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秤,一斤為何是十六兩?暗藏古人大智慧!十六兩秤的背後的秘密:短一兩無福,少二兩少祿,缺三兩折壽!
有個成語叫“半斤八兩”,意思是指彼此不相上下,實力相當。“半斤八兩”一詞,最早出自佛教的禪宗史書、宋·釋普濟編著的《五燈會元》 :“問:‘來時無物去時空,二路俱迷,如何得不迷去?’師曰:‘秤頭半斤,秤尾八兩。’”
“半斤”與“八兩”怎麼會一樣呢?原來,這與我國古代的重量單位——市斤有關。市斤是我國古代重量度,簡稱“斤”。人們常説的“幾斤肉”、“幾斤棉花”等,現在還是我國一般市場上通用重量單位。只是,舊時的一市斤不像現在是十兩,而是十六兩。所以半斤就是八兩,八兩就是半斤,二者是一樣的。那麼老祖宗為什麼要定十六兩為一斤呢?這其中隱含着什麼奧秘呢?
1/一斤十六兩是誰規定的?這事要還得從秦始皇説起。秦朝以前,各國的錢幣和度量衡的單位都不統一,各國商賈和百姓之間的交易並不方便。秦朝統一六國後,秦始皇下令統一度量衡,由丞相李斯負責起草文件。當時度量的標準已經基本確定,惟獨對於“衡”的標準如何定,李丞相卻拿不定主意,於是去請教始始皇帝。秦始皇於是提筆寫下“天下公平”四個大字。
李斯面對“天下公平”四個大字卻百思不得其解。為防止皇帝怪罪,於是乾脆把這四個字筆畫相加,就成了“衡”的單位,一斤等於十六兩,那麼半斤就是八兩,正好相等。
上面的故事雖然精彩,但是,在秦漢的歷史典籍中沒被記載,可能是後人的附會之言。故事雖是後人杜撰的,但是,秦始皇統一度量衡的決策確是真實的,所以,説“一市斤為十六兩”,與秦始皇有關,並非妄言。
2/一斤十六兩是如何出台的?而真實的情況則是,由於六國度量衡不一致嚴重干擾經濟發展和社會秩序,李斯上奏皇帝,建議廢除六國舊制,把度量衡從混亂不清的狀況下明確統一起來,得到了秦始皇的允許。李斯奉命制定的衡制,以銖、兩、斤、鈞、石為單位,二十四銖為一兩,十六兩為一斤,三十斤為一鈞,四鈞為一石固定下來。
李斯之所以做如此規定,是因為他老人家是經過實地考察後,才做出的,是順應了當時市場交易現狀的。因為,那時的“桿秤”與現代不同,而是最原始的“天平”。
根據紙草書的記載,早在公元前1500多年,埃及人就已經使用天平了。還有人説,天平的出現,比這個時間還要早,大約在公元前5000年以前。我國到了春秋晚期,天平和砝碼的製造技術已經相當精密。以竹片做橫樑,絲線為提紐,兩端各懸一銅盤。後因天平稱重物比較麻煩,改為“銓”,稱量小物時才用天平。
二十四銖為一兩:有些物品很珍貴,比如藥材,這些物品所有者會有精確地稱,為了方便使用,所以為24,可稱半兩、三分之一兩、四分之一兩,六分之一兩等等。
十六兩為一斤:天平可以將東西分割兩份,那時生產力低下,因百姓多用簡易公正的天平,所以百姓常用的斤為2的四次方。
三十斤為一鈞:是一個士兵一週(古時有大小周之分,一月四周)的口糧,為了方便計算及運輸定為30。四鈞為一石,即為一個月口糧。
3/秤秤不離定盤星天平之後,又出現了桿秤。桿秤也是人類發明的各種衡器中歷史最悠久的一種。在中國湖南長沙東郊楚墓出土的公元前700年前的文物中,已有各種精製的砝碼、秤桿、秤盤、系秤盤的絲線和提繩等。中國漢墓出土的公元前200年前的文物中,已有各種規格的桿秤砣。
桿秤,是利用槓桿原理來稱質量的簡易衡器,由秤桿、秤砣、秤盤三個部分組成。古代桿秤的發展,長期停留在採用繩紐、非定量砣和木、竹、骨秤桿的基礎上,並由手工製作。直到20世紀,桿秤才由傳統的繩紐結構,逐漸改變為外刀紐與刀承或內刀紐與刀承結構。
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小生意人帶上一杆桿秤或別在腰間或放於籠簍之間、貨物之上,待買賣來時隨手一握秤桿,掛好秤砣,栓好秤盤(後來秤盤也有簡化為秤鈎的),架勢搭上之後生意也就做成了。
秤桿上的第一個星,被稱為“定盤星”,當秤砣處於定盤星的位置上時,與空的秤盤重量平衡,相當於桿秤上的零刻度。“定盤星”一詞後來雙引申為“做事的準則”,也可以理解為能為大家拿正確主意的人,比如“某某是大家的定盤心”之類。
電視劇《宰相劉羅鍋》的主題曲《你就是定盤星》,就將“定盤星”詮釋得非常清楚——
天地之間有稈稱
那稱鉈是老百姓
稱稈子挑江山咿呀咿而呦
你就是定盤的星
…… ……
關於一斤為何是十六兩,從前還有一種説法,那是因為古人非常迷信,信奉“天人合一”的處世哲學,人們相信,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則是一個小天地。人和自然在本質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應順乎自然規律,達到人與自然和諧。這就是老子所説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古代的十六兩秤又叫十六金星秤,是被賦予了古人的大智慧的。傳説我們的先人制秤時,觀察到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再加上旁邊的福、祿、壽三星,正好是十六星。北斗七星主亡、南斗六星主生,福、祿、壽三星分別主一個人一生的福、祿、壽。他們在天上看着人的一切。
與人交往,如果稱東西短斤少兩,都會受到上天的懲罰。由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加福祿壽三星組成十六兩的秤星,告誡做買賣的人要誠實信用,不欺不瞞,否則,短一兩無福,少二兩少祿,缺三兩折壽。古代人都迷信“人在做,神在看”,所以,面對十六兩秤,人們都不敢做昧良心的事,才能做到公買公賣、童叟無欺。
天平、桿秤及一手十六兩制,在我國長達2000多年的封建社會一直沿用。直到新中國成立1949年後,由於十六兩制在計算的時候有些不方便,才改成現在的一斤等於十兩(1959年6月25日發佈的《關於統一計量制度的命令》中規定,保留市制,“市制原定十六兩為一斤,因為折算麻煩,應當一律改為十兩為一斤。”這其中有個特例,那就是中藥的計量,仍沿襲舊制不變)。
隨關電子秤的普及,桿秤已慢慢淡出人們的生活,但是,現在有些農村的集市上,桿秤的身影仍會不時閃現。這也算是桿秤貢獻給我們的精神遺產之一吧。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