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十位院士倡议:长三角要在“卡脖子”技术国产化上率先突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浙江长兴8月29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今天,第十七届长三角科技论坛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召开,近30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数百名专家学者,以及中国科协和浙江省领导,湖州市和长三角“三省一市”科协负责人齐聚一堂,围绕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如何联动打出“科技高招”。
第十七届长三角科技论坛现场。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 摄
在论坛主旨报告阶段,郑裕国、缪昌文、杜江峰、杜德斌等院士分别就长三角区域的生物制造产业、科技创新、量子通讯和量子计算、科技引擎培育等方面进行发言。
长三角的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省市地域面积35.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26;常住人口2.2亿,占全国的1/6。但是,在这里创造了全国近1/4的经济总量,集中了全国1/4的双一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还有全国1/3的研发经费支出和有效的发明专利,科教资源密集,创新产业链较为完备。
参加第十七届长三角科技论坛的全体院士发出倡议说,科学家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和创新一线上。长三角“三省一市”的科学家们有着爱国热忱和赤子情怀,要勇于在破解“卡脖子”技术国产化上率先开创出一条披荆斩棘之路。
院士们认为,“一体化”是长三角的关键词。学界始终追求良性竞争和有效合作,“三省一市”拥有相互交融与互补的发展空间,倡议长三角要敢于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领域加大科技协同攻关力度,开创出一条区域共进之路。
同时,“高质量”是长三角的总要求。院士们表示,作为学者,他们始终在不断地自我否定中寻求突破;“三省一市”是全国经济的强劲“增长极”,要勇于在区域创新的系统性和层次性上开创出一条创新样板之路。
科学的使命在于达到尊重自然和维护生态的平衡,“三省一市”是最有条件率先实现绿色发展的区域之一。院士们倡议,长三角要敢于在生态保护和环境整治上开创出一条多维联动之路。
据介绍,2004年,由浙江省科协率先发起,上海市、江苏省科协通力合作,共同创办长三角科技论坛。论坛每年举办一届,2016年安徽省科协主动加入,“三省一市”科协轮流牵头组织,是长三角区域科技交流和合作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