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日報:怎麼才能很好地解決掉焚燒秸稈問題?

  這個項目還是很有體會,自己就做。這兩天手頭正在讀一本書,《纖維素生物技術》(化學工業出版社),算是對秸稈應用技術説得比較透徹的,但是也提出了實際應用中的困難:原材料的季節性和區域性的問題,技術上則存在原料中成分不統一的問題。

  先把問題説清楚,作為農業副產品,秸稈也是季節性收割,但工廠卻不能隨停隨開,即使是間歇性生產企業也要考慮收款和人員的問題,而連續性生產甚至都不考慮過年過節,那麼這個矛盾需要解決,通行的辦法是建立倉儲,這個方式就涉及第二個問題——區域性問題。

  農產品生產區域性的問題,不是像工業品點到點那麼簡單,而是從面集中到點,如果不能集中起來,那麼倉儲的問題無法解決,農民還是覺得一把火燒得乾淨。由面及點,那麼直接的問題就是運輸問題,可是秸稈的密度太小,運輸成本高,所以這就直接導致現在的秸稈應用技術還是隻能服務於農業方面,原地處理,多數用的是還田的老招數,這一招效率低下,而且發酵會好氧,會與下一茬的作物根爭氧氣,顯然不是首選,可是要採用其他方式原地處理呢?這又對第三個問題——技術問題提出了考驗。

  原料的成分對於不同農作物和產地來説是不同的,除了焚燒這麼具有暴力美學的手法外,其他手段還真的不得不去考慮這個問題,包括普適性很強的發酵手段,比如對於甘蔗渣和稻秸稈來説,由於木質素含量不同,結構也有區別,那麼酸洗條件也不一樣,而且原地處理意味着要建很多小工廠,工藝很複雜的根本就不可能推廣。

  以上問題考慮的還沒有考慮人的因素,我們國家的地是由農民承包的,那麼要推廣這些技術就勢必要跟每一户打交道,這些都是實際的困難。

  説完問題所在來回答題主的疑問(問題是一環一環問出來的,所以倒過來説):

  1、先解決人的問題,無論農民還是農場主都會面臨一個選擇,如果不焚燒,收益是否更高?假如秸稈的收購價格為 0(這裏之所以假定為 0,是因為目前秸稈沒有形成商業上的交易,而其自身又是廢棄物,價格無論是正還是負都不好定,只好定個 0 做基數,其實無論實際是多少隻是參考系座標軸定在哪兒的問題),農場主好辦,法律就解決了,焚燒就重罰,他跑不掉,農民則是題主反映的問題,那隻能反其道而行了,必須依賴補貼。

  2、技術問題,其實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切割粉碎和初步降解的問題,如果直接拿到了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隨便一個化學出身的畢業僧都能提出一堆解決辦法,但前提是怎麼得到?現實中曾遇到一個很直接的問題,同樣的發酵技術要從麥秸稈複製到棕櫚空國串中,應用方首先提出的就是我們粉碎不到那麼細怎麼辦?看起來很傻吧,但這種問題真的不是那麼簡單。所幸的是,對於工廠來説,機械上的改進還是可以實現的,這也間接説明,依靠小户農民就地處理秸稈是不太現實的。

  3、技術上需要工廠來實現,那麼就要説區域性問題了,直觀説就是運輸問題;這個其實就是工廠設計的問題了,太大了,運輸成本太高,太小了,單批次生產成本太高,總會有一個平衡點;政策性補貼是一條路子,但只能作為引導手段,如果作為商業行為,只能隨行就市,補貼不能持續補充到企業,這是不正當也不能持久的方式。

  4、好了,現在處理秸稈的工廠搭建起來了,而且工廠也確定了處理秸稈的工藝,並且也能順利地收到原料,最終就是一個季節性問題,直觀説就是倉儲問題,作物收割後會突然需要很大一片地方來存放收集起來的秸稈,面臨的矛盾是兩個:場地和防火防腐,場地需要政策協調,而防火防腐則是工廠的責任所在。

  其實對於書生空談來説,像上面這樣分析下來,似乎都不是問題,或者都可以解決,可是實際去做則是另一回事,我個人現在也在做這樣的項目,深知其中一步一個坎兒,最關鍵的就是,誰出錢?技術流是這樣的:可以花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可是投資人卻是這樣的:要花錢解決的問題都是問題。so……

  最後提一下我們在做的項目,是纖維素發酵乙醇的項目,眾所周知這裏的核心問題是酶,如果有一種方式降低酶的成本這項目就可行了,而路線我們已經開發出來了。細節不再廣告了,也涉及技術秘密。

  此外,比較有競爭力的幾類項目是:1、發酵制腐植酸肥料,省去酸洗,只需要粉碎即可,需要額外添加氮素(氯化銨即可),纖維素流失率較高;2、高能燃燒棒,切割後乾燥除去水分高壓粘合,有些地區在試點,據説耗能有些大 hold 不住;3、造紙與紡織,但都要解決原材料中色素的問題;4、碳纖維,其實竹炭纖維早在愛迪生時代就有了,現在炒作實在很過時,但如果能推廣到麥稈、稻稈和玉米也好啊……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936 字。

轉載請註明: 知乎日報:怎麼才能很好地解決掉焚燒秸稈問題?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