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22张门票,BATH、新老图商、车企巨头掘金中国高精地图市场

由 段干方 发布于 科技

1.高精地图:大市场、高门槛

随着 L3 及以上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应用迈入量产,高精地图行业发展将迎来黄金期。

全球知名投行高盛在 2018 年曾给出过预测:2020 年其市场规模会达到 21 亿美元;到 2030 年,这一数字将增加至 200 亿美元。

今天在行业中,绝大多数从业者都认可了高精地图是实现自动驾驶不可或缺的传感器。它的价值还远不止应用在自动驾驶,在智能城市、交通运输、智能零售等广阔空间里高精地图同样大有作为。

正因如此,诸多企业都希望掌握生产高精地图的核心能力。但在中国,地理信息数据不是谁想采就能采的,所有玩家都绕不开资质的门槛。

2016 年,原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后并入国家自然资源部)下发的《关于加强自动驾驶地图生产测试与应用管理的通知》中明确指出:自动驾驶地图(高精地图)必须由具有导航电子地图制作测绘资质的单位承担。

这一硬性规定一时间成为了很多老图商以及 BAT 的优势,也让众多新入局者犯了难。

为了拿到制作高精度地图必须的资质,许多自动驾驶技术开发企业、新图商以及电商物流企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2.谁能在中国采集制作高精地图?

自 2001 年 1 月国家首个甲级电子导航地图资质颁给四维图新以来,20 年来全国总计获得该资质的企业/机构共 22 家,基本上按照一年一张的节奏颁发。

当下已经拿到了高精地图采集和制作许可的企业/机构,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传统图商:以四维图新、易图通、紫光集团旗下的灵图科技以及凯立德等为代表的传统开展测绘业务的地图供应商;BAT 三强:阿里的高德、腾讯的大地图通、百度的长地万方,他们早早就拿到了资质,早年是为了在电子导航地图领域展开竞争,现在则要在高精地图领域一较高下;自动驾驶算法/自动驾驶地图企业:包括滴图科技(滴滴子公司)、Momenta、中海庭、宽凳科技等,华为也可以归属到这一类,其高精地图主要为自动驾驶服务;电商物流企业:包含丰图科技(顺丰子公司)、京东旗下的京东物流,未来这个序列里应该还有美团(正在申请,还未获批)加入;以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为代表的政府机构:包括几所测绘院、工程院等。

3.高精地图入局者们的战略考量

以四维图新为代表的传统图商们,本身就专长于大规模的地图测绘及制图工艺,在人才、技术、工具链、资源上也有深厚的积累,从导航地图到高精地图,无疑是最正确的业务发展方向,也是传统图商求新求变、向科技公司转型的出路。

以四维图新为例,他们早在 2014 年就启动了高精地图研发,算是行业最早的先行者之一。

2016 年,他们与宝马上海自动驾驶预研团队展开了合作,这也为四维图新在 2019 年最终拿到宝马高精地图产品和服务的量产订单埋下伏笔。

此外,四维图新是华为在高级别自动驾驶领域的高精度地图供应商,四维向华为供应规定区域内的高精地图数据并提供高精地图测试验证服务。

早年因为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手机端导航的需求与日俱增,车机导航也越来越被重视,BAT 纷纷入局地图制作。

早在 2010 年,阿里巴巴便出手 3500 万美元收购了易图通 60% 的股份。2014 年阿里以 15 亿美元收购高德后,后期因存在同业竞争关系,阿里退出了易图通。

百度则在 2013 年通过收购长地万方,获得了电子导航地图甲级测绘资质。

腾讯也没有落后,2014 年其以 6000 万人民币收购了科菱航睿,而后成立了子公司大地通途专注于地图数据采集和地图产品制作。

同年,腾讯还以 11.7 亿人民币入股了四维图新。腾讯至今仍然是四维图新的第二大股东,后者也成为了腾讯生态中的关键一环——腾讯地图的数据供应商。

在电子导航地图领域激烈厮杀数年之后,BAT 现在已经纷纷下海投入到自动驾驶技术的开发之中。百度有 Apollo 平台、腾讯有自动驾驶实验室、阿里有达摩院自动驾驶实验室,这些业务都需要高精度地图支撑。

从电子导航地图到高精地图,是 BAT 对新兴板块的战略扩张。

没有高精度地图,开展高级别自动驾驶研发寸步难行。

华为、滴滴、Momenta 这样的从事自动驾驶技术研发的企业,申请电子导航地图甲级测绘资质主要是为了完成自动驾驶研发的闭环。

从这个角度讲,高精度地图未来还将卡住一批在中国研发 L4 级 Robotaxi 的公司。

而滴滴这样的出行公司,在前端拥有庞大规模的车队资源,因而在高精地图数据采集和更新方面具备天然的优势。

顺丰、京东和美团这类电商物流企业同样在地图众包方向上拥有优势,差别在于其申请地图资质,其最后落点是在无人物流和无人配送上。

以京东、美团目前正在研发的无人配送为例,这类业务要面对的不只是道路、红绿灯、车流等室外环境,还包括写字楼、门禁、电梯这样的封闭区域,「最后一公里」环境的复杂程度,对实现自动驾驶所需地图数据也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有资深行业人士认为,即使京东、美团们寻求与其他图商合作,后者的技术重心也不在该领域,较难满足无人配送的需求,还不如自己掌握地图能力,一举多得。

4.车企在高精度地图市场中的悖论

汽车产业链有成熟的分工合作的传统,向图商采购高精度地图的数据服务,是当前市面上绝大多数车企的选择。

在中国的 22 家拥有地图资质的企业/机构名单里,明面上目前仅有上汽一家车企的身影。

4.1 上汽控股中海庭

上汽在 2017 年通过控股武汉光庭信息科技旗下的中海庭科技,获得了高精地图的采集和制作资质。

2017 年收购当时,业内就有很多讨论,其焦点在于为什么上汽不选择高德作为高精地图供应商。毕竟,上汽和阿里本身就有战略合作关系,而且高德显然要比中海庭的名号更响亮。

当时的上汽集团前瞻技术研究部总经理张程这样解释:「光庭在编译格式上,在整个智能驾驶高精地图技术定义上做了拓展,这跟上汽对智能驾驶所需要的先知先验性知识,不谋而合。」

如果深究,在资本层面,上汽通过控股中海庭,拿到了高精地图供应的主导权,从而可以不受制于人,而且在技术上还能做超前布局。这比上汽选择高德显然要合适得多,毕竟以高德的体量,上汽是无法随随便便控制其策略的。

4.2 箩筐收购易图通,吉利通过投资箩筐受益

其实不只是上汽,自主品牌车企吉利对于高精地图的核心能力也是觊觎很久了。

在 2017 年两会期间,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提交了《关于审慎放开地图精准测绘,降低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壁垒》的提案,呼吁政府授予一部分车企地图测绘资质。

但是现实情况是,3 年时间过去了,还没有上汽之外的第 2 家车企登上甲级资质榜单。

吉利不得不采取「曲线救国」的方式来获得更大的高精地图的话语权。

2018 年 11 月,时空大数据技术公司箩筐与吉利参股的国铁吉讯联手,共同探索铁路 LBS 服务,基于高铁及动车沿途及目的地地理位置的内容服务及个性化地图服务。

另外,吉利参股的港股公司洪桥集团 2019 年年初以 1200 万美元入股了箩筐 200 万股,成为箩筐的股东之一。

合作 参股,吉利间接与箩筐建立起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时间再到 2019 年 8 月,箩筐以近 8.3 亿人民币全资收购了拥有导航电子地图甲级测绘资质的图商易图通。这笔收购易图通的资金,包括吉利科技集团投给箩筐的 4250 万美元以及箩筐发行的普通股及优先股。

凭借这笔投资,吉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CEO 徐志豪进入到箩筐的董事会。

至此,吉利、箩筐、易图通三方在资本绑定以及业务合作层面形成了紧密的联系。

作为车企的吉利,在经过一个这么长的曲线之后,终于获得了高精地图的入场券,吉利未来的自动驾驶研发,「箩筐 易图通」的高精地图和产品供应会成为重要推手。

虽然现在仍不确定吉利能否自己采集和制作高精地图,但这都可以说是吉利的一步「可进可退」的高招。

有了「箩筐 易图通」这个组合的加持:

「进」可在高精地图技术集成上拥有更多自主权,进行更超前的技术布局;

「退」可继续与外部供应商携手,就像在 2018 年 9 月,吉利便宣布与高德在高精地图领域达成全面合作。

4.3 丰田与 Momenta 的资本与业务合作

对于外资车企来说,要在中国市场进一步布局高精地图,与国内企业合作是必经之路。

丰田深谙这一逻辑,所以选择了与自动驾驶明星创业公司 Momenta 进行合作。

今年 3 月,Momenta 正式与丰田达成战略合作,提供基于摄像头视觉技术的高精地图及更新服务,双方还将携手推进丰田的自动化地图平台(AMP)在中国的商业化落地。

另外,今年 2 月丰田投资小马智行的消息一出,有行业人士告知汽车之心:丰田也同步投资了 Momenta,但具体的金额还未披露。

Momenta 在 2018 年已经获得甲级地图测绘资质,丰田将通过 Momenta 消除其在中国市场进行高精地图布局的障碍。

该行业人士进一步透露,丰田看中 Momenta 的核心还是在于其视觉技术,尤其是该技术在未来高精地图更新这一难点问题上可能发挥的重要作用,但在量产高精地图与整体服务上,丰田大概率还会再牵手一家图商。

综合来看,无论是上汽、吉利还是丰田,都在想尽一切办法掌握对于自动驾驶技术发展来说很核心的高精地图的能力。或许在未来,更多车企也将通过不同的方式,或深或浅地染指高精度地图行业。

资质、技术、合作、投资、收购……高精地图的棋局越来越大。

图商、车企、自动驾驶公司、科技企业、互联网企业也因为高精地图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数百亿美元的蛋糕,将推动着传统地图行业重新洗牌。

未来的高精度地图将是新老图商、BAT 们以及车企巨头多方的牌局。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