心嘛,我时刻保持微笑,他们也会被我感染。”
彭至纯
“帮助到别人很有成就感”
在国家会议中心一层大厅的综合服务台后,北京大学中文系研二学生彭至纯正在跟其他的志愿者小伙伴儿们忙碌着,一张地图摊在桌前,手机屏幕常亮,面对着往来观众“XX展区在哪儿”的提问,迅速给出回应。
“疫苗的展区在哪儿?”一位中年人来到台前,“疫苗在公共卫生防疫展区,在3号展厅。”彭至纯不用查询,麻利地给出答案。送走观众,她转头告诉记者,“这几天来问的最多的就是疫苗和机器人了。”彭至纯在值班的时候细心记下观众提问,在轮班休息时特意去踩了点儿:地铁、厕所、明星展区的位置都已经印在了她的脑子里。
不过,最让彭至纯印象深刻的不是这些明星展区,而是一场由十几个孩子带来的杂技表演。“我一下子想到了自己支教时的学生”,原来,服贸会开幕前,彭至纯刚刚从四川回到北京;8月,在四川乐山马边彝族自治区,她进行了为期近一个月的支教活动,“算是支教后遗症吧。”彭至纯笑着说。
彭至纯坦言,志愿者岗位的服务内容重复率高,有时也挺单调,但是每个人求助的时候都很热切。能够帮助到别人,让她觉得很值得。“我们国家在如此特殊的时期能办这么一场盛大的展会很不容易,能身处其中为展会提供服务,我觉得还挺荣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