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化學命名中的生僻字那麼多?
這個問題很有趣~
當我面對喹唑啉、莨菪鹼、吡咯烷酮這些名詞時,也曾經有過這樣的疑問。
當時我去查了很多資料,慢慢了解,越瞭解越發現中國化學命名有很多學問。
題主,你聽我慢慢給你説。
1.化學元素的命名
十九紀六十年代以前,國際上的化學元素名稱很混亂。1860 年 9 月世界各國著名化學家 140 多人在德國卡爾斯羅開了一次會議,化學元素才有了國際通用的拉丁文名稱。現今我國化學元素的中文名稱看起來很簡單,可是這些字的極大多數在我國古代書籍裏是沒有的,是近一百多年來我國化學工作者根據拉丁文名稱的第一音節或第二音節的發音創造出來的新字。經過許多化學家不斷研究和創新,多次開會討論和選擇,才得到現今通用的中文名稱。
a.提到元素名稱的中文譯名,就必須要提到一個人,這個人 @Shfxc Xu 的回答中有講到,即徐壽。
1868 年,徐壽在江南機器製造總局內專門設立了翻譯館,還招聘了傅蘭雅(英國人,是在華外國人中翻譯西方書籍最多的一人,下文會提到)等西方學者參與翻譯工作。在翻譯《化學鑑原》這本書時,徐壽發明了音譯的命名方法,首創了一套化學元素的中文名稱。即把化學元素的英文讀音中的第一音節譯成漢字,作為這個元素的漢字名稱。
在徐壽生活的年代,我國不僅沒有外文字典,甚至連阿拉伯數字也沒有用上。要把西方的科學技術的術語用中文表達出來是項開創性的工作,做起來實在是困難重重。徐壽他們譯書的過程,開始時大多是根據西文的較新版本,由傅雅蘭口述,徐壽筆澤。即傅雅蘭把書中原意講出來,繼而是徐壽理解口述的內容,用適當的漢語表達出來。西方的拼音文字和我國的方塊漢字,在造字原則上有極大不同,幾乎全部的化學術語和大部分化學元素的名稱,在漢字裏沒有現成的名稱,這可能是徐壽在譯書中遇到的最大困難,為此徐壽花費了不少心血。對金、銀、銅、鐵、錫、硫、碳及養氣(今譯氧氣)、輕氣(今譯氫氣)、綠氣(今譯氯氣)、淡氣(今譯氮氣)等大家已較熟悉的元素,他沿用前制,根據它們的主要性質來命名。對於其它元素,徐壽巧妙地應用了取西文第一音節而造新字的原則來命名,例如鈉、鉀、鈣、鎳等。徐壽採用的這種命名方法,後來被我國化學界接受,一直沿用至今。這是徐壽的一大貢獻。
例如固體金屬元素的命名,一律用“金”字旁,再配一個與該元素第一音節近似的漢字,創造了“鋅(Zinc)”、“錳(Manganese)”、“鎂(Magnesium)”等元素的中文名稱。
b.1932 年公佈的《化學命名原則》中有這樣的規定:
元素定名取字,應依一定系統,以便區別,而免混淆。所取之字,必須便於書寫,在可能範圍內,應以選用較少筆畫,並避免三文並列之字為原則。所取之字須便於讀音。對已有的名稱,可用者,儘量採用。舊名有兩種以上的應根據上列原則選取。
這些規定總結了多年來命名的經驗,非常的科學,而且切實可行,因此所制定的絕大部分元素名稱一直沿用至今。
此外,《化學命名原則》中還作了一些具體的規定:
元素名稱用一個字表示,在取字時與國際通用名稱相應,以諧音為主,會意其次。規定元素單質在普通情況下為氣態者,偏旁從氣;液態者從水;固態的金屬元素從金;固態的非金屬元素從石。
典型的諧音命名有如:氦、氬、鋰、鉀、砷、碲等。
而會意字就是取意造字,例如氫、氯、氧、氮等。
“氫”曾名為“輕氣”,因為它是最輕的氣體,改為單個字時,將輕字的偏旁去掉加氣字頭;“氯”曾名為“綠氣”,因其單質狀態是綠色的氣體,故把綠字的偏旁去掉加氣字頭;“氮”出自“淡”,表示把空氣中氧沖淡了,故把淡字的偏旁去掉加氣字頭;“溴”帶水旁表示其單質為液態,溴單質有惡臭味,故將“臭”加水旁而會意。
怎麼樣,這些命名是不是非常合理且有意思呢?
c.元素中還有些名稱是很特殊的,它們也是諧音字,例如釕(liao 三聲,Ru)、釤(shan 一聲,Sm)、鈀(ba 三聲,Pd)、鈁(fang 一聲,Fr)、鉍(bi 四聲,Bi)等,在古字中都可以找到,而且有自己的意義。
“釕”在古代指金飾器,“釤”指大鏟,“鈀”指箭簇,“鈁”指量器,“鉍”指矛柄。
但現在它們失去了原有的意義,作為元素用字存在與化學新字中。
2.有機化學物質名詞的命名
a.和化學元素一樣,提到有機化學名詞的命名,就必須提到這樣一個人,他叫虞和欽。在 19 世紀時,中文有機化學名詞大部分是音譯的,常常過於冗長,不僅很難説,記憶也很困難。在日本留學的虞和欽重新開始了中文有機化學名詞系統的命名。
在 1908 年出版的《中國有機化學命名草》中,他按照有機化合物的化學性質和結構來翻譯,並搭配數字和官能基團來表示有機化合物的組成和結構,這些命名對於後來中文有機化學名詞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他沒有造一個新的漢字,卻能把重要的有機物用譯義的方法予以命名,這是我國首次制定有機化合物的系統名稱。
在 19 世紀 50、60 年代,中國引入了許多西方有機化學的觀念和理論,因此更多的中文有機化學名詞也被翻譯過來。《化學初階》(1870 年)、《化學指南》(1873 年)、《化學鑑原續篇》(1875 年)這幾本書的出版讓西方知識在中國的傳播達到一個巔峯,更多的中文有機化學名詞也隨之產生。自此之後,中文有機化學名詞的翻譯工作進入低潮。
甲午戰爭之後,雖然日本無機化學名詞對於中文無機化學名詞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但在有機化學名詞方面,卻沒有帶來同樣的影響。這與日本有機化學名詞的翻譯原則是音譯有很大的關係,而中國人更偏好意譯的名詞。在一片低迷中,虞和欽的《中國有機化學命名草》出現了。冥冥之中也改變了多年後我們這些理工科學生的命運:)
19 世紀,翻譯西方有機化學名詞基本上有兩種方法:
第一種是按照西文原意或者化合物的性質來翻譯,比如:鹽精(氯仿)、磺精(乙醚)、蔗糖和葡萄糖。代表人物是丁韙良和畢利幹。
第二種便是音譯,即以中文字來模仿西文的發音,例如:阿西多尼(丙酮)、由裏阿(尿素)。代表人物是上文中提到的傅蘭雅。
題主説:“個人感覺化學名詞的漢語音譯完全可以做到好寫好記……”
下面我來舉幾個例子讓題主感受一下“好寫好記”:
Hyoscyamine(莨菪鹼)為“海啞司瀉米尼”;
Methylethylamine(N- 乙基甲基胺)為“迷以脱裏以脱裏阿美尼”;
Ethylmethylphenylamine(甲基乙基苄基原醇)為“以脱裏迷以脱裏非尼裏阿美尼等以難矣”。
感覺如何?是不是開始覺得中文博大精深了~
b.下面我來講講虞和欽的命名法。
虞和欽的有機化學名詞的命名,歸納起來有這樣幾個特色:第一,他按照有機化合物的化學性質來翻譯,例如:矯質(烷類)、贏質(烯類)、亞贏質(炔類)、醇精(醚類)、間質(醛類)、擬間質(酮類)。第二,以一、二、三等數字來表示有機化合物的含炭數,如:一炭矯質(甲烷)、二炭贏質(乙烯)、三炭間質(丙酮)。第三,以一個、二個、三個來表示拉丁字頭“mono”、“di”、“tri”。第四,他將“ortho”、“meta”、“para”翻譯為真性、假性和異性。以天支的“甲”、“乙”來對應希臘字母的“α”和“β”。
為了表示取代基的位置,虞和欽分別用了“易”和“化”這兩個字來表示,這兩者之間區別在於:當用“化”時,如四氯化碳,自“化”字左右兩邊之物質相合而成;
使用“易”字的地方,如三氯易一炭矯質(三氯甲烷),則自“易”字右邊化合物中之一質或數質,同左邊物質之一質或數質置易而成,故左邊如增一質,右邊物質減一質。
這句話有點難理解,打個比方。甲烷(分子式 CH4),它裏面的 4 個氫原子都可以被氯順次置換,現在用一個氯取代一個氫,就稱之為“氯易一炭矯質”。
虞和欽的化學背景我們在他的中文有機化學名詞系統命名中能捕捉到一些蛛絲馬跡,例如“化”、“左旋”、“右旋”等字的使用是受日本的影響,而“精”、“鹻(jian 三聲)”的用法是受丁韙良和畢利乾的影響。
c.根詞用字:
①為了簡化化合物的名稱,中國化學家們給最常用的的化學集團創用了一些切音新字。如:“羥”表示“氫氧基”、“羰”表示“碳氧基”、“羧”表示“含氧酸基”。
②有機化學中採用會意法造字的類名。如:“烷”表示化合價完足之意,而“炔”表示化合價缺少之意。
③含氮化合物的類名,以月字旁表示,多為諧音。如:胺讀安、脲讀尿、肼讀井。
④氮族元素的烴化物:磷、砷同屬氮族,它們的氫化物中的氫原子被烴基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與胺類似,所以也從月旁。
⑤非金屬有機四價根,有類似金屬的性質故其名稱以金旁表示。
⑥芳香環烴的母核特定名稱所創新字均加草頭,讀諧音。
⑦雜環母核的特定名稱,所創新字一般加口旁,讀諧音。
⑧象形字。例如很多回答中提到的“甾”,四個環三個支鏈。
我還有很多想講,但是好睏啊,先去睡覺了~
有空我一定來補充。才疏學淺,歡迎指正,開放討論。
這是以前研究化學命名時寫的文章,現在拿出來修改補充了一些,參考資料如下:
《化學元素中文命名的由來》 張綸
徐壽 維基百科詞條
《中國有機化學命名草》 虞和欽
《化學命名原則》
《中國化學史.近現代卷》 趙匡華
《中國化學教育史話》 郭保章
《化學定命説略》 鄭貞文
《有機化合物中文名稱中的化學介詞:由來與演變》 何涓
評論裏提到求多多介紹有機漢字,有的能猜出來,比如酮,酚應該是音譯,有些真的不知道怎麼來的,比如醛,酯,醚,求介紹!
那我就説一下:這種有機含氧類化合物大多都是“酉”旁,且為音譯。例如“酐”、“醚”、“酯”、“酚”等。
其中“醛”和“酮”很特殊,古字裏面都有,“醛”表示“酒味變”而“酮”表示“酢酒”,如今棄其古義,作為醇的一級和二級氧化物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