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獻血是無償的志願行為,捐精則有經濟補助?
從行為經濟學(Behavioral Economics)的角度來解釋為什麼獻血是無償行為。
根據心理學家 Daniel Ariely 在這本書裏的理論,人類行為取決於兩種行為模式的共同作用。第一種叫做 “市場模式” (market norms) 第二種叫作 “社會模式” (social norms)。區分兩者的差別是是否有物質獎勵的參與。沒有金錢參與時,人們發出行為的動機是由社會模式主導的。反之有了金錢的參與,市場模式主導行為動機。
舉個栗子:假設你是位職業攝影師傅。在大部分情況下,攝影這件事是謀生的手段,收錢拍照是在 “市場模式” 主導下雙方自願的交易行為。但是換另外一種情況:從小到大最好的哥們兒結婚,讓你幫忙拍婚紗,你多半是不會收錢的。付出時間和勞力全基於對友情的堅貞。
回到本問題。之所以是 “無償獻血” 是因為政府相關部門在有意識地讓人們運用 “社會模式” 從而達到鼓勵的目的。無償獻血時,人們感到為醫學事業或者別人的生命盡了自己的貢獻,而感到 “高尚” 和心理上的成就感,這樣的積極反饋會。但如果“有償獻血” ,人們自動進入 “市場模式” 做決定,引出一系列的問題。比如,如何定價?如果國家設定 100 塊 /cc,可以想象一部分認為報價太低的民眾會因此而不願獻血。即便有人覺得這個價格合理,像王石潘石屹這種商人巨賈根本“不差錢”,那麼這時候金錢或者“有償”反而成了桎梏。
那為啥捐精要有償呢?我個人認為主要是兩個原因。
第一,可以用經濟的供需原理來解釋。就像有同學説的,可以提供精子的人口與獻血人口比起來要少很多 (根據我國衞生部的規定,捐精人年齡要在 22-45 歲之間)並且入庫對精液的要求也高(濃度要達到 6000 萬 / 毫升,活力的精子佔到 60%等等)。但是需求較之供給來説比較大,很多地方精子庫都出現了缺口。這就為較高的“價格”,也就是一種有償激勵的方式提供了基礎。
第二,成功的社會模式的建立要求人們更加 value 無償獲得較大的心理滿足。只有這種滿足大於由於“無償” 而不得不捨棄的那部分金錢時,人們才願意發出行為。對於獻血者來説天平一端是:失去的血液(這算不上“失去” 因為造血細胞會再造);另外一端是:“高尚感”。這時候天平很容易達到平衡或者傾向於“高尚感”一端。而捐精者面臨的問題會複雜很多。天平一端是:捐精成功意味着自己會成為某個小孩生理上的“父親”,這與自己現存的家庭 / 感情是否矛盾, 妻子 / 女友是否介意,捐精過程中需要承受的痛苦(?我是女生哎 對此不鳥解)等等。天平另外一端如果還是僅有 “高尚感”,遠不能平衡。於是,便需要再加上金錢的砝碼來促使人們做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