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墓為什麼不挖 武則天簡介

武則天墓為什麼不挖

武則天的陵墓和唐高宗的陵墓合葬為乾陵,是至今保存最為完善的帝王陵墓,也是唐朝十八陵中被破壞最少的一座。至古以來,帝王陵墓均被很多盜墓者所惦記,唐太宗的昭陵被挖掘一空,康熙皇帝不止陵墓被盜就連屍體也不見蹤影。且説武則天身處盛唐之世,加上陵墓規模宏大,其中所下葬的寶貝眾多,但乾陵卻不受破壞,讓我們來看看其中原由吧。

乾陵局部圖

觀其歷史,武則天的陵墓不是沒被盜墓者挖掘過,而是因為很難挖掘,這應該算是最難挖掘的陵墓吧,在1300多年間,乾陵就被無數盜墓者盜取過,其中有姓名記載的便有17人,在這期間乾陵遭受着刀劍、機槍、大炮的侵襲,卻完好無損。

其中唐末時期反叛軍領袖黃巢曾挖掘過乾陵,因其聽聞梁山西側底下有大量碎石,便以為是乾陵入口,遂以40萬士兵挖掘,農民出生的士兵使用鐵鍬留下了數十米深的“黃巢溝”卻沒發現入口,後悻悻而走,耗費這麼大勞力卻不知挖錯方向。

還有一個便是五代的節度使温韜,在挖掘乾陵之前已經將唐朝十七座皇陵給挖掘了,遂在光天化日之下發動數萬人馬挖掘乾陵,但均在上山時遭遇風雨侵襲,遂斷了念頭。

乾陵最危險的一次便是民國時期的國民黨將軍孫連仲挖掘的時候,那時現代化工具興起,他便用大炮轟炸山道,以軍事演習的名義安營紮寨,將墓道炸出,在將進入使逢濃煙冒出忽起龍捲風,使首當其衝的士兵吐血身亡方斷了他們念頭,因此乾陵才得以保存。

而現代技術雖發達,但關於這陵墓所帶來的歷史意義重大,為了不破壞它,加上進行挖掘所要考慮的事情之多,為了能更好的保護文物,暫不考慮挖掘之事。

武則天簡介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代女帝,其功勳卓著“上承貞觀之治,下啓開元盛世”,正因如此,武則天作為女帝的身份得到普遍的認同。人們對武則天的作為褒貶不一,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看武則天簡介吧。

武則天畫像

武則天出生在一個殷實的家庭中,其父為唐朝開過功臣武士彠,武則天出生地為長安,後因貌美得以入宮為唐太宗才人,有“武媚娘”封號。武則天在伺候唐太宗時便與為太子的李治互生情緒。

公元649年,李治繼位,武則天順應後宮之例削髮為尼,次年與李治相逢得以在唐太宗孝期已滿之年入宮為妃。武則天入宮後為其誕下一子,得封昭儀。

工於心計的武則天為鞏固自己後宮之位,先後除去王皇后和蕭淑妃,且聯合李治制定並實施一系列策略,成功使自己當上皇后。公元660年,武則天代替病重的李治掌政,先後制定一些政策,促進社會進步和國勢增強。

李治病逝,武則天先後擁其子李顯和李旦繼位,專制朝權。公元690年,武則天自立為帝,改年號唐為周,自立為武周帝,一人獨攬大權,為政期間政通人和,擊退突厥,保衞邊疆,善用人才,但卻施行酷吏使得人心惶惶。

武則天於公元705年病重被迫禪讓帝位於李顯,同年病逝麼,享年82歲,與李治同墓而葬。

武則天是誰的老婆

武則天為一代女皇,其所作的功勞是不可磨滅的,在那個極端崇尚男權的社會,武則天能夠有這樣的作為實屬不易,除了憑藉她殘忍的手段和不凡的統治能力,其中還依靠着男人的力量,這便是武則天的老公們,接下來就讓我們來介紹些武則天是誰的老婆吧。

武則天畫像

武則天一生有兩個老公,他的老公們是父子關係,一個是奠定了盛唐基礎的傑出政治家,是為唐朝的第二位帝王唐太宗李世民,另一位則是善良無大志的唐朝帝王唐高宗李治。若從關係上來説,武則天應為唐高宗的繼母,一國之中天子最大,雖有眾臣的反對,但卻無人能阻擋唐高宗立武則天為妃。

且説武則天為唐太宗的才人時便和唐高宗互生情愫,當年才14歲的武則天因貌美有才得以進宮服侍皇上唐太宗,也因其機靈聰慧深得唐太宗的寵愛,被封為“武媚娘”。説來也怪,武則天服侍唐太宗近十年,卻未有身孕。

武則天在伺候唐太宗期間結識為太子的唐高宗李治,兩人年齡相仿便產生愛慕之情,但因身份的障礙不能在一起,在武則天為尼的時候因祭拜先帝,兩人得以重逢,從此開始相伴長達三十年的時光,她便成為李治極其寵愛的老婆。

武則天還在寺廟中未回到宮中時便和唐高祖聯絡密切,得以懷有身孕,進宮後不久便誕下一子,得封昭儀。後經由她的不擇手段,成為大唐皇后。


武則天侄子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最受人敬仰和欽佩的女性之一,因為她在那個男權當道,重男輕女思想根深蒂固的時代,經過自己的智慧和籌劃,最終登上了天子職位,成為了整個天下的最高統治者。而且她在位期間,提拔並任用了一批具有卓越才能和謀略的大臣,勵精圖治,使得當時的社會出現了繁榮昌盛的局面。因此留下了很多關於她的典故和事蹟的史料。而關於她的幾個侄子,也在歷史上留下了很多的印跡。

武則天之侄武三思劇照

武則天總得算起來一共有四個侄子,分別是她的大哥武元慶的兒子武三思,二哥的兒子武承嗣,她的從父武士讓的孫子武攸緒和她的表哥武元忠的兒子武懿宗。關係跟武則天比較近的是武承嗣和武三思。首先是武三思,他生於649年,在武則天沒有坐上皇位之前曾經做到過衞將軍、兵部和禮部尚書的職位,並監修國史。在武則天登基為帝之後,他被封為梁王。在神龍三年即707年,他原本打算廢除李重俊的太子之位,結果反倒被李重俊擊殺,時年五十九歲。

接着是武承嗣,他生於公元649年,字奉先,是幷州文水即現在的山西文水人。曾經擔任過秘書監的職位,被封為周國公。他於光宅元年即684年被封為禮部尚書和同中書門下三品,又在垂拱元年即685南北封為同鳳閣鸞三品,此後更是一路升遷,做到過文昌左相這樣的職位。後來因為建議武則天立武家子孫為太子而遭到了狄仁傑等大臣的強烈反而被罷官,最終於698年鬱郁而死。享年五十歲。

關於武則天的另外兩個侄子,因為跟她的關係不是很密切,因此得以壽終正寢。其中武攸緒活了六十九歲,而武懿宗則活了六十六歲。

武則天遷都

關於武則天的典故和事蹟相信對歷史稍有認識的人都會有所瞭解。她從一個柔弱的女子通過過人的膽識和謀略最終在六十七歲的年紀登上了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權力頂峯,成為了睥睨天下的皇帝,這樣驚人的成就足以使她在中國的歷史中名垂千古。而關於她稱帝的過程和如何治理朝政也有許多的事情可以講述。比如説她曾經把都城從長安遷往了洛陽就是一件轟動一時的大事。

范冰冰版武則天

武則天遷都洛陽的時間其實是在她稱帝之前。她於公元683年成為唐中宗和唐睿宗的皇太后並臨朝稱制之後,就把當時唐朝的都城從長安遷往了洛陽。而在她正式登基為帝之後,除了701年十月至703年十月這段時間居住在長安之外,此後的時間裏她就一直居住在洛陽了。而關於她為何做出如此大膽的舉動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的考慮。一是政治上的考量,當時雖説天下還算太平,當時也存在很多的不穩定的因素,比如説當時山東一帶經常有盜賊出沒,這不僅對平常老百姓的生活帶來了嚴重的影響,而且就連武則天的丈夫唐高宗在前往洛陽時都會遭受來自他們的危害。因此如果把都城遷往洛陽,則可以加強對這些盜賊的防範,從而維護社會的穩定,鞏固自己的統治。

第二個原因是經濟方面的。當時的洛陽非常繁華和富庶,絲毫不比都城長安差。而且洛陽還有運河這條大的運輸動脈,可以從長江以南把糧食或者其他物資運往洛陽,不用像在長安一樣經常因為缺少糧食而填不飽肚子。因此遷都洛陽完全可以擺脱這種困境,使朝中的政局更加穩定。

應該説武則天這一決定是非常英明和正確的,不管是從維護統治上還是促進經濟發展上來説都是有很多的好處的。

少女武則天

《武則天傳奇》是湖南衞視在2014年底至2015年初播出的年度古裝戲,講述的是武則天從稚嫩的少女進入宮闈成長為成熟老練的一代女帝的故事,關於宮中權利鬥爭,使用獨特的視角還原了一個更為真實的武則天。其中范冰冰獨挑大樑飾演了從14歲到82歲的武則天,其中少女武則天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

范冰冰飾演的武則天劇照

該劇耗時一年的拍攝和後期時間,耗費資金多達2億,在演員片酬、服裝道具、片場和後期方面都話費很大成本,投入很多心血,最後呈現的電視效果也深得人心,不論是服裝還是場景來看都很輝煌宏大,仿造大唐所建的佈景給人一種夢迴大唐的即視感。

就範冰冰在這部劇中的角色服裝就多達26件,為了能夠更好的塑造年齡跨度之大的武則天形象,在服裝造型上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在該劇播出之際,一組范冰冰飾演14歲的武則天進宮體檢的劇照引起網友的熱評,大大為范冰冰的造型和演技讚歎。

圖片中的少女武則天形象,身着輕盈的粉色紗裙,再以黃色飾帶點綴,愈顯靈動婀娜,其髮型為雙環垂髻,在頭的兩側各盤成上卷下垂環,加上金色髮飾裝飾,展現了未脱稚氣的少女形象。且范冰冰展現的少女武則天神態稚氣又掘強,顯得武則天形象更加俏麗機靈,甚是生動。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685 字。

轉載請註明: 武則天墓為什麼不挖 武則天簡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