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知乎日報:好好讀着書 就突然肉麻了一下

由 勞新忠 發佈於 經典

  人們為什麼會感到一些文字是「肉麻的」?

  我們已經很少使用“肉麻”表示皮膚麻癢的含義了。尤其在形容文字“肉麻”的時候,通常意味着不舒服,隱隱的有一種噁心、不安和恐懼,警戒的出現立毛肌的收縮。如果説前一種是青絲恰恰好撩動了心絃,那麼後一種就像是鑰匙劃過易拉罐,尖鋭而缺少包裹。我們主要談談後一種“肉麻”。


 

  對文字內容,我們不會直接產生恐懼的體驗。這和看電影不一樣,看電鋸驚魂不僅僅會肉麻,頭皮都會嚇得發麻;看情色片會感覺到真真的愛撫,指尖拂過肌膚。文字不會觸碰到我們的鏡像神經系統,不論是麻癢還是恐懼,都是經過認知加工之後的體驗——先有的評價,而後是情緒知覺,最後才是肉麻的感覺。

  肉麻的不安和恐懼感是如何產生的呢?這要追溯到文字在情緒中的作用了。在情緒知覺的過程中,學者們認為“語言”充當了背景。也就是説語言的存在是為了消除評價情緒知覺的不確定性,對感知到的情緒進行描述和解釋。這樣説太學術了,舉個簡單的例子:

  他哭得很悲傷。

  他笑得很悲傷。

  兩句話的情緒都是“悲傷”。句一的“哭”是我們承認的悲傷的反應,這句話的“悲傷”很穩定。然而,句二的“笑”更多的是高興的表現,這就讓這句話的“悲傷”很不穩定,無法形成有效的情緒知覺和體驗,如果沒有後文繼續的補充,這句話實質上沒有帶任何情緒。

  一般的文字不會將情緒表述的這樣直接,但是隨着背景(上下文)的鋪墊,我們會根據自己的經歷對文字藴含的情緒產生預期。而這個時候,描寫和預期的相似度就會影響到我們對於文字本身(不是文字內容)的感覺。

  a.如果描寫和預期反差巨大,而且比較真實的時候,我們通常會比較驚訝和好奇,情緒知覺有可能隨着描寫出現強烈的反轉。這是小説和戲劇常見的套路。

  b.如果描寫和預期反差巨大,而且不太真實的時候,我們通常會感到詼諧或好笑,情緒知覺滑向不確定。段子手通常採用這種手段。

  c.如果描寫和預期比較一致,而且非常真實的時候,我們通常會感同身受,情緒知覺進一步穩定和深入。好的散文會運用這種方式釋放情緒。

  d.如果描寫和預期比較一致,而且不太真實的時候,我們通常會比較無奈,通過前文建立起來的情緒知覺預期逐漸瓦解。大多數人的寫作處在這種水平。

  e.如果描寫和預期比較一致,而且真實度在一定水平的時候,我們會格外注意到與真實的差異,從而產生不安和恐懼。很多自詡文筆優美、文藝而憂鬱的寫作者寫出來的通常是這樣的。

  感覺是不是和某些理論有些相似?就是大名鼎鼎的“恐怖谷”理論。在越接近真實的時候,我們越有可能對目標物和真實面孔之間的差異產生高度的警覺,提醒自己目標物並不是真實的人,我們需要調動更多的認知資源去提防。對於“恐怖谷”理論的解釋之一,就是“連鎖悖論”和對範疇邊界的認知資源投入。那麼在情緒知覺上,也可能出現類似的現象,由於情緒是我們對環境的直接反應機制,似是而非的情緒知覺通常意味着巨大的麻煩,對於文字的不安和恐懼就可以理解了。

  在我們讀充斥了體驗的文字時(讀論文時肯定沒有),我們的情緒知覺會被調動起來,會不由自主的預期這段文字表達了什麼樣的情緒。如果這段文字的描述和真實的情緒體驗非常相近,但是過於精準、具體而且機械(程式)化,會造成我們對情緒知覺深入的反思和警戒,從而產生不安和恐懼的感覺。如果這種感覺高頻率的反覆出現,我們的立毛肌會保護性的收縮,以維持抵禦環境風險的能量。這大概是某些文字讓我們感覺肉麻的主要原因。

  這同樣解釋了,為什麼有些人並不會對文字產生肉麻的感覺。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對文字不太容易產生情緒知覺,對他們來講讀散文和讀論文並沒有多大的區別。也有可能是因為他們對於真實描寫的容忍度比較高,對一些略顯矯揉的片段並沒有那麼多關注有關。總的來説,如果一段文字能讓讀者感覺“肉麻”,至少這段描寫還沒有偏離太遠,只是缺少些真實的生活體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