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女子髮型大盤點

圖文摘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極為豐富且具有悠久傳統的中國曆代髮式,在整個中國文化發展史上,佔據着閃光的一頁。古代髮型基本上是按髻的形態與裝飾而命名,如髻似螺,曰螺髻,如髻飾以鳳,曰鳳髻等。
中國古代髮式上的演變大體可分為三個時期:
一、遠古先民的“披髮”時期;二、紡織技術發明後至春秋戰國的“辮髮”時期;三、戰國至明清的“髮髻”時期。
歷史髮髻雖然款式眾多,但依人而定,髻的部位不同,約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位於頸背的垂髻,以戰國、秦漢時代為主。另一類是結於頭頂的高髻,以東漢、魏晉開始流行,至唐宋達到巔峯,變化之多,令人眼花繚亂。
兒童或未婚少女型:
中國古代女子髮型大盤點
為兒童或未婚少女之髮式,其梳編法是將發平分兩股,對稱繫結成兩大椎,分置於頭頂兩側,並在髻中引出一小綹頭髮。使其自然垂下。
中國古代女子髮型大盤點
雙丫髻是雙掛式中最常見之髮式,前額外負擔多飾有垂髮,俗稱劉海,一般多用於侍婢丫環。
中國古代女子髮型大盤點
雙平髻的編法,多用於宮廷侍女、丫環侍婢或未成年之少女。從秦開始,延續及近代,其中最典型的是雙丫髻及雙掛髻。
青春少女髮型:
中國古代女子髮型大盤點
垂鬟分肖髻,多是未出室少女的髮式,據《國憲家猷》記載:“漢明帝令宮人梳百花分肖髻。”在唐代常作為處女髮式標誌。
大家閨秀型:
中國古代女子髮型大盤點
百合髻的梳編法是淨髮分股盤結,併合疊於頭頂。梳百合式的壯麗!
中國古代女子髮型大盤點
凌雲髻屬於高式的單鬟。據《中華古今注》記載:“始皇詔後梳凌雲髻,三妃梳望仙九鬟髻,九嬪梳參鸞髻。”這些皆屬高鬟式。
貴族型:
中國古代女子髮型大盤點
鳳冠:為古代后妃及誥命夫人之禮冠,冠上飾以鳳鸞,真珠玉翠,多於大禮時戴用。
唐朝京城婦女型:
中國古代女子髮型大盤點
正面
中國古代女子髮型大盤點
側面
雙刀髻其梳編法是將發往上攏結於頂,再反綰成雙刀欲展之勢。據《妝台記》記載:“唐武德中,宮中梳半翻髻。又梳反綰髻,貞元中梳歸真髻,貼五色花子。”皆類似反綰式的髮型。
中國古代女子髮型大盤點
古代婦女髮式。唐末京師婦女梳髮,以兩鬢抱面,狀如椎髻,名曰“拋家髻”。亦稱“鳳頭”。這種髮髻的特點,以兩鬢抱面,頭頂再加一個形似椎髻一樣的“朵子”(即假髻),所謂拋家髻。今京劇旦角仍延用之。
明代簡約髮型:
中國古代女子髮型大盤點
冠小僅束髻,冠上多有花飾,在明代仕女多用。
仕女髮型:
中國古代女子髮型大盤點
傾髻其梳編法是將發分股結椎、傾斜結束置於頭前或頭側,在仕女畫中頗為多見。據《晉書》記載:“太元中公主婦女必緩鬢,傾髻以為盛飾。”
中國古代女子髮型大盤點
元寶髻其梳編法是將發攏結於頂,再置木或將假髮籠蔽,呈元寶狀。據〈晉書〉記載:“用發既多,不可恆載,乃先木及籠上裝之,曰假髻或假頭。”唐張雄夫婦合葬墓所出土之女俑亦類似這種髮型。
中國古代女子髮型大盤點
墮馬髻其梳編法是將發攏結,挽結成大椎,在椎中處結絲繩,狀如馬肚,墮於頭側或腦後。《古今中華注》也記有“墮馬髻惟倭墮髻,一雲:墮馬之餘形也”。
清朝髮型:
中國古代女子髮型大盤點
清朝上層貴族婦女長期佔統治地位的髮型。清初,健全冠服制度。除大典禮時後妃戴朝冠外,喜慶節日後妃要戴鈿子。摘下鈿子,這種抓髻式的髮髻也可作家常打扮。
中國古代女子髮型大盤點
清中期,是史稱乾隆盛世的黃金時代。清代宮廷處在特殊的位置上,全國各地的名貴首飾大大刺激了宮廷后妃追求美飾的心理。份量可觀的金、銀、玉、珍珠、寶石讓一種新的梳頭工具——發架應運而生。
皇家女子頭上梳兩把頭,插戴上貴重的首飾,與腳下穿着高底鞋相呼應。走起路來上身直立挺胸收腹,似有節奏,頭節、脖梗不能左右搖晃,來回擺動。為封建社會樹立了婦女行動規範的最佳形象。
脱俗仙女型:
中國古代女子髮型大盤點
飛仙髻多是兩側結高鬟。據《炙轂子》記載:“漢武帝時,王母降,諸仙髻皆異人間,帝令宮中效之,號飛仙髻。”多用於仙女與未出室少女。
中國古代女子髮型大盤點
“飛天髻”則是結三鬟於頂,聳立直上。據《宋五行志》記載:“文帝元嘉六年,民間婦人結髮者三分發,抽其鬟直上,謂之飛天。”古之“百花”髮式亦屬這種類型。
皇室貴族髮型:
中國古代女子髮型大盤點
到了清朝晚期,大拉翅開始出現,需用時,戴在頭上,不用時,摘下擱置一邊。既能美飾頭髮,又摘戴自如,可謂兩全其美。發明者是追求的美麗的慈禧太后,世人的審美因她而改變,隨着大拉翅的流行和演變,兩把頭開始退出歷史舞台。
中國古代女子髮型大盤點
一字頭,豪華奢侈,高如牌樓,皇室偏愛的大拉翅即是其中最著名的一支。和大拉翅差不多。只不過這個沒有冠。
(來源:陝西文化圈)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38 字。

轉載請註明: 中國古代女子髮型大盤點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