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云采访是啥感觉?哦,原来不用刻意大声说话
4月6日,刚刚完成冰上舞蹈韵律舞的比赛,王子璇和费文润穿过首都体育馆长长的走廊,来到了混合采访区。但是这次的混采区和他们以前经历过的完全不一样,没有云集的记者,只有两套已经早早就等着他们的云转播设备。
原来,跟以往不同,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本次在首都体育馆进行的“相约北京”冰上项目测试活动采用了“云采访”模式。利用最新的科技,把运动员和媒体记者“隔空”连接起来。云采访既确保了安全,也丝毫不影响选手和记者的沟通。
充满高科技的“云采访”
在志愿者的引导下,王子璇和费文润来到了距离混合区大门最近的摄像机前站好。而在墙的另一侧,记者们已经来到了提问的话筒前,向他们问出了第一个问题,“觉得首体的冰面如何?和以前训练时比,差别在哪里?”
“这次是给2022年冬奥会做测试,混合区的采访是结合当前的疫情形势,以非接触的远程采访的形式,利用屏幕和5G技术,让运动员和媒体不互相接触但也可以现场交流,这样既确保安全,对防疫也是很好的保障。”首体新闻运行经理刘慧颖说。
据场馆负责云转播技术的工作人员介绍,这种“云混采”,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因为涉及到海量的数据上传和下载。但在5G技术开始普及的今天,这些都成了5G的新应用场景,“远程无人混合采访包含现场混采区的运动员端,云转播平台和远端记者3个部分。利用5G网络的高速率、低延时等特点,通过摄像机和显示屏等视频采集设备和展示屏幕,保证运动员和记者之间的采访实时传输。”
就这样,通过云端平台,虽然运动员与记者被一面墙完全隔断,但通过视频设备,双方就可以实时沟通,顺利完成混合采访区的采访流程。
感觉特别酷
第一次来到首体为冬奥会打造的冰面上滑冰,第一次接受“云采访”,对于来到首体参加“相约北京”冰上项目测试活动的运动员们来说,是“很酷”的体验。
“觉得特别开心,这里的场地冰特别好,体育馆也特别大,灯光的氛围和音响也很厉害。总之,简直是太酷了。”费文润笑着说。而王子璇挠挠头:“确实哪里都特别好,只是因为太好了,所有有点儿紧张。开始试冰的时候出现了几次失误,所以正式比赛的时候状态不是特别好。下次必须更努力,才对得起这么酷的场地。”
“不愧是奥运的冰!”在三组参加测试的选手中拿到最高分的卢妤和张陈航来到混采区,直接就夸上了首体的冰。“我们组合是2018年从拉丁舞转到冰舞项目的。当时在首体训练馆练过,但是从没有在比赛馆上过冰,这次特别期待。”张陈航说,“我觉得这里比别的场馆暖和很多,冰面也更平,不愧是冬奥会场馆。”
王丽纯和沈鸿飞是第三组来到混采区的选手,除了称赞了首体的冰,他们也特别提到了“云采访”。“觉得这种方式很新鲜,没想到我们可以在这边对着摄像机进行实时采访。进来的时候第一个念头就是,我是不是应该大点儿声说话,万一隔壁的记者听不到怎么办?结果发现原来即使是小声说,对面也能听得一清二楚。”
两天里反复改进
在三组选手全部结束了混合采访后,为期两天的首体“云采访”测试也告一段落。但对于整个工作团队来说,接下来才是重头戏。“就是想通过这样的测试发现问题,因为只有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才能确保到了冬奥会的时候媒体运行不出错。”刘慧颖说。
确实,对于“云采访”这种新模式,无论是组委工作人员、还是运动员和记者,在技术环节和交流效率方面,都经历了一个调试磨合的过程。4月5日,首体在上下午进行了两次“云采访”测试后,真的发现了一些问题。
第一是根据混合区的布置,由于同时有两组采访并行,两组采访会互有干扰;第二是麦克风的声音不收声,导致现场采访时声音忽大忽小。针对这两个问题,工作团体紧急制定应对措施。6日一大早,大家就赶到混采区,用了几个小时的时间重新布置了两套云转播设备,同时将麦克风更换为“指向性”的,便于收声。临近中午,眼看着混采即将开始,工作人员又进行了几次模拟,在确定没问题后,大家才松了口气。
但随着6日第三次混采测试的结束,新的问题又冒了出来。“首先是我们发现远程采访会有零点几秒的延迟,运动员和媒体都还不是很适应,不如面对面交流顺畅,这方面未来我们会加以改进。”刘慧颖说,“其次,就是在受访运动员的安排上也需要更细化。因为不同项目需要接受采访的运动员人数不同。像速滑接力、花滑个人、花滑双人,到时候来到混采区的运动员人数随时都有变化,如何更好、更有效地安排他们接受采访,是我们下一步需要进行改进优化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