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站在恩师的肩膀上采摘苹果——看瓜式巴萨如何践行全攻全守

由 缑风彩 发布于 体育

笔者按:

在瓜迪奥拉执教巴萨时期,这位战术大师的足球哲学曾让世人耳目一新,当时媒体普遍认为他的执教灵感来自于巴萨教父克鲁伊夫。而瓜迪奥拉本人则表示,他在巴萨所推行的理念(包括赢得6冠王的433以及此后的343改造)其实同时受到了克圣和范加尔的影响,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不妨详细展开讨论。

时至今日,当笔者回忆起佩普麾下那支梦三巴萨时,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他为这支球队打造的两套体系:4-3-3和3-4-3。

瓜式梦三

就上述两套体系对巴萨梦三王朝的重要程度而言,4-3-3无疑是居功至伟的存在,它是2008-2012四个赛季红蓝军团战术层面的主旋律,并帮助加泰罗尼亚巨人赢得了史无前例的六冠王伟业。而与功勋卓著的4-3-3相比,瓜式巴萨的3-4-3体系不过是战术多变化的产物,其具体运用也局限于11-12赛季期间的某几场比赛,因此未能给世人留下深刻印象。

然而,抛开两套体系所取得的成就,单从战术角度出发,我们不难发现,瓜式4-3-3也好,转变为3-4-3也罢,其基本的足球理念是没有发生改变的:即基于球在脚下、无球跑动、传切配合以及丢球后的高位压迫为基础的传控思想。

而正如笔者在文章引申部分所述:瓜迪奥拉在巴萨施行的这两套体系,其运转思路多少受到了克鲁伊夫和范加尔的影响;而若要追根溯源的话,它其实是对荷兰全攻全守足球理念的西班牙本土改造。

瓜帅

关于荷兰人米歇尔斯对全攻全守足球理念完善与发扬方面的具体细节,由于不是本文论述重点,笔者就不做展开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阅相关书籍,在此我假设各位读者对这一足球概念有所了解,并继续我的论述。

话说在米歇尔斯推行全攻全守足球的道路上,有两位共同认可该理念的门徒跟随于其后,他们分别是约翰.克鲁伊夫和路易斯.范加尔。当克鲁伊夫和范加尔从米歇尔斯身上习得这一堪称瑰宝的足球理念后,他们又在各自的执教经历中对其整合与发扬,并最终影响了曾分别师从二人的瓜迪奥拉。

米歇尔斯

范加尔——坚定的追随者

就范加尔而言,这位素以性格坚毅、铁腕治军而闻名于世的名帅或许是米歇尔斯最忠诚的追随者。在他执教阿贾克斯和巴萨期间,都曾有过推行米歇尔斯式全攻全守的尝试,但却产生了截然相反的效果。

在范加尔的执教理念中,你可以清晰看到米歇尔斯理论的身影。范加尔的阿贾克斯以5人中轴线为基础,采用4-3-3和3-4-3两套阵型,将球场的区域分成一块块大的菱形和小的三角,以保证球员与球员之间有足够多的出球点,并试图在防守和逼抢时对球场的空间进行有规律可循的切割和包围。

范加尔

这里所谓的5人中轴线由中锋、中前卫、4号位、防守型中卫以及门将组成,其中4号位是这条中轴线的关键,其前提或后移将从不同程度上改变球员之间的菱形站位。简单来说,当4号位前提进攻时,他将作为后腰负责调度全场,而当其后撤防守时,则化身为中卫填充防线人数。

在进攻端,范加尔的阿贾克斯尝试将球控制在脚下,通过球员的菱形站位形成的出球点快速传球,制造空间和纵深,以调度对手的防线;而在防守端,同样通过站位形成的菱形与三角形包围圈,三线紧缩,压缩对手球队的生存空间,收割球权后反击。

在433体系下形成的菱形和三角站位以切割空间

从整体上看,范加尔对全攻全守的理解与米歇尔斯是基本一致的,同时也带有强烈的荷兰足球特点:荷兰球员普遍身材高大,体能充沛,因此习惯于进行快节奏、高强度的传跑和压迫,而这也是最原汁原味的全攻全守足球理念。

克鲁伊夫:因地制宜的改革派

与范加尔坚定不移地践行米歇尔斯的荷兰式“全攻全守”理念不同,更年长,也更早执教阿贾克斯和巴萨的克鲁伊夫看出了这套理论体系的缺陷。正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套理论所强调的高强度传跑与压迫或许适合身体素质更为出色的荷兰人,但并不一定适合习惯了细腻控球,避免身体冲突的西班牙人。由此,任职巴萨期间克鲁伊夫对全攻全守理念进行了改良。

克鲁伊夫

克圣认为,西班牙球员的特点决定了他们无法像荷兰人那样踢出具有肌肉感的足球,变化才是适应的唯一出路。

在克鲁伊夫的体系中,他开始弱化风风火火的快速传球高速压迫理念,取而代之的则是:在保留3-4-3(或者4-3-3)阵型球员形成各种菱形以及三角站位的基础上,通过球员细腻的脚下技术传导皮球,充分利用空间,寻找对手防线的漏洞。

克鲁伊夫执教巴萨时,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他的战术理念对这支球队风格的影响。将球控制在脚下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如何更简单高效地完成皮球的传递。他将4号位(就是瓜迪奥拉踢球时的那个位置)设定为球队组织的大脑,将中前卫设定为三叉戟身后进攻的发起者。与此同时双边中卫大胆套边,参与到双边前卫和中前卫的进攻中去。

克鲁伊夫343

克鲁伊夫体系中进攻端双边中伟插上,4号位调度

当然了,说克鲁伊夫强调控球并不意味着他的足球不再讲究压迫了。事实上,任何全攻全守的球队,都不可能放弃球不在手情况下对持球者的施压,这种防守模型的成功是有丰富经验可循的;只不过,克鲁伊夫并不像范加尔那样,过多关注诸如“切割空间形成压迫局面”的理念,而是更专注于有球状态下中前场乃至双边中卫参与的传切配合,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创新。

瓜迪奥拉曾亲口承认,无论是克鲁伊夫还是范加尔,都对他后来执教巴萨时的经历产生了深远影响。

简单来看,就梦三巴萨对控球的执着以及不断寻求有限空间中的三角配合这两点而言,无疑是克鲁伊夫的思想主导了他的战术。而就那一时期巴萨丢球后快速反抢时的具体形态而言,又与范加尔的主张颇为相似,因此笔者认为他是同时借鉴了二者所长的。

佩普

必须意识到的一点是,瓜迪奥拉是一个极有创新精神和实践勇气的主帅,当他第一次坐上巴萨帅位的宝座时,并不知道等在自己前面的未来是否光明,但他依然勇于变革的勇气让人肃然起敬。

汲两位恩师之所长,瓜迪奥拉将传控和压迫哲学发挥到了极致,并由此一举奠定了巴萨的梦三辉煌。

单就传控层面而言,哈维、伊涅斯塔、梅西和布斯克茨的存在是瓜迪奥拉能够将这一哲学发挥到极致的重要因素,你当然可以说他运气不错,碰到了这样一批好球员,但反过来想,真正好运的或许反倒是哈白布和梅西,毕竟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巴萨梦三433体系

瓜式巴萨的4-3-3体系在中后场和中前场分别形成了两个菱形(这也是全攻全守理念的贯彻),以保证对皮球的控制。中后场方面,哈白布之间是一个稳定的控球三角,但在受到压迫时,防线的某一名中后卫(一般是皮克)往往会适当前提,与哈白布形成菱形站位,保证控球。而中前场方面,则以梅西回撤为标志,同样与哈白布形成控球菱形站位。除此以外,在皮球运行过程中,中场球员还可以与边锋,插上的边后卫不断形成局部小型三角,进一步强化对皮球的控制。

而在压迫层面,笔者曾在过去一篇文章中提到过“传球线路导向”的逼抢策略,而这也是瓜式巴萨所采用的。

前场方面,梅西回撤形成一个菱形

中后场皮克前提形成一个不规则菱形

具体而言,在丢球的一瞬间,巴萨的丢球者会迅速向对方持球者靠近,其目的在于利用防守技巧和身体对抗延缓对手出球速度、减少其可选择的出球线路,便于队友合围并封锁剩下的出球线路。

如果反抢者第一时间断球,那自然是最理想的状态,也无需队友帮助,球队直接就地展开反击过程中的传切配合;而若没有抢下球也没关系,因为此时持球者的出球线路已经被封锁,慌乱之下他往往会选择大脚出球。

可以看到的是,在瓜迪奥拉的球队丢球后的压迫和反抢过程中,他们并没有刻意强调所谓的三角或菱形切割,但效果其实是相类似的。

巴萨梦三

必须承认,要想通过一篇三千字左右的文章同时阐明三位世界名帅对全攻全足球理念的理解是很难的一件事,因此文章在不少内容方面都做了简化,如果各位对文章内容有什么想要探讨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