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最為人所知的是他提出的子午谷奇計,那咱們就來分析一下這個計策到底行不行。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魏延在軍事會議上説了自己的見解,他覺得曹魏在長安的守將夏侯楙既膽小又無謀略,因而請求諸葛亮給他5000精兵,只帶少量糧草急速行軍,從秦嶺過子午谷北行到達長安,殺魏軍一個措手不及,夏侯楙不是他的對手,長安就能落入蜀軍手中。
然後,諸葛亮率領大軍從斜谷趕來,大約20日左右能到長安,兩軍會合,則咸陽以西可定矣。
魏延説得頭頭是道,但諸葛亮覺得“此計懸危”,沒同意。後世很多人為此感到遺憾,諸葛亮數次北伐都沒成功,已經證明了他的策略有問題,假如當初聽了魏延的,結局是否會有變化?
估計很難有變化,該怎樣還怎樣,説不定輸得更慘。大家細看一下這“子午谷奇計”,各個環節有太多不確定因素。
這個計策是建立在夏侯楙逃跑這個前提下,那萬一人家勇敢一回呢?或者被副將勸住沒跑呢?只要他堅守幾日,附近的大批魏軍必然前來支援,魏延的5000精兵就被包餃子了。
就算魏國援軍沒有及時到來,夏侯楙據城而守,憑着堅固的防禦工事,魏延也未必能強攻進去。
假設魏延在這個環節順利通關,夏侯楙真跑了,長安真被他佔了,接下來城池的防禦也是個大問題。
在他的設想中,諸葛亮率領的主力大約在20日左右來到長安與他會和,萬一沒來到呢?如此大規模的軍事行動,曹魏又不是死的,能眼睜睜看着蜀軍衝到長安?路上不會攔截嗎?
倘若蜀漢主力不能及時趕到長安,孤軍在外的魏延就又涼涼了,光憑5000精兵,守得住長安城嗎?
好一點的結果是逃回蜀地,壞一點的結果是全軍覆沒。
謹慎小心的諸葛亮怎麼可能同意這種依靠僥倖的險計?魏延還在那裏氣憤不已,説諸葛亮膽小。這是膽小的問題嗎?分明是成功率太低的問題。
接下來再説説魏延的性格。
《三國志》中有一段關於魏延的記載是“性矜高,當時皆避下之”,雖然善養士卒、勇猛過人,但性情高傲,人人都避着他,遇上事情不敢與之相爭。唯有長史楊儀不怕他,與他針鋒相對,勢成水火。
諸葛亮愛惜兩人,時常在中間調解,司馬費禕也常做和事佬。他們都覺得魏延性烈如火,不好相處。
這説明什麼,説明魏延也許在普通士兵中有威望,但情商太低,在中高層中人緣很差,大家都不愛與他來往,視他為麻煩人物。
這種情況下,魏延如何接管大權?不説別人,楊儀就第一個不服,勢必生亂。內部都無法穩定,再談打下中原就是個笑話。
魏延的結局很慘,但這也證明了他缺乏大局觀,不是一個擔得起大任的領導者。
諸葛亮臨終前安排後事,令楊儀、費禕、姜維等人在他身亡後徐徐撤兵,讓魏延斷後。如果魏延不聽從,就隨他的便,不要理會。
但魏延實在太渴望與魏軍打一場,不願聽從這種安排,説丞相雖死還有我魏延,怎能因一人之死而荒廢天下大事?而且我魏延是何等樣人,怎能聽從楊儀這小子的命令?
當時戰局不順,別説諸葛亮死了,就是活着大概也得退軍,司馬懿打定主意要當縮頭烏龜,僵持下去沒有意義,魏延看不清這一點,軍事眼光不夠長遠。
況且這還在前線呢,再和楊儀有私怨,是不是也得回去再解決?怎能公然抗命?
楊儀、費禕等人不管他,按着諸葛亮的計劃往回撤,魏延大怒,帶着自己的部隊日夜兼程趕到大軍前面,燒絕閣道,逼着大軍回戰場。
楊儀本就對他有意見,這下更是火大,上書給後主劉禪,説魏延要謀反。巧了,魏延也上書説楊儀要謀反。
劉禪收到這兩份上書很煩惱,他也不知道誰忠誰奸呀。不過,他身邊的人倒是擔保謀反的絕不會是楊儀。
但還不等劉禪做出指示,魏延手下的將士得知他違背了諸葛亮的意願,不願跟隨他,紛紛倒戈了。魏延帶着家人逃往漢中,被楊儀派馬超的堂弟馬岱斬殺了,割下頭顱,誅三族。
這樣的下場的確悲慘,但是,如果那些將士聽他的,蜀漢將面臨內亂。到時別説打下中原,只怕自保都難。
綜上所述,魏延並不能負擔起打下中原這個重任,諸葛亮沒做到的事,他同樣做不到。客觀上的因素則是曹魏已經統一了北方,佔據的地盤更多更廣,提供的兵力和後勤遠超蜀漢,兩國不是一個等量級的,蜀漢很難打贏曹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