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友諒墓
陳友諒墓位於武漢蛇山引橋的南面,呈坐北朝南的方向。
陳友諒墓
陳友諒是元末年間大漢政權的建立者。陳友諒曾經參加紅巾軍,因為屢立戰功得到了賞識,隨之,陳友諒有了自己的軍隊,漸漸地,陳友諒有了野心,他在紅巾軍中製造內亂以此瓦解了紅巾軍實力,先後殺掉了徐壽輝等人。1360年,陳友諒自己稱為皇帝,年號為大漢,隨後,陳友諒一方面進行抗元戰爭,一面和朱元璋軍隊做抵抗。1363年,朱元璋和陳友諒在鄱陽湖開戰,陳友諒在這次戰爭中戰亡。陳友諒去世後,部下將陳友諒的屍體運回武昌,葬於武漢蛇山引橋的南面。
陳友諒的墓建造相當不錯,立的有石牌坊,石牌坊上寫着:江漢先英四個大字,背後寫有三楚雄風四個大字。在陳友諒墓前會有16級台階,通過台階而上,就可以看見陳友諒圓形的墓。陳友諒的墓呈圓形,並且是紅色。墓前有2米的墓碑,墓碑上寫着“大漢陳友諒墓”六個大字,顯得格外壯觀。
1908年,有人在武漢偶然發現了陳友諒的墓地。1911年,辛亥革命勝利後,相關單位對陳友諒的墓進行了整修,整修工程第二年才結束。到了1956年,武漢市政府再度對陳友諒的墓園進行修葺。文革年間,陳友諒墓損毀嚴重,文革結束後,在1981年,湖北省相關部門對陳友諒墓進行了較大規模的整修,將陳友諒的生平紀事刻了碑文記載。陳友諒墓成為了武漢市的文物景觀,也是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張士誠 陳友諒
張士誠和陳友諒都是元朝末年的割據力量,最後都被朱元璋所殺。張士誠和陳友諒在一些地方都極其相似。
張士誠雕塑
倆人都出生貧寒。張士誠家庭非常貧困,從張士誠懂事開始,就為家裏的生計所奔波。當時,元朝統治十分黑暗腐敗,百姓的生活自然非常貧困。張士誠一家每年依靠鹽業為生,政府為了軍費和其它支出,不斷抬高食鹽的價格,加上每年夏季時,海水倒灌,張士誠家的土地變成鹽鹼地,百姓生活十分艱苦。後來,張士誠為了生計決定走私販鹽。陳友諒出生在一個漁人家庭,家境也不寬裕,陳友諒想要幹出一番事業,便投靠了紅巾軍。
張士誠受到百姓的擁護成為首領,進行起義活動;陳友諒依靠奪取他人的軍事力量擴充自己的兵力。
隨着元朝政府十分腐敗,社會被劃分了很多割據勢力。隨着各地百姓的響應,張士誠軍力大大增加,元朝忌憚他的勢力,便對他招安,張士誠歸順元朝後,自立為王。並且過着奢靡的生活,在此期間張士誠和他的兄弟們大量斂財,並且天天沉醉於聲色犬馬中。陳友諒在建立大漢政權後,也過上可驕奢淫逸的生活,他派人打造了很多貴重的物件,花費了很多物力人力和財力。
倆人的命運也很相似,前期朱元璋忌憚他們的勢力,並寫了一封友好的書信勸告大家和平相處,但是倆人都不重視。後來,朱元璋的勢力越來越強大,先後滅掉了張士誠和陳友諒。
陳友諒起義
陳友諒是元代著名人士,他是農民起義的首領,也是陳漢政權的建立者。他和朱元璋在爭奪政權中,花費了數十年時間,最終敗於朱元璋。
陳友諒劇照
陳友諒出生在一個漁民之家,當地有一位風水大師拜訪了陳友諒,大師對陳友諒説,那是一塊風水寶地,陳友諒以後必定會大有作為,甚至可能成為天子。後來陳友諒在縣衙做小吏,對此陳友諒並不滿足現狀,他認為自己將來必有一番大的作為。1355年,倪文俊攻破了沔陽,陳友諒加入了紅巾軍,參加起義活動。隨後,陳友諒因立功,升為元帥一職。1357年,倪文俊和徐壽輝發生了內亂,倪文俊沒有殺掉徐壽輝,他擔心徐壽輝前來抱負,便逃到黃州,投靠了陳友諒。陳友諒不久之後,便殺了倪文俊,將倪文俊的軍隊進行了兼併,擴充自己的軍事實力。
隨後,陳友諒打算自己稱帝,但是恐于徐壽輝的軍事實力,遲遲不敢行動。一次,陳友諒攻佔了龍江,徐壽輝提議遷都到龍興,陳友諒否決了徐壽輝。徐壽輝帶兵從漢陽出發,準備在江州暫時駐紮。江州恰好是陳友諒管轄的地方,他知道這是一個絕佳消滅徐壽輝的機會,於是下令士兵在城內城外進行埋伏,徐壽輝一旦進城就要關閉城門,把徐壽輝和部下全部消滅,後來陳友諒把江州作為都城,要挾徐壽輝在此入住。1360年,陳友諒殺死了徐壽輝,吞併了徐壽輝軍隊,自己稱帝,改國號為大汗。在他即位之時,各位臣子們都站在沙岸上向陳友諒恭賀他成為大漢的天子。
朱元璋不斷進攻陳友諒打下的城池,陳友諒和朱元璋進行了正面開戰。1363年,朱元璋和陳友諒展開了鄱陽湖大戰,陳友諒敗於朱元璋,並且當場被射死。
陳友諒軍師
相傳,何野雲是陳友諒的軍師。何野雲生於1325年,卒於1393年,共享年六十九歲。何野雲被人稱為邋遢道士、跳蚤仙,何野雲知道很多知識,可謂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一位博學多才的道士。
陳友諒劇照
何野雲生於明朝末年,又名鄒普勝,善於卜卦,對玄學十分精通。元朝末年,陳友諒在紅巾軍中參加起義,後來何野雲也參加了,他被派遣在陳友諒的隊伍中。當時,朱元璋和陳友諒爭奪政權之時,何野云為陳友諒建言獻策,因為何野雲的出謀劃策,陳友諒打了九十九次勝仗,在鄱陽湖之戰中,陳友諒中箭身亡。後來,陳友諒兵敗後,何野雲擔心遭受朱元璋的追殺,於是化名為何野雲,逃往潮汕一帶。
朱元璋建立明朝政權之後,劉伯温數次給朱元璋推薦何野雲,認為他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何野雲沒有入朝為官的興致,早已隱姓埋名,雲遊四方。隨後,何野雲到了潮陽一帶,因為學過建築和風水類的知識,何野雲依靠這些本領為自己謀生。
在潮陽一帶,因為他風水學藝精湛,在當時赫赫有名,很多人家修建房屋之時,都要請他前來指點一番。但是,何野雲豪放不羈,經常得罪他人,有時候沒有主顧,所以,何野雲的生活也十分清貧。何野雲在民間做了很多好事,但是因為個性問題時常得罪他人,後來何野雲一直以雲遊四方為樂,他不在意自己的物質生活,何野雲去世後,後人稱他為龍尾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