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门赤鱲角海底隧道堪称“香港之最”

中新社香港12月20日电 香港屯门至赤鱲角北面连接路将于12月27日通车,其中约5公里为连接屯门南和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人工岛的屯门—赤鱲角隧道。这条隧道不单是全港最长和最深的海底隧道,其建造过程更采用首度引入的崭新技术和设计,堪称“香港之最”。

据香港特区政府新闻网20日消息,负责隧道工程的特区政府路政署工程师郑子谋形容,这是自己工程生涯中“最宏伟、最大型”的项目。

郑子谋两年半前获委派负责屯门—赤鱲角隧道工程。

屯门—赤鱲角隧道是香港第一条利用隧道钻挖机在海底建造的行车隧道。在隧道北行管道近隧道北面出入口一段,特区政府采用了世界最大型、直径达17.6米的隧道钻挖机,其高度与六层楼相若。郑子谋说,相对传统沉管方法,采用隧道钻挖机可减少挖掘和弃置约1100万立方米淤泥,体积等同约4900个标准游泳池,能大幅减低对环境的影响。

海底隧道最深的位置在海平面下约60米。在海床钻挖期间,隧道钻挖机在高压环境下运作,技术人员维修和保养钻挖机,也需在高达6倍大气压力的环境下进行。就此,路政署首次为工程引入饱和高压技术。技术人员会在28日的工作周期内入住高压生活仓,每当钻挖机刀具需要维修,他们便会经由高压运输仓载送至海底,在钻挖机前方的钻挖仓工作,并在6小时后返回地面的生活仓。此技术让技术人员可安全地在高压环境工作,降低患上减压病的风险。

屯门—赤鱲角隧道的另一特点,是行车道下方设有一条公用设施走廊。路政署高级工程师李丽娟说,由于排水管道、消防喉管、电力和信号系统等装置均设于走廊内,检查、维修等日常工作便可在隧道行车期间同步进行。这样不单令工作编排更具弹性,即使出现突发情况需紧急维修,隧道也不必封闭,从而避免对巿民造成影响。

“我们希望隧道如期在今年内通车。面对重重难关,工程团队不断寻求解决方法,最终达成目标,我们都很高兴。”李丽娟说,这条海底隧道是自己作为工程师所参与的最大型工程,过程毕生难忘。(完)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807 字。

转载请注明: 屯门赤鱲角海底隧道堪称“香港之最”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