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如果CBA顺利复赛,李春江依然面临两难的选择

由 公冶尔蓝 发布于 体育

  随着6月份的临近,CBA复赛的相关事项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一方面,各支球队都在对自己的球员进行核酸检测,并在赛事正式开始前达成3次检测的目标;另一方面,作为重启后赛会制的主办方之一,青岛方面已经通过审核。

  在这种背景下,外界也普遍认为CBA联赛在6月中下旬复赛的希望较大。即便如此,CBA在重启过程中依然难以规避一些问题,其中最为明显的依然是复赛之后的外援政策。

  在目前的政策下,外援很难入境,而现实情况却是,各支球队拥有的外援数目完全不对等——上海队目前有3名外援尚在球队,广东队目前还有1名外援,有些球队则没有1名外援归队.。

  在如今的CBA,外援往往决定着一支球队的上限——当球队缺少1名或者多名外援时,球队的实力很有可能大打折扣。当然,也有一些球队的外援对比赛的影响力并不突出,比如:李春江麾下的浙江广厦。bpm模型就认为,本赛季的广厦有几名国内球员对比赛的影响力完全不逊于他们的外援:

  所以,广厦国内球员的核心竞争力在哪儿呢?在防守。

  按照篮球比赛本身的逻辑,经常出现在篮下护筐且能够兼顾好保护防守篮板球的大个子球员才是对防守影响更大的球员。因此,一般防守好的球队配置往往是:1-3号位的球员防守至少在平均线左右,4-5号位的球员则可以提供顶级的护筐表现。放眼CBA,新疆和广东都属于这个范畴。

  然而,李春江麾下的广厦,却和这些球队有着明显的区别。

  他们4-5号位上的主要球员最多只是同位置平均线之上(但是非顶级)的防守人:苏若禹擅长的是顶防低位和防挡拆时造失误(和李春江制定的防守策略有关),但护筐只能算是同位置平均线附件;胡金秋胜在防守挡拆的机动性更强,但造失误和更重要的护筐都只能算是高于同位置的平均线。

  广厦在防守端最为特殊的地方在于:球队在1-3号位上拥有着同位置防守顶级的球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无疑是孙铭徽和刘铮。

  按照一般的看球习惯,孙铭徽和刘铮在防守端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他们的单防能力上。

  当其中一人不在场时,在场的另外一人就会去防守对方的外线箭头人物;而一旦两名球员同时在场,刘铮会优先选择体型更大的外线箭头,孙铭徽则优先去防守对方后卫体型的外线箭头;而在单防箭头时,两名球队都有很强的骚扰意识,随时会做出下手切球的习惯。

  但事实上,篮球并不是一项不断重复着面筐单打的运动。在比赛的大多数时间里,并不存在所谓完全一对一的防守(甚至可以用“完全不存在”来形容),简单挡拆配合的运行和更为复杂战术的运用,都预示着协防对于防守的重要性更高。

  刘铮和孙铭徽毕竟不是中锋体型,他们很难像中锋那样用护筐这种形式来起到协防的作用(体型更小的孙铭徽尤为明显)。但是,他们也有着更强的横移能力、更低的重心和较快的下手速度,并通过下手切球造失误的方式来支援协防。在这方面,刘铮和孙铭徽都堪称同位置顶级:

  他们的另一名外线主要轮换赵岩昊,虽到不到以上二人的造失误水准,但却非常善于提前站到自己对位人和对方持球人的一个中间位置,伺机寻求造失误的机会:

  在主要轮换球员的防守还不错的前提下,广厦正是靠着这些敢于冒险的外线防守球员才将防守提高到CBA最高的档次里。

  然而,广厦的轮换里也不乏李京龙这样单防技巧糟糕且本赛季协防表现有所下滑的球员。而且,为了加强球队的进攻,李春江在做轮换的时候必须适当给李京龙加时间。

  如果说防守是广厦队所长,那么进攻就是这个赛季的广厦所无法解决的问题。

  相比于其他CBA球队,广厦确实有着运控技术更好且能够发起大量挡拆的后卫孙铭徽,也有能够做一些持球投中距离的侧翼刘铮,还有胡金秋这种中距离接球投大师。

  然而,由于持球投能力平庸,孙铭徽多走攻筐路线还是会存在挡拆产量上限不高的问题(广厦的外小外援也有这种问题);胡金秋的接球投中距离又过于局限于近中距离,所以又很难起到太大的牵制力;更何况,球队的中锋苏若禹在射术方面又明显逊于胡金秋,他在无球端的牵制力又会明显弱于胡金秋。

  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广厦三分球出手比重排名第19(倒数第2),三分球命中率处在第12:,与之相挂钩的有效命中率则排在了CBA第15(倒数第6):

  所以,在目前的国内球员配置下(不考虑外援因素),广厦想在合理范围内追求更好的进攻空间,应该怎么做呢?

  方法之一是,李春江继续督促胡金秋开发出接球投三分技能。

  以胡金秋目前出色的接球投中距离表现而言,他具备开发出更好接球投三分能力的潜力。事实上,胡金秋本赛季已经在尝试一些接球投三分了,但目前为止每36分钟只出手0.8次的频率根本不足以带来强大的牵制力。

  方法之二是,给李京龙增加出场时间。

  从履历看,李京龙是明显优于赵岩昊的射手,他还能够适应一些战术的需要自信开发一些三分球机会。坏消息则是,本赛的李京龙似乎是受到了一些伤病的影响,在小样本中的投射表现明显低于自己的水准。即便如此,李京龙也是广厦在加强外线投射能力时的最佳选择,尽管这会让球队牺牲一部分防守。

  在追分的必要的时候,李春江会显得更为激进:他会让胡金秋直接出任场上的5号位,并把一些侧翼体型的球员放在4号位上,以便于进一步拉开球场的空间,从而达到加强进攻的目的。

  然而,由于缺少一个内线体型的球员,广厦在护筐方面的劣势就会被进一步放大(外线球员在这方面的贡献还是不够);球队整体体型的下降,又会让球队在顶防低位、保护防守篮板球等方面存在天然的劣势(苏若禹平时就是广厦顶防低位的最佳选项);又因为李京龙在场,广厦这种阵容的外线单防和协防水准又会比平时差。

  因此,这种选择所带来的效果很有可能是:球队的进攻水准会有所上升,但防守水准也有明显的下降。

  总体而言,李春江在广厦队陷入了一种两难的境地。如果要把平时所推崇的防守做到极致,他就必须重用孙铭徽、刘铮、赵岩昊、胡金秋和苏若禹等人,但代价是牺牲球队的进攻;而一旦要加强进攻,他就必须在防守端有所舍弃——舍弃一部分的外线单防协防,甚至被迫缩小球队在场上的体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