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塞冬:為什麼要支持華為?説幾個小故事。
記得10多年前剛上大一的時候,去聽快畢業的師兄師姐分享找工作經驗,其中一位師兄讓我印象深刻,他的經歷很不錯,學習成績、學生工作、社團經驗都很頂級,作為理工科學生,拿到了當時大家心目中除外資投行外最好的offer——寶潔、四大等。
當時我就想,以後要是能像這位師兄一樣,一畢業就進外資大廠,一個月七八千,那該多好。
當時P大信科最火的專業是微電子,最不火的是計算機,GPA最高的同學大都會選微電子,並不是大家想獻身芯片事業,而是因為微電子很基礎,好申請出國。
太基礎 -> 美國本土學生不願學 -> 中國學生有更多機會申請到美國名校offer -> 微電子成為最火專業。
這個邏輯現在聽上去很奇葩,但這確實就是2000年代前10年中國最好大學學生們的選擇邏輯。
再比如我自己,找實習時,當時IBM GBS競爭激烈,一堆top2學生擠着排隊面試,去實習了一個暑假,感慨這不就穿着西裝寫代碼的外包?
那個年代,就好比全國人民都在吃糠,而美國人在吃牛排,運了些他們不吃的下水過來,13億人裏的精英們都能趨之若鶩。沒辦法,確實差距太大。
現在大家都説內卷嚴重,但回到10多20年前,那就是捲成麻花。中資互聯網、金融、消費電子、日用品、汽車等等都還是渣渣,top2的頂尖學生英語流利地面試七八輪進入外資企業在華部門,那是光宗耀祖。
如果中資企業起不來,中國的產業結構長期徘徊在十多二十年前的水準,那麼在高等教育擴招後的當下,大學生們的就業壓力可能就得像印度菲律賓靠攏——現在是top2學生競爭深圳中學教職,在那種情況下,top2學生就得去競爭西部地級市的體制內幼師。
記得本科時,百度在學校發招聘廣告,大意是——你是想當外企裏的一條蟲還是中國人自己公司裏的一條龍。
雖然後面的百度變得很那啥,但可以説,初創期的這家公司、這條招聘廣告裏的邏輯是很正確的。
短短十來年,中國名校學生的主流企業選擇大都變成了各行各業的內資頭部企業——互聯網和消費電子大把的國內高收入崗位,金融大類同樣如此,哪怕是日化、汽車這種外資主導的行業,優秀的內資企業和工作機會也在快速增加。
之前説過,我見過的罵華為最多的論壇和社區,主要構成人羣是70後-85前的高知——他們經歷過外企在華的黃金年代。
在那個年代,只有占人口比例極少數的、top學校裏的top學生,能進入到當時的優質外企,工作輕鬆收入高,一個月工資可以買北京2平米房子。
至於top學校裏的普通學生、非top學校的學生、乃至大學沒考上的人,他們的職業、他們的人生,可能就像我們談論印度時常説的那樣——“他們哪是人”。
兩種模式延伸的極致——可能就是印度 vs 韓國,0.1%的精英買辦 99.9%的“非人” vs 靠腦力體力快速崛起、產業鏈不斷拔高,但企業很壓榨、996壓力大的後發先進國家。
我們當然應該批判韓國或者中國的企業模式,但這不代表大家希望回退到印度菲律賓。哪怕吃牛排費勁點,也不能再回去吃土。
發展、進步、升級到食物鏈更高端的位置,這是每個民族都應該有的權力,腦子正常的都應該去追求這樣的權力,去反對那些阻止我們變得更好的勢力,更不該嘲笑為了這個權力而努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