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與朱棣之間是什麼關係
朱元璋是明朝的開國皇帝。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子,是明朝的第三個皇帝。而朱棣的皇位,是他掀起“靖難之役”,推翻侄子建文帝的政權所獲得的,不是繼承朱元璋的皇位。
朱棣朱元璋像
他們這對父子的關係十分微妙。在《奉天靖難記》中記載到“太祖高皇帝、孝慈高皇后心異之,獨鍾愛焉”,並謂“一日安國家,必燕王也”。意思就是説,朱元璋在位時,特別欣賞兒子朱棣,並認為他日必定會讓他繼承自己的皇位。朱元璋其他的幾個兒子流氓氣重,在封國內成天飲酒作樂,沉迷女色。唯獨朱棣勤政務實,深得民心。朱元璋看朱棣,就像看到了從前的自己。朱棣繼承了他父親朱元璋的氣魄、膽識與性格。不得不説,他具備了成為一國之君的稟賦。但是,事實卻並非如此,朱元璋讓他的皇太孫朱允炆繼承了帝位。
也許是考慮到嫡長子繼承製的原因,朱元璋的嫡長子朱標早逝,所以他將皇位給了朱標的兒子朱允炆。《明史》裏記載,朱允炆“性至孝”,孝順聰明,從小受到儒家教育,書生氣十足。朱棣則是有勇有謀,好戰。孰優孰劣,誰更適合繼承皇位,也難下定論。
但是,歷史長河奔流不止,真相被歲月漸漸模糊。但是鳥飛留影,水過留痕。後人認為,朱元璋並非器重朱棣,而是朱棣下令讓明初官修史書,將他的皇位合理化。在《明太祖欽錄》中收錄了這樣一句話“説與晉王知道,教陳用、張傑、莊德預先選下好人好嗎,堤備臨陣時,領着在燕王右裏行”。由此可見,朱元璋對企圖心重的朱棣是有所提防的,更是擔心朱棣會對皇太孫朱允炆的繼位形成巨大威脅。
但是,重重迷霧之後的真相究竟如何,我們也不能妄下斷言。所謂“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朱元璋與朱棣父子倆的親情紐帶不會斷。他們都為明朝的繁榮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明成祖朱棣的皇后是誰
朱棣是明朝一代明君,他的豐功偉績其實不僅是他一個人的功勞,這也有其妻子仁孝徐皇后的一份功勞。明成祖仁孝徐皇后從小就喜愛讀書,賢良淑德,長相俊麗。當時仁孝徐皇后的父親是中山王,與朱棣其父朱元璋交情甚好。朱元璋看中了其女兒,便向徐皇后父親提出想讓其女兒嫁給朱棣,其父也立即叩頭謝恩。
仁孝徐皇后畫像
徐皇后與朱棣成婚之後,兩個人情投意合,徐皇后當時被冊封為燕王妃子。由於徐皇后生性聰明賢惠,也深得高皇后的喜愛。當時朱棣一直駐紮藩國,當時徐皇后也隨之前往藩國。徐皇后在藩國與朱棣同甘共苦,平日生活當中也是粗茶淡飯、勤儉節約,是個非常好的賢內助。
雖然朱元璋深知朱棣在眾皇子當中有勇有謀,才華橫溢,但是最終的皇位還是傳給了孫子朱允炆。直到後面的朱棣與侄子在靖難之役起兵勝利之後才正式登上皇位。靖難之役當時朱棣的兒子朱高熾一直駐守北平,他善於行政管理,對於軍事部署很大程度上得力於母親徐皇后指點。當時李景隆強力攻城,城中將士不足,徐皇后鼓勵百姓守城才保住了北平。
朱棣在位時期,徐皇后不僅把後宮管理得井井有條,在管理朝政方面也能給明成祖一定的幫助。朱棣剛登位之時,國家戰爭一直不斷,徐皇后便時常在朱棣明成祖耳邊提醒他要以民為本,要讓百姓安居樂業休養生息。對於徐皇后的善言,朱棣也都是非常採納的。
徐皇后一直深受明成祖的寵愛,但是她從不亂用私權,對於家人也是一視同仁。明成祖有意提拔其弟弟,但是徐皇后確表示不同意,不過明成祖還是加封了他。但是對於徐皇后她並沒有感激之意,可以説是一個公私分明的好皇后。
明成祖朱棣功過是怎麼樣的
朱棣明成祖是也,有明第三位皇帝。從其發動靖難之役奪取帝位到駕崩一共當了22年皇帝,年號永樂,因此也被後世稱為永樂大帝。其轟轟烈烈的一生留下了太多的是非功過。
朱棣像
有人説朱棣是個大流氓,既然有這個説法那麼就説明朱棣生前所做的事肯定是讓後人不齒的。本文就挑那麼一二件事給大家説道説道。
大家都知道中國歷史上有誅九族的罪名,不過自從朱棣過後便有了“誅十族”的新玩法。這還要從一個叫方孝孺的人説起。方孝孺是建文帝的謀臣,也是當時的大學問家。按照正常情況知識分子都很倔,當朱棣奪取帝位後要這位大學問家起草即位詔書。方孝孺不僅不寫,而且還在金殿上大哭大鬧,這讓朱棣好沒面子,惹惱了朱棣,要誅他九族,方孝孺以讀書人的氣節説誅我十族我也不寫,一臣不侍二主。就這樣方孝孺的親戚朋友也跟着遭到殺身之禍。“誅十族”的説頭也就是從這開始的。
話説朱棣當了22年的皇帝壞事幹了不少,但也做了不少充滿正能量的事。比如説遷都北京,做皇帝之前他就在北京這個地方當燕王。為了穩定大明的北部邊境,朱棣出於邊境壓力考慮遷都北京,並且五次北征,最後連自己也死在了北征的路上。還營建了世界上最大的宮殿——紫禁城。這個紫禁城的在今天的意義想必就不用贅述了。再有就是在朱棣在即位的第一年就命解縉等人編纂了《永樂大典》。這在文化史上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壯舉。
朱棣作為一代帝王,雖然距離現在已經有好幾個世紀了,但是對於今天的我們在玩味歷史的同時,還要汲取他的智慧,這樣才能不停留在表面的功過是非問題上爭論不休。
揭秘朱棣如何變為了明成祖
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但是朱元璋真正傳位的本不是朱棣,而是他的孫子朱允炆。但是朱允炆真正在位時間確並不長,很快他就下位了,而後面繼承皇位的是他的四叔朱棣。朱棣是明朝第三代皇帝,在位時間也非常長,他擅長布兵打仗,有勇有謀,是一位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但是朱棣終究是怎樣登上皇位成為明成祖,裏面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呢?
朱棣畫像
史書記載朱棣繼承皇位,是他宣起靖難之旗勝利之後正式改年號登基上位的。靖難之旗使朱棣踏上了一條不能回頭的路,但是他始終不承認自己是謀權奪位。當時形勢非常緊急,表面上看朱棣是完全沒有勝算的機會的。
靖難之役當時的京城都被朝廷的重兵把守,而朱棣手上的兵力還不到一千人,如果此時朱棣以武力與之對抗簡直是以卵擊石。當時的朱棣沉着冷靜,運籌帷幄,他在布兵打仗方面的才能完全不亞於其父朱元璋之下。當時府外由允炆帝派兩名大將把守,而朱棣巧用施計把兩名帶兵將領斬殺。門外可以説是一片混亂,朱棣起兵反攻,第二天京城大軍都紛紛投降。
當時京城雖然朱棣大獲全勝,靖難之旗可以説是打得非常漂亮,但是他與朝廷的力量終究是懸殊很大。當時的朱允炆才是明朝名正言順的正統天子,他能號令天下所有文人武士,而當時的朱棣手上僅有不到一千人!但是年棣卻異常的冷靜,他精心謀劃,信心十足。
後來在朱棣的精心佈局之下,均一一攻破朝廷守城,城內兵器糧食均被朱棣所獲。論軍事才華朱棣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將領,而朱允炆在文韜武略方面雖有成就,但是在軍事謀權失計打仗方面確遠不及朱棣。況且當時朝中能人武士曾被朱元璋大力打壓維權,不同程度上也出現了朝上無人的景象。靖難之役朱棣大獲全勝,最終稱帝明為明成祖。
朱棣為什麼要殺方孝孺十族
朱棣是明朝一代明君,但是再好的皇帝也都有他不為人知的一面。可能很多人知道朱棣的皇位並非是其父親朱元璋傳位於他,而是通過他自己的能力得來的。朱棣雖然在位期間是一個憂國憂民的好皇帝,但是每個人都會做錯事,作為明朝一代明君的朱棣也做過一些錯事以至於扼殺過很多人。
方孝孺的石像
方孝孺是朱棣前任皇帝建文帝的一個心腹大臣,他曾經誓死追隨建文帝,對建文帝可以説是忠心不二。同時方孝孺是當時明朝的一位學識淵博的學子,是一個非常有能力的文官。後來建文帝落敗之後,方孝孺身穿喪服每日為建文帝守喪。明成祖朱棣知道其文才,本想招見他重用,想他為其寫即為詔書。
方孝孺誓死為建文帝的忠心也曾一度打動過明成祖,但是方孝孺確始終沒有聽命於明成祖。甚至方孝孺對明成祖在宮殿之上斥責明成祖奪取皇位之意,既然建文帝死了那麼皇位應當由其兒子繼承!這些言語一而再再而三的惹怒明成祖,並始終不肯為朱棣書寫登基招書。
明成祖朱棣惱羞成怒之下對方孝孺實行了嚴重的酷刑,並抓捕方孝孺的親人及門弟實施行刑!但是這些最終都沒有讓方孝孺向他低頭,可以説當時的方孝孺確實是一個對建文帝非常效忠的臣子。
後來明成祖朱棣看到方孝孺對建文帝的忠心是沒辦法改變了,他才對他徹底的死心,且對方孝孺也痛下了殺手!當時不僅方孝孺死於非命,連同方孝孺的家人朋友等都一併受到了株連一一被處死!方孝孺在當時就是一個典型的文弱書生,面對朱棣的酷刑確始終效忠於建文帝沒有絲毫動搖,着實感動人心。
朱棣和朱允炆的關係如何
1398年,朱允炆繼承了他爺爺朱元璋的皇位,史稱建文帝。史書對朱允炆有這樣的評價“惠帝天資仁厚。踐阼之初,親賢好學,召用方孝孺等。典章制度,鋭意復古。”朱允炆從小受儒家思想的教育,温文爾雅,温和順從。因為朱元璋的嫡長子朱標已逝,嫡長孫又早夭,乖巧的朱允炆作為嫡長子次孫,受到了朱元璋的青睞。但是身為一國之君,他缺乏了自信、堅毅的性格。
朱棣起兵奪皇位
在登基後,朱允炆為了鞏固皇權和加強中央集權,大刀闊斧地實施“削藩”政策。他的叔叔燕王朱棣在封地內深得民心,勢力強大,對他的皇位造成了巨大威脅。因此,朱允炆與親信大臣密謀逮捕朱棣。朱棣雷厲風行,有勇有謀,像他的父親朱元璋一樣,有着過人的膽識與氣魄,怎麼能忍受自己侄子如此的做法。朱棣趁勢,以八百騎兵舉事,發動“靖難之役”,於1402年佔領金陵,推倒朱允炆,登上了皇位。江山易主,朱棣成為了明朝的第三位皇帝。與毫無治國經驗的朱允炆相比,朱棣更具備了成為帝君的才能。在長達22年的在位期間,朱元璋支持鄭和下西洋,抵禦外患入侵,鞏固領土版權,組織編纂《永樂大典》,為明朝的繁榮昌盛做出了巨大貢獻。
在平常百姓家,朱棣與朱允炆只是叔侄關係。但是,生於帝王之家,他們被賦予了更多的期待。“家天下”的環境中,朱元璋的子孫們摩拳擦掌,對皇位虎視眈眈,渴望成為一家之長,一國之君。在這場鬥爭中,朱允炆不幸地扮演了犧牲者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