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臂铁人王家超:成为“地标”,更想成为孩子们的“大树”
东京残奥会铁人三项男子PTS4级比赛
中国选手王家超获得第四名
虽然无缘领奖台
但他已经创造了历史
作为中国首位参加
残奥会铁人三项的运动员
他为后来者树立了“地标”
王家超(中)在残奥会比赛中
这位皮肤黝黑的独臂“铁人”
在比赛后忍不住掩面落泪
泪水中交织着激动和遗憾
也浓缩着他拼搏的人生
5岁那年的一场意外
王家超失去了左臂
但他用一只胳膊
在小河中学会了游泳
10岁时他入选云南省残疾人游泳队
13岁进入国家集训队
他的青春大多是在赛场度过的
童年的王家超
这是他第一次参加残奥会铁人三项
但并不是他第一次站在奥运赛场上
2004年至2012年
他3次参加残奥会游泳比赛
获得1金4银1铜
2015年从云南省残联游泳队退役后
他难以割舍对竞技体育的爱
决定开始练习铁人三项
希望通过这个项目再次进军残奥会
伦敦残奥会上的王家超
从游泳运动员转型而来
一开始他有些迷茫
不知道要如何系统训练
每天骑自行车通勤
外加跑步6公里
这就是他的训练内容
由于国内残疾人铁人三项比赛较少
他常常会和健全人同场竞技
比赛成绩也不逊色于其他人
赢得了对手的赞叹和敬佩
天道酬勤
凭借着极度自律和高强度训练
他的世界排名冲到第三位
成为中国残疾人运动员的骄傲
王家超在铁人三项比赛中
备战东京奥运会
王家超憋着一口气
他平均每周训练22个小时
教练不在国内
他需要把运动记录上传到平台上
有时,他会不记录运动数据
给自己偷偷“加练”
每天早上5点起床
保证上午有完整两小时的训练
是他为自己定下的一条铁律
“如果你不主导生活,
就会被生活牵着鼻子走。”
他这样解释“自律”的意义
成为强者的路上
也有意外敲打着他
2019年在泰国训练时
王家超肩膀严重摔伤
处在备战残奥会的关键时期
退缩的念头一闪而过
但是想想自己吃过的苦
这个念头很快被他掐断
“现在放弃不是体育人该有的样子。”
对体育的热爱支撑着他走了过来
“铁人三项是平衡我生活的粘合剂。”
东京奥运会延期的消息传来
抓紧时间康复
梦想就在眼前,必须咬牙坚持
残奥会铁人三项由750米游泳
20公里自行车和5公里跑步组成
尽管每一段都只有奥运会赛程的一半
但对残疾人运动员来说
这依然是一项勇敢者的挑战
没有惊人的毅力、强大的信念和充沛的体能
很难在激烈的竞逐中争得一席之地
王家超(右二)在东京残奥会比赛前准备入水
比赛当天
他凌晨两点多就起床赶往赛场
赛时东京的气温已近30度
不同赛项转换时的移动、换装
给肢体残疾的运动员增加了考验
从泳池到自行车赛道再到跑道
他一路坚持下来了
最终获得第四名的成绩
王家超在残奥会铁人三项比赛中
体育不仅带给他强健的身体
也给了他不断突破自我的机会
夺取奖牌证明了他是体育的强者
而他希望成为一个更立体全面的人
他不断学习、充实自我
2006年底他开始自学英语
北京残奥会时
只会说“你好”和“再见”
但他大胆张口
想和每一个接触到的人分享见闻
4年后的伦敦奥运会
他已经凭借一口流利的英语
成为队友们的移动“翻译机”
2011年
他又考入云南师范大学
继续用文化知识丰盈自己的精神世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他经历了天南地北的比赛
触摸过不同城市的文化脉络
他去过数十个国家
在葡萄牙的美丽小岛上骑过车
在加拿大的淡水湖里游过泳
见过不同地方的风景
他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也逐渐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感悟世界的过程中
他享受着体育带给他的快乐
体育成为他和世界对话的媒介
让他认识了同样渴望挑战自我的人
正如王家超所说
他们会互相激励
“一起去创造更多人生奇迹。”
奥运会选出了人类巅峰的身体
但残奥会决出了人类巅峰的灵魂
本届残奥会已经在他的日记里
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新的故事也正写下开头:
继续学习、充实自我
继续自己的职业生涯
推广残疾人铁人三项运动……
王家超在残奥会铁人三项比赛中
他还有一个心愿
挖掘孩子们的体育特长
普及青少年体育教育
不论是游泳、跑步还是自行车
他想在孩子们的心里种下体育的种子
“希望我能成为为他们遮风挡雨的大树,
看着孩子们茁壮成长。”
祝福家超!
期待残疾人体育绿树成荫!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哨声体育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