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任英國女皇伊麗莎白二世在無奇不有的帝室貴胄中也能堪稱奇蹟,今年迎來人生第 90 個年頭的她,無論是作為皇室之首,還是作為人類,都長壽得罕見。
在其漫長的生涯之中,她幾乎會晤了這世界上所有高不可攀的人物,也見證了數不清的曠世奇觀,如果説有一種的人生可以窮盡這世間所有的樂趣,那麼必然會是女王的這一生。
然而,對於這樣的一個老人,人們的感情是複雜的;固然,談及身處王位者,人們往往會口溢讚譽之詞,但在這讚譽的背後,難免暗藏着弦外之音。
△ 為慶祝女王 90 歲生日,英國皇家郵政發行了一組特殊的紀念郵票——四世同堂
加冕於威斯敏斯特大教堂,長居於白金漢宮,偶然之間一夜成王,在位時長空前絕後,伊麗莎白二世的一生或許伴隨着英國的所有榮耀與光輝,但論及女王其人,又有什麼可以説是配得上這份得天獨厚的命數與身家呢?我想,除了她端莊的儀容和氣度以外,如果長壽也可以算是一種能力,那麼除此一項以外,我們很難列舉出女王作為君主的其他傑出能力。
威廉王子曾讚美他的這位崇高的奶奶“平日裏看似什麼都沒有做,實際上是在‘無聲地指導着我們’”,這番話對於一個在大多數人印象裏只是不停地頒發着獎章的老奶奶而言十分受用,然而説穿了也就是在講她大多數時間裏都沒有什麼作為。
△ 女王為《神探夏洛克》裏的“卷福”頒發二等勳士爵位勳章,頒發時女王還調侃説“這部劇演得根本停不下來對嘛?”
誠然,想必所有人大概都明白,由於英國特殊的君主立憲制,皇室並沒有什麼實權,女王不需要像人民公僕一樣具有出眾的能力以回應民主的信賴與期望。但即便是作為大不列顛的吉祥物,民間多多少少也對她有着譬如“請讓我們這些納税人的錢花得更有價值”這種期望,而相對應的,女王只是不停地換着價格不菲的獨家裝束與配飾,甚至要求“不要用米色這種讓我變得不顯眼的顏色”,説實在的有點令人失望,既然被叫作“榮譽之泉”,那麼好歹要噴發出比獎章更令人驚喜的榮耀才更符合其名號吧。
△ “不要用米色這種讓我變得不顯眼的顏色”
説到這裏,有必要跟大家算一算女王的財產到底有多少了。英國女王的收入主要由兩部分組成——君王撥款(Sovereign Grant)與私人收入。其中君王撥款主要來源於皇室地產的盈利,而私人收入則包括君主所有的蘭卡斯特公爵領地 (Duchy of Lancaster) 收益和女王繼承的私人財產收益。
皇室地產(Crown Estate)是一家獨立於政府和皇室而運作的機構。它特殊的獨立性來源於 1760 年喬治三世與政府之間的一項協議。當年為了擺脱資不抵債的窘境,時任君主喬治三世與議會達成協議,將其收入交付給財政部,從而免除君主支付法官、公務員和外交人員薪酬的責任。根據協議,作為回饋,每年財政部從收益中拿出 15%支付給女王。
皇室地產目前持有 358000 公頃土地,作為英國最主要的土地持有主體,它的地產類型範圍廣泛:從蘇格蘭北部的牧場到倫敦西區的辦公樓,從波特蘭的採石場到多賽特的森林,還有絕大多數英國綿延曲折的海岸線。隨着倫敦地價年年攀升,皇室地產近年收益持續走高,目前淨資產總值約 8.1 億英鎊。因而女王從中獲取的收入也逐年增長,今年女王得到了 4 千萬英鎊君主撥款,這些撥款主要用於白金漢宮內的人工費、房產維護、旅遊、公共設施、家政等等,去年女王就花了 3570 萬英鎊!
△ The Strand,英國河岸街,沿線豪宅鱗次櫛比
女王的私人收入主要來自蘭卡斯特公爵領地。公爵領地由亨利四世在 1399 年創立,一直以來都是英國君主的私產,目前大約有 19000 公頃的土地。即使除開協議獨立運作的皇家地產,作為英國君主的女王依然實實在在是一位大地主。目前蘭卡斯特公爵領的淨資產總值 4.72 億英鎊,年盈餘約 1600 萬英鎊。雖然公爵領的土地大部分都是農業項目,但其主要收益卻來源於其在倫敦市區的地產項目。其中,薩伏依地產(Savoy Estate)持有倫敦泰晤士河北岸從 Embankment 到 Strand 黃金地段的所有土地和建築物,只有著名的 Savoy Hotel 除外。
△ 唯一得以“倖免”的 Savoy Hotel
而女王另外一部分的私人收入來自於她本人繼承的財產,包括巴爾莫洛行宮 (Balmoral Castle) 和桑德林厄姆莊園 (Sandringham House)。根據《星期日泰晤士報》(Sunday Times) 2014 年富豪榜單估算,女王的私產價值約為 3.3 億英鎊。但由於法律允許女王不向公眾披露其私產狀況,實際的數字無從得知。所以針對女王私人財產價值和收益的評估都是推測,存在不小的爭議。
△ 1960 年,女王一家在蘇格蘭的巴爾莫洛行宮
相較於女王的中庸無為,身為前王妃的戴安娜則具有着了年輕王族應有的行動力與對社會的關懷,她在公益慈善領域的活躍與其英年早逝的悽美更使得日漸老去的伊麗莎白二世蒼白而扁平。
雖然活得穩重而平淡是老年人的特權,人們也無權去叫一位耄耋之年的老太去為整個國家衝鋒陷陣,但想起前一位被冠之“童貞女王”之名的伊麗莎白一世戎裝上陣的英勇,再想想伊麗莎白二世女王本人也曾在部隊與戰場間奔走呼喊,與不列顛諸民同命運共生存,不由地讓人感嘆,這一位女王不僅與她的前輩們相形見絀,且早已喪失了昔日的鮮活生動。
王冠雖在,氣魄已逝;這種無形的氣質雖然難以名狀,但它的消散可並不是任何粉飾可以彌補的。
民間有言,“流水的美國總統,鐵打的英國女王”;不僅是戲謔,女王的長壽雖然是世人所喜聞樂見的,但要説起她的死亡,肯定有人在期待,畢竟這位君王強悍的生命力製造了 68 年太子這樣一個碩大的宮廷式笑話,女王在位時間的歷史之最也造就了另一個人等待王位時間的歷史之最。即便是對王室一向表示積極和樂觀的英國人,當被問起誰能成功繼任擔當下一位英國國王,也沒有多少信心敢為英國曆史上等待王位最久的王儲查爾斯王子打包票。
既然壽比南山也可以被嘲笑,那麼當女王逝世的那一天到來,難道會有什麼福利或正面影響嗎?有心人曾預測,女王的逝世將會在英國掀起軒然大波,且弊大於利。女王葬禮的花銷對英國經濟的衝擊,英國國歌的改名(畢竟國王繼任以後再叫《天佑女王》實在違和),報道逝世的消息對其餘電視節目的衝擊,以及等等等等,這些重大的活動及變故恐怕不亞於承辦奧運會或者世界盃而施加於社會和民生的負擔,甚至有過之無不及。
不論長生也好,逝去也罷,如今已與普通人家的老太太並無太多區別的女王,對於當今的英國,有着微妙的作用與意義。畢竟不是政客,很難説她有什麼貢獻或重責,卻也不能説她是可有可無的雞肋,正是這樣一個和藹可愛卻又會令無數人默默為難的老奶奶,叫英國的子民們在不盡的糾結之中,祈禱着她的相安無事與延年益壽。
既然相顧無言,啼笑皆非,那麼就先這樣邁向 100 歲吧。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