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 | 黄亚玲:奥运会为何是多元文化交融互鉴典范?
(东西问)黄亚玲:奥运会为何是多元文化交融互鉴典范?
中新社北京8月22日电 题:黄亚玲:奥运会为何是多元文化交融互鉴典范?
中新社记者 魏寒冰
黄亚玲。本人供图
随着奥运圣火缓缓熄灭,2020东京奥运会8月8日落幕。16天里,没有人头攒动,没有如雷掌声,但约1.1万名运动员一起拼搏、交流,为世人留下了许许多多难忘的瞬间。
受新冠疫情影响,东京奥运会延期一年举办,尽管历经曲折艰辛,但依旧彰显“团结底色”。五环旗下,奥运超越国别、肤色、语言、宗教等界限,再次将运动员、全世界紧紧联结在一起,这是人类对友谊、团结、和平的诠释,更是多元文化交融的成功典范。
资料图:8月8日,第3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式在日本东京举行。图为闭幕式现场。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在奥林匹克运动中,多元文化如何交融互鉴?中国文化与奥运精神有何共通之处?如何警惕奥运会沦为政治操弄的工具?北京体育大学教授黄亚玲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作出深度解读。
文化交融: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奥运会起源于西方,但在发展过程中最大化地体现了世界体育文化多样性。奥林匹克运动演进发展的过程,也可看作是不同文化交融互鉴的过程。”黄亚玲指出,现代奥运会兴起于欧洲,此后在全球范围内发展和壮大。奥运会参赛国家和地区从首届的13个到本届205个,国际奥委会会员比联合国会员国还要多,成为世界上最庞大的国际组织。
回溯历史,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正是在对不同文化的包容与接纳中汲取力量,迸发活力。黄亚玲介绍,从公元前776年至公元393年,每4年在古希腊举办一届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奠定了竞技体育的基础。近代以来,英国的户外运动,瑞典和德国的体操,美国的篮球、排球运动逐渐发展起来,但都在不同国家开展。而现代奥运会首次把不同国家的体育形式做了系统的梳理。
1896年在希腊雅典举办的首届奥运会设置了田径、游泳、举重、射击、自行车、古典式摔跤、体操、击剑和网球9个大项43个小项,这些项目在当时的欧洲比较流行。之后每一届奥运会,都会新增几个项目。1964年,日本举办奥运会时把柔道列为奥运正式比赛项目。1988年,韩国推出跆拳道作为考察项目,后于2000年悉尼奥运会列入正式项目。2008年北京奥运会,武术作为文化教育项目出现于奥运赛场,加速其国际推广的进程。
“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在黄亚玲看来,各民族传统项目也应纳入奥运体系。“如今,各国都在挖掘本国的传统项目,试图融入奥运。一来增加奥运会的观赏价值和吸引力,二来这也是传承民族运动的重要途径。比如,中国龙舟表演于8月5日和7日在日本海之森水上竞技场进行。龙舟是中国一项传统水上运动,我们正在全力推动龙舟入奥,希望通过努力早日让龙舟进入奥林匹克大家庭。”黄亚玲说。
“除运动项目设置外,在奥运会口号、会徽、吉祥物、奥运火炬、比赛场馆设计与建设、运动员服装等方面均留下大量宝贵的奥林匹克文化遗产,也是多元文化交融的证明。”黄亚玲说。中国队服装展现“中国红”“中国龙”,美国队在服装中加入科技元素,欧洲偏向复古风……2020东京奥运会开幕式上,运动员入场礼服颇为吸睛,体现出不同国家、民族的特点,是奥运赛场多元文化的缩影。
资料图:7月23日,第3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日本东京新国立竞技场举行。图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入场。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1892年,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顾拜旦提出:“奥运应该向一切国家、一切地区和一切民族开放。”黄亚玲表示,顾拜旦的倡议,使现代奥运会从一开始便打破民族和国家的界限,具有鲜明的国际性。
黄亚玲强调,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带来不同文化交流互鉴。一开始,奥林匹克运动体现浓重的西方文化色彩。但随着奥运会在全球的开展和奥林匹克精神的普及,“奥运会已成为各国文明与文化集萃、对话与交往的论坛,成为全球文化多样性与差异性互补共存的平台,尤其是成为东西方文明交融与互动的平台。”
更团结:为人类克服危难增添勇气和力量
2021年3月,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建议在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后面加入“更团结”,这一建议在国际奥委会第138次全会表决通过。“更团结”一词超越国别、种族与意识形态分歧,在当前世界更具意义。
黄亚玲表示,“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是在世界政治与意识形态割裂、新冠疫情蔓延背景下增加的新格言。在经历一年半的新冠疫情后,“团结”已成为全人类走出危机的重要力量。东京奥运会的举办,体现了国际大家庭和各国运动员携手应对挑战的勇气和自信。疫情、气候等都是人类需共同面对的问题,单靠“个体”已无法解决挑战,人类文明要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各国就必须学会“更团结”。
资料图:7月23日,第3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日本东京新国立竞技场举行。图为开幕式现场表演。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
作为奥林匹克大家庭中的一员,中国对“更团结”一词并不陌生。黄亚玲说,中国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所追求的和平、和谐、自强不息、公平竞争有显著的共同点。奥林匹克格言“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如果说前三个词更多的是在讲求个人的公平竞争、自强不息等品质,那么“更团结”则与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集体力量及当前所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谋而合。
黄亚玲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谦逊、包容精神以及责任感亦在传承奥运精神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从“乒乓外交”到即将到来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从参与国际赛事再到承办奥运会,体现了中国对外来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在有人试图把世界政治与意识形态割裂的情况下,中国积极筹办冬奥会,力求通过冬奥会增进世界各国民众之间的互相理解、友谊和团结,这将在传承奥运精神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资料图:8月5日,北京市西五环晋元桥东北角匝道处矗立着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雕塑。 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政治操弄:严重伤害运动员利益和民众感情
虽然奥运会成立的初衷是在政治以外促进世界和平与团结,但历史上也曾出现过抵制奥运会、严重伤害运动员利益和举办地民众感情的事件。国际社会越来越多地反对将奥运会作为政治操弄的工具,那么应如何看待奥林匹克中的体育与政治?
黄亚玲认为,客观来讲,奥林匹克运动中的体育与政治密不可分,当前最应该做的是把握一个准确的“度”,保证奥林匹克运动不被过度政治化操弄。
黄亚玲指出,不可否认,任何社会活动的发生、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都与政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两者更无法分割。因此,政治也必然对体育产生影响。从正面看,奥林匹克与政治相结合,在追求公平与正义、反对霸权、促进各民族间平等、反对种族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人类进步、激励人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冷战期间,苏联和美国两大阵营相互抵制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虽然对世界政治格局并无多大影响,但却牺牲了运动员利益,伤害了奥林匹克精神。黄亚玲指出,利用奥林匹克的大舞台宣扬政治诉求,是某些国家和政客的手段。最近一些人动辄扬言抵制北京冬奥会,把奥运会作为政治工具,这严重偏离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初衷和奥林匹克的精神,值得国际社会警惕。
“肆虐的新冠疫情会给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带来一定困难,但中国具有举办国际大型赛事的大量经验,也有良好的防疫措施,具备办好赛事的硬实力。奥运会是汇聚全世界的和平竞争的大会,也是多元文化交流的盛典,不应受到政治因素的干扰。”黄亚玲表示。(完)
黄亚玲,女,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体育大学奥林匹克教研室(体育人文社会学)主任;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社会科学分会常委兼秘书长;北京市决策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休闲标准委员会委员;中国体育史分会常委;北京市民盟奥林匹克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