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孩子有出息,這三個方面要趁早培養!
歡迎小朋友們查看燁霖談歷史的早晨分享,今後我們一定會給大家分享不同的觀點,讓你走進歷史的海洋
養育孩子,從來不是一件易事,需要父母不停花費心思。
北京大學第一任校長蔡元培先生,在《中國人的修養》一書中説: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最讓父母有挫敗感的,莫過於為孩子付出一切,他卻不懂感恩。
現在的孩子為什麼沒有感恩之心?因為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缺乏感恩的教育。那麼,在如今物質水平越來越高的時候,當父母面臨孩子缺乏感恩之心的時候,到底要如何引導呢?
其實最重要的是父母要以身作則。
網絡上曾報道某些學校讓學生集體在操場上給父母洗腳,向父母磕頭。這種簡單粗暴又急功近利的感恩教育,不僅無法讓孩子學會感恩,甚至會適得其反。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有思想、有尊嚴,孩子對父母的感恩,應該發自內心,而不是表演。
讓孩子懂得感恩的前提是要讓孩子具備同理心。而具備同理心的孩子一定是曾經品嚐過被理解被同理的滋味,他的不容易或者是他的需求是能夠被理解的。
第二步就是在當他被理解之後,父母需要對他有一些同理心的引導,孩子才能發展出來真正的同理。從這個基礎上,當他能夠去理解別人的時候,他才能夠發展出來感恩之心。
孩子懂得感恩,是一個家庭最大的欣慰,也是父母一生的福氣。
楊絳先生的父親曾説:“教育孩子獨立,勝過當第一。”
深以為然。
只有大膽放手,給孩子獨立的機會,捨得用孩子,他才能成長。父母不可能永遠陪着孩子,再心疼,再不捨,也要放手讓孩子自己獨立。
正如作家龍應台説得那樣:“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養育孩子的最終目的,就是讓孩子擁有足夠的能力離開我們。
有些事,需要放手讓孩子自己做,不然他永遠學不會。有些路,需要放手讓孩子自己走,不然他永遠長不大。
如果你能幫孩子一輩子,那麼你就事事包辦,如果不能,就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嘗試。
否則,那些你替孩子走過的路,都會成為他人生道路上的深坑。
“我們很窮嗎?”
“我們家很有錢嗎?”
面對孩子的提問,許多父母往往採取迴避的態度。而孩子也相應地缺乏了正確的“金錢觀”教育。
羅伯特在《富爸爸窮爸爸》一書中,總結了沒有金錢意識的孩子長大後會碰到的4個問題:沒有節制消費意識、沒有需求排序意識、沒有投資意識、沒有危險意識。
金錢教育,本質上就是教會孩子如何正確對待「獲得」和「擁有」。
告訴孩子以下三句話,建立起正確的金錢觀,孩子長大後才能禁得住各種誘惑,內心富足而豐盛。
孩子,你的需要比錢更重要。
錢是用來為人服務的,而且錢還是用來投資自我的。但是錢需要通過我們的勤奮、努力和智慧去獲取,不取不義之財。
孩子,你的價值要比錢重要。
肯定孩子的價值,這樣孩子走向社會之後,他對於自我價值會很篤定。
一個對自我價值篤定的人,以後的人生路上,更知道自己的價值在哪裏,不會羞於談錢,也不憋屈自己。
孩子,金錢並不庸俗。
父母可以做的是告訴孩子:有錢人,並不是為富不仁的同義詞。金錢好比第六感官,少了它,就別想讓其餘的五種感官充分發揮作用。錢並不骯髒也並不庸俗,重點是我們如何看待和使用它。
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給予孩子力量,除了學習、分數,更重要的就是孩子的人格和品德。希望在2020年的開始,父母們都能把孩子的這三個方面培養起來,為孩子未來加碼!
今後我們一定會給大家分享不同的觀點,讓你走進歷史的海洋,非常感謝你們的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