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 梅西:无论在哪里,他都是天生王者
《梅西》
[西]乔迪?蓬蒂 著
赵 倩 译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2年6月出版
梅西作为足球历史上不可忽略的巨星,他的表现牵动着万千球迷的心。本书从梅西初入球场开始,从梅西生涯的多个片段,如梅西签约巴塞罗那、梅西年幼时在阿根廷、梅西与C罗的较量、梅西与马拉多纳的关系等角度,以另类的风格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梅西。
本书的作者身兼小说家与记者两职,在书中有意识地将新闻与文学写作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写作风格。
▲点击视频观看更多相关介绍
>>内文选读:
登顶辉煌需要多少努力与天赋?
有很多方法可以帮你选出心中最爱的运动员。譬如童年时珍藏在盒子里的图卡,就像一个遭到流放的国王,只有怀旧之情偶尔袭来之时,你才会打开盒子重温旧时光。譬如后背印着他的名字的褪色球衣,你已经穿了上千次,冥冥之中,它总能在决赛中带给你好运。譬如YouTube上他的移动和进球集锦,那是一些和你同样狂热但有更多空闲时间的球迷剪辑的作品,可以循环播放。
有一段时间,我最爱的球员是罗马里奥,我保留着一卷录影带,记录了他在第一个赛季打进许诺的30个进球。在巴萨输球或战绩不佳的时候,这段视频就成了我的特效止痛药。那是1993—1994赛季,罗马里奥成为西甲联赛的最佳射手。虽然现在我们已经被里奥·梅西惯坏了,觉得这个数据稀松平常,但在那时,这就像一个超自然现象,其中很多进球都是前所未有的——在他的首次西班牙国家德比中,他上演“帽子戏法”,开创了自己的“牛尾巴过人”,停球后掉转方向带球过了拉法埃尔·阿尔科塔;他的挑射和短跑,柔和而精准的触球或转身跑位;他埋伏在后方追踪足球,就像一个随时准备扑过来的捕食者。虽然有亵渎之嫌,当我在回顾这些比赛时,感觉就像在看一部预告片,预告了我们近十年目睹之状。约翰·克鲁伊夫执教的“梦之队”仿佛只是一个前奏,接下来是哈维、伊涅斯塔、普约尔、布斯克茨、梅西等人主演的正片,特别是在佩普·瓜迪奥拉和蒂托·比拉诺瓦执教的时期。
虽然赛程表会让我们将足球看成一个随时间发展的线性运动,每一场比赛都是重新开始,冠军必须在新赛季开始时重新出发,但我认为,足球是一个过去和现在交织的领地,有时——就像T.S.艾略特诗中所说——甚至可以支配未来。后文中我会举几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我的狂热。足球也是回忆的领地,之所以令人兴奋,是因为它能让我们回到过去,重温伟大的球员,忘掉失利的比赛,体验英雄的处境,将回忆与愿望交织在一起。有些球现实中没有打进,或击中立柱,或偏出几英寸,但在记忆中,几年后另一个球员在一场比赛中将这个球打进了——虽说是进了一个球,但其实是进了两个:一个是现在庆祝的那个进球,另一个是曾经由我独自庆祝的那个进球。我的意思是,如果将足球看作一个平行世界,它会变得妙趣横生。如果你愿意,你也可以把它视为一种宗教、一个哲学体系,或者对意外的抗争。每个人看到的比赛都不一样,我们都是教练。专业棋手和诗人看到的比赛大抵都不相同。
但是,让我们回到开始。
就我而言,将里奥·梅西作为我最喜欢的球员,原因之一是我有时会梦到他。我记得自己只在巴萨对皇马的比赛前夕梦到过罗纳尔迪尼奥的跑动或某场拼接而成的、令我无法辨认球员的比赛。但是,我曾不止一次地梦到梅西。我曾梦到自己好像变成了他的父亲,正在某间小餐厅的吧台上为他准备早餐,地点很可能是罗萨里奥(我从没去过那里)。我曾梦到我们好像有血缘关系,我是他的哥哥,与他坐在一辆空荡荡的公共汽车上,车外是一片荒废的足球场。我曾梦到他完成了惊人的进球,以突破地心引力的方式带球奔跑,如一道神奇的北极光展现在我的面前。在这些梦里,梅西都是独自一人,我想精神分析师或许能对这些元素做出解释,它关涉我自身而非这个阿根廷人,但我将它解释成——我想将它解释成——一个超越当下的联系,一个存在于无意识的虚幻世界中的关系。他对此一无所知,但他踢球的方式常令我感到快乐,无论是在当下的现实中,还是在虚构的梦境里。
本书成形于不久前,我希望以此延续这种快乐,而非做出解释。伊塔洛·卡尔维诺曾描述过21世纪的文学特征,以他的观点来看,梅西具备所有的特质:轻逸、迅速、确切、易见、繁复。我会在后文详细阐述。
我在童年时收集的足球图卡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静态图,球员站在绿茵场上摆出拍照的姿势;另一种是动态图,球员在射门或控球(如果是守门员,就做出救球的动作)。梅西最能同时体现这两种状态——在球场中间静静踱步,缓慢移动,然后突然爆发。本书也许可以看作是一张动态图卡,一个时长10秒的跑位的网络短视频。我用自己的语言来简单阐述一下其中的动作——我多少受了雷蒙·格诺的启发,想以梅西的形象进行“风格练习”。
解构梅西。
重述梅西。
他是每一篇文章的主角,有千姿百态的面孔,而我的任务就是在这些篇章里捕获历史最佳球员的美、渴望、天才、现代性、痴迷与本能等等。所以,“梅西”“进球”和“巴萨”将是最常出现的词语——当然还有“阿根廷”——但这不足为奇,不是吗?
(本文摘选自《梅西》前言)
作者:乔迪?蓬蒂
编辑:周怡倩
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