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集智协同 智质碰撞

由 戚国庆 发布于 科技

在智能制造浪潮风起云涌的当下,安徽中烟合肥卷烟厂紧紧抓住生产和设备运行过程中的盲区和痛点,综合应用智能传感、大数据等新技术,不断探索智能制造新模式,实现了从“制造”到“智造”的蝶变。

轴承冷暖我自知

“左侧挡轮轴承温度36℃,显示正常。”在制丝车间烘丝机旁,伴随电气工程师王源这一声吆喝,合肥卷烟厂灯塔项目《制丝车间关键设备轴承状态检测诊断》终于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自“黄山”精品线建成以来,制丝车间主机设备滚筒的辊轮、挡轮处轴承以及CTD等设备风机过桥轴承等一直处于监控的盲区。由于缺乏对此类轴承的连续性运行状态监测,一旦此类轴承突然损坏,会直接导致生产中断,并且造成设备功能性故障。

为此,合肥卷烟厂通过通过开展“灯塔项目”,为在线关键设备的轴承安装了一套温度实时监控系统:先是在轴承油嘴部位安装温度监测传感器,再以智能控制器T500采集轴承温度实时数据,最后传输至MES系统。通过诊断轴承运行的温度趋势,结合大数据分析,进而形成主机设备关键轴承预防性维修体系。

一个小小的轴承温度传感器,最终衍化出一套轴承“体温”云监工系统,为制丝线关键主机设备的平稳运行提供24小时的在线监控保障。

底带速度它自控

“中控,B线底带速度调到50。”在制丝线生产平面,这或许是平时听到最频繁的声音。而随着贮叶柜底带智能控制系统的上线,这样的呼叫也许会逐渐消失。

长久以来,制丝车间叶丝线生产时,切丝操作工需实时关注贮叶柜内存料量,以便能够及时调整叶柜底带速度来确保切丝机的正常供料。依靠经验的人工调整带来的是控制的粗放和大量人工动作的浪费,更与企业推行的智能制造稍显“格格不入”。

于是,一种基于料位探测的贮叶柜底带智能控制系统开始走马上线:点反射式的激光测距仪在步进电机的带动下实现对叶柜出口附近物料高度的实时全面检测;在基准速度的基础上再加以物料高度换算出的增益速度,通过西门子PLC程序的编写最终实现对底带速度的智能调节。

曾经,底带速度的调整是人工经验的结晶;往后,底带速度的自调则是集智能制造之大成。

以上种种,只是合肥卷烟厂大力推行智能制造的冰山一角,在线主机设备智能点检已投入正常使用,霉烂烟叶在线自动检测已进入调试阶段,高架库自动盘库功能即将开展实施……在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上,安徽中烟合肥卷烟厂将以智能制造为抓手,不断集思聚力,开拓创新,实干笃行,推动生存环节质量管控、设备管理等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推动智造带来的生产变革不懈努力。(宣龙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