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战术大师初长成,德甲教坛的纳格尔斯曼等待豪门召唤

由 务高林 发布于 体育

随着热刺近期战绩陷入低谷,穆里尼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赛季初率队登上联赛榜首时的意气风发已荡然无存。当狂人不得不承认“争四希望渺茫”的时候,关于热刺已开始筹划换帅的传闻便甚嚣尘上,来自RB莱比锡的朱利安-纳格尔斯曼成为了流言的风暴眼。未及而立便扬名德甲教坛,纳格尔斯曼多年一直是各路豪门换帅时重点考察的人选,这位性格少帅有着鲜明的建队风格和技战术理念,在诸多领域引领着新一轮的少帅风潮。


【少帅风暴不停歇,大明星开创新时代】

走得不是传统的“踢而优则教”的道路,强调思辨、科学运筹和前瞻性思维,擅长用整体思维构建战术体系,习惯于改造球员来满足既定阵型和打法的要求……穆里尼奥早年的成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为广大没有显赫职业球员背景但又对足球事业抱有一腔热血的年轻人树立了榜样,也为足球这项运动的科学化和系统化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穆里尼奥之后,来自葡萄牙的少帅变得炙手可热,但随着博阿斯、保罗-索萨、马尔科-席尔瓦、雅尔迪姆和鲁伊-维多利亚的式微,''大航海时代''声势渐弱。

以穆里尼奥蜚声海内为开端,欧洲足坛涌现出了大量擅长精研战术且具有开创性思维的新锐教头,他们大多在球员时代籍籍无名甚至从未踢过职业足球,这种风潮首先在葡萄牙和意大利兴起,随后波及到英格兰和德国。随着维拉斯-博阿斯、保罗-索萨、鲁伊-维多利亚和马尔科-席尔瓦等人的式微,前几年来势汹汹的葡萄牙少帅风潮有所回落,来自德国的新生代主帅开始成为镁光灯下的焦点。在克洛普和图赫尔之后,更年轻的纳格尔斯曼展现出了不可遏制的上升势头。


2018/19赛季,德甲的少帅风暴达到了顶峰,40岁以下的主帅多达6人,纳格尔斯曼被球迷成为''婴帅''。

纳格尔斯曼赶上德国足球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时代,由前足协主席马耶尔-沃菲尔德主导的年轻化改革成效显著,克林斯曼、勒夫和克洛普珠玉在前,各俱乐部敢于启用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在“50+1”政策的影响下,德甲球队普遍重视控制预算和投资,使用年轻教练成本和风险较低,以霍芬海姆和莱比锡RB为首的新兴势力需要开拓者来引领跨越式发展。一众与场上球员年龄相仿的少帅在德甲扎堆,纳格尔斯曼无疑是个中翘楚。

【玩转战术万花筒,纳帅展示学院派风范】

“穆里尼奥有着可以吸引你的特殊光环,我真的很想认识他,在霍芬海姆的时候,维泽曾叫我是‘小穆里尼奥’,这是肯定的意思,但是我认为我们的理念并不完全相同。”上赛季欧冠1/8决赛阶段,RB莱比锡对垒热刺,纳格尔斯曼在赛前接受采访时的发言耐人寻味。


出道时都是少帅群体的领路人,穆里尼奥感受到了“后浪”的冲击力。

穆里尼奥认为攻守转换阶段是决胜时刻(transition),“控球的一方会更紧张、更容易犯错”,所谓大巴战术一方面可以减少对手的得分机会,一方面可以更好地释放前场空间,创造更具效率和锐度的进攻。而在两回合对阵热刺的比赛中,纳格尔斯曼兑现了要成为“另一个穆里尼奥”的“诺言”,RB莱比锡展现出了强大的跑动能力和令人窒息的压迫效果,穆里尼奥的球队只能在被动防守中疲于奔命。注重展现自我,而不是如何限制对手,在不断“向前”的过程中保持冲击力和精确性,正是纳格尔斯曼足球哲学的精髓。

1.“暗黑”科技助力,“学霸”铁腕治军

作为魏斯魏勒学院的高材生,纳格尔斯曼从执教霍芬海姆梯队开始,就在全力推进现代科技成果在足球训练中的应用。来到了财大气粗的RB莱比锡后,纳格尔斯曼帮助东家建立了包括铁笼和螺旋球场、视频墙、专业无人机以及大数据分析系统在内的一整套训练设施,运用高精尖科技手段严格把控细节,以此帮助球员成长,建设富有辨识度且逻辑严密的战术体系。

训练质量突出,纳格尔斯曼的球队拥有强大的跑动和压迫能力,擅长在快速行进和对抗中处理球,连拜仁和利物浦也不得不退避三舍。

可以用“30%的时间关于战术制定,70%用于社交”来概括纳格尔斯曼的工作状态,他注重战术研究,但同样也会花大量时间用来进行球员的心理建设。霍芬海姆和RB莱比锡都是缺少顶尖球星、注重团队建设的球队,纳格尔斯曼选择与球员们共同成长,这是契合俱乐部经营策略的执教方式。


不过,就像总能引爆网络流量的穆里尼奥一样,纳格尔斯曼也是一位语出惊人的性格主帅。不同于很多过分照顾球员情绪的教练,纳格尔斯曼有着与其年龄不相称的老派铁帅作风。在执教霍芬海姆的最后一个赛季中,纳格尔斯曼公开批评球员的表现对不起高工资,并多次取消赛后第二天的休假,这让他在更衣室内遭到了孤立。


来到RB莱比锡之后,纳格尔斯曼也是数次在媒体面前痛批自家球员,有时甚至不得不“麻烦”对手的高管(例如瓦茨克)出面来平息事态。纳格尔斯曼的“易怒”表现并非无的放矢,而是在带领一个缺乏巨星的团队时所必要的领导手段,以跑动和压迫为基础的战术打法也离不开主帅的“鞭策”,这与穆里尼奥总是批评“后进生”来督促球员在比赛中不要犯错的道理是一样的。


2.阵型切换不拘一格,大胆试验不计后果

就像穆里尼奥一样,纳格尔斯曼也多次提出“阵型并不重要”的观点,他认为球员在场上的跑动以及赛中的即时变阵更为关键。自执教霍芬海姆以来,纳格尔斯曼几乎尝试过了所有当下常见的阵型,其中,他更为青睐以三中卫为基础的一系列架构。纳格尔斯曼认为三中卫体系能够带来更好的阵型层次,便于推动压迫和控球,能够容纳麾下众多可边可中的多面手球员。在执教霍芬海姆的第一个完整的赛季中(2016/17),纳格尔斯曼打造了一条由聚勒、鲁迪和瓦格纳组成的强势中轴,以此为基础玩转阵型魔术,临场变阵也是妙笔不断。


两回合对阵利物浦,霍芬海姆拥有更好的控球率,但在最后一传和门前一击环节的较为低效,最终遭到对手双杀,无缘2017/18赛季欧冠正赛。

在纳格尔斯曼执教霍芬海姆的最后一个赛季中,克拉马里奇曾公开质疑少帅频繁变阵的举动“搞乱了球队”。2017夏窗,霍芬海姆的中轴线被列强拆解,纳格尔斯曼起初继续坚持使用3511体系,在经历了欧冠资格赛失利和联赛开局不顺等打击后,被迫进行了幅度更大的阵型试验来寻求战术红利。吸取了前一段执教经历中的经验教训,纳格尔斯曼在来到RB莱比锡后一方面继续主打三中卫体系,另一方面也将哈森许特尔和兰尼克时代运转良好的4-2-2-2体系留作B计划。




纳格尔斯曼比较青睐三中卫体系,依靠边翼卫制造场地宽度,解决阵地战攻坚能力不足的问题。


在三中卫和四后卫之间转换,RB莱比锡的阵型运转非常灵活。

不同与现阶段大多数以依靠三中卫主打防守的球队,纳格尔斯曼打造的三中卫体系优先考虑的是如何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场地空间展开进攻,利用肋部纵深展开进攻的效果尤其出色,大量的向前传球尝试带来了高频度的攻防转换,为球迷们带来了极强的视觉冲击。


主打三中卫体系的同时,纳格尔斯曼并没有放弃哈森许特尔和兰尼克时代的442/4222阵型。

在进攻中减少横向传递,坚决地冒险打纵深,纳格尔斯曼的球队擅长“垂直打击”。

执教霍芬海姆后期,纳格尔斯曼逐渐意识到了依靠技术型“4号”球员掌控全局的局限性(鲁迪离队后),开始努力地将三中卫与442的精髓结合了起来,转而依靠锋卫连线来重塑进攻。上赛季,德姆和维尔纳相继离队,RB莱比锡经历了一些动荡,纳格尔斯曼付出了联赛成绩的代价,帮助RB莱比锡完成了风格的转型,换来了欧冠淘汰赛阶段的爆发。


对阵利物浦,纳格尔斯曼摆出无锋阵,一度在场上占据主动。

3.把握时代脉搏,用兵以人为本

穆里尼奥与纳格尔斯曼的战术理念有明显的差异,但对于居于阵型两端的基石型球员(中锋&中卫)的依赖性是相似的。在热刺与RB莱比锡的交锋中,凯恩的伤停导致热刺在承压时无法打出反击,而纳格尔斯曼的球队则依靠波尔森的支点作用打开了胜利之门;面对拥有迭戈-科斯塔和马科斯-略伦特的马德里竞技时,乌帕梅卡诺的杰出表现不禁让世人忆起了古典德式自由人的风采。优秀的中锋和中卫撑起体系,赋予了纳格尔斯曼很大的容错空间,这让他可以进行疯狂的后腰和边翼卫试验。



波尔森在反压迫(进攻推进)阶段发挥着关键作用。

波尔森是阵地战中的枢纽。

维尔纳离队后,RB莱比锡的得分能力明显下降,本季联赛场均进球数比上赛季少了近1球。波尔森能够为队友铺路搭桥,但其身后没有可靠的得分点来收割中锋战术的红利,恩昆库和奥尔莫等人的输出能力都很有限。纳格尔斯曼将安赫利尼奥推向“边锋”位置,通过加强右路进攻的方式释放左路的空间。在已经结束的比赛中,安赫利尼奥录得双线28场7球的成绩单,成为队内头号射手,西班牙人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了对纳格尔斯曼执教能力的认可。


对安赫利尼奥的提携体现了纳格尔斯曼“以人为本”的育才思路,即帮助球员在场上完成独立思考,不让他们受到既定职责和任务的束缚,突出关键球员的战术价值。在执教霍芬海姆期间,纳格尔斯曼帮助鲁迪、聚勒和瓦格纳等人实现了豪门之梦,也让德米尔拜和克拉马里奇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来到RB莱比锡之后,纳格尔斯曼将乌帕梅卡诺培养为顶级中卫,帮助坎普尔恢复了状态,将一众单兵实力并不突出的球员捏合为战斗力很强的整体,完美地迎合了俱乐部外向型发展战略的要求。


锋线效率不高,压力便倒灌到防线身上,纳格尔斯曼将一众实力一般的球员捏合为不错的整体,面对巴黎和利物浦的失利暴露了球队的上限。

【总结】

在纳格尔斯曼任内,RB莱比锡的表现令人想起了当年连庄德甲时期的多特蒙德。保有传统德式重金属风格的同时,RB莱比锡在阵型演绎和人员组合方面更为灵活,有效地结合了控球战术和压迫式打法的优点,纳格尔斯曼为这支球队打上了富有时代气息的烙印。


不过,RB莱比锡过于天马行空的比赛方式也蕴藏着巨大的隐患,当锋线无法将优势转化为得分时,并不稳固的后场就要承受倒灌而来的压力。连续两个赛季在欧冠中不敌拥有明星锋线组合的球队(巴黎&利物浦),在联赛与拜仁的竞争中始终差了一口气,这些都不是偶然,RB莱比锡已经触碰到了自身实力的天花板。在现有的经营模式下要改变这种处境是非常困难的,这或许就是已跃升至一线名帅序列的纳格尔斯曼萌生去意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