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寫丟勒的專欄裏- 野史 - 丟勒究竟做了點什麼,值得反覆稱道? - 劉的起藝 - 知乎專欄介紹了這個可謂德國最出名的藝術家時,有一點未曾提到:丟勒的憂鬱。史學家們從丟勒版畫名作《憂鬱》中試圖分析出對於母親逝世的憂傷,以及從丟勒患病以及對於宗教壓抑氣氛的抵制的事實上得出深藏在丟勒氣質中的憂鬱。而後來的學者,則找到了這種德國式“憂鬱”最好的繼承人——埃貢·席勒。
席勒的個人氣質和“色情”畫作:
現世關於席勒的記載給這位天才畫家的作品又增添了一絲幻想主義和人文主義共存的憂鬱色彩,席勒父親在其 15 歲的早逝,讓他在如此小的年紀便迷失在了情感的傾訴和尋找中,人們喜愛對他和姐姐之間説不清道不明的依賴進行揣測,他自卑又自傲,認為在學校裏找不到可以值得説話的對象,他自我懷疑又自我迷戀——留下一百多幅自畫像,常與丟勒,倫勃朗的自畫像放作一起,讓世人津津樂道。他帥氣,朋友們評價他什麼時候都“一絲不苟”。他迷失,處理不好與母親的關係,又在母親面前表現出無比的狂妄——信中大言不慚地説:今後世上的博物館都會以他的作品為傲,成為豐碑——當然,他實現了。
席勒和姐姐 Melanie(中間),1901 年
1912 年,席勒以“勾引未成年人少女”的罪名被告上法庭,雖然最後罪名並未成立,但還是因為在幼童能夠接觸到的公共場合散步色情圖片而入獄。也許正因為是這個事件,讓公眾對席勒有了“色情畫家”的聲名。
Wally in Red Blouse with Raised Knees, 1913 ,水彩
裸體向來對於藝術而言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我們能從藝術史中找到無數個比席勒畫作裏的女子更具“情慾”的形象,那些雖然冠着聖潔的題材卻刻意繪製了給男性觀看的藝術作品,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比席勒“低俗”得多。當豐腴而誘人的雅典娜幻化成了世俗的女子,穿上了世俗的衣裳,擺出真實的姿勢,反倒成了色情的代表。這正是約翰·伯格所謂的“裸體”和“裸像”的區別。
難道布格羅的作品不比席勒筆下的女子更容易引發男性的幻想?
席勒沒有錯,只是荒誕的藝術史跟他開了個玩笑。到了他的年代,他有權利選擇自己所畫的題材,他只是將他生命裏最重要的——對於情感的追求放在了畫中。也許大家看到了淫穢不堪,對於藝術家而言,卻純潔勝過藝術史上無數繆斯。
席勒的自畫像和風格的摸索:
席勒可能是藝術史上最自戀的藝術家之一,短短的一生還留下 100 多幅自畫像,他的自畫像中或扭曲,或狂怒,或一本正經,是藝術家內心世界最好的在現實的反照,也是讓評論家們苦下工夫對其進行研究最好的素材。在前文説過席勒身上所具備的糾結的多重的性格,最直接,反應在了畫作上。
雙自畫像,1915 年,這是讓席勒研究者們猶為津津樂道的畫作,畫作中出現了兩個“自我”,兩種相似卻又迥異的神態,相依相偎,將目光直射到了畫布之外。藝術家用自己的畫筆,畫出了自己的“共同體”。
同丟勒相似的是,席勒也酷愛通過描繪手,留下象徵主義般的線索。如果説丟勒的手是早到中世紀末北方畫家留下來的弧線線條處理方式,到了席勒這裏,便成了稜角分明,劃開時代的手勢。
懂“造型”的很多人,尤其迷戀席勒,因為席勒能在將肢體扭曲和誇張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卻仍然卡着造型的結構,凸顯出別樣的美感。而席勒畫作中,手勢的應用,似乎更像是一種刻意的“符號”。比如下圖中席勒自己擺出與畫作類似的手勢。
我們再來看看席勒畫作中的風格變化:
自畫像,1910 年
The Self Seers (Death and Man),1911 年,一般認為,兩個形象都是席勒自己。
此時,席勒時值二十歲,二十一歲,從席勒留下的大量素描水彩和油畫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他保持着對於形體的誇張,很多時候用直線條取代了圓潤的弧線,從而讓後世的研究者們試圖從中分析出抽象的代表元素。我們可以判定,這個時期的年輕畫家在通過不斷地創作試圖找到一種結構的平衡,實驗了大量的風格。
從師承上而言,席勒首先受到分離派創始人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的影響,這種影響直到克里姆特的去世,克里姆特對席勒的偏愛眾所周知,在席勒脱離了維也納當代美術學院後,分離派的展覽也一直會邀請他,不得不説,這種提攜和推薦,對於年輕的畫家來説,太重要了。除了受到了同時代另一位重要藝術家科柯施卡的影響以外,1909 年克里姆特所操辦的一場展覽中讓席勒有機會看到了蒙克,梵高以及讓·圖洛普的作品,顯然,這次的展覽經驗,直接影響到了年輕的席勒這幾年的創作風格,印發了他的風格實驗狂潮。
向日葵,1911 年,其實席勒的畫作如同畢加索一般,非常好辨認時期,也正如畢加索所説的:“我之所以給我的畫都寫上日期,是為了讓人們知道我是在什麼時期創作的”,畫面左下角印章似的簽名也是席勒的一大標誌。這幅畫便是在觀看了梵高的向日葵後創作的,席勒很喜歡梵高的作品,但不同的是,人們從梵高的作品中看到了對於生命的熱忱,卻在席勒扭曲成團糾結而呈現抽象形狀的花朵中看到了死亡的鬱結。難道從這裏,就能看出來藝術家命中註定的早夭嗎?
席勒的感情生活和晚期的創作:
除了從技法上對席勒的畫作進行分析,我想,能讓席勒的作品如此迷人的另外一個原因,則是席勒對於戀人的描繪了吧。
1911 年,正是席勒創作風格摸索的時期,席勒遇見了“沃利”,從此,這個迷人的女子成為了席勒畫作中的第一個女主角。從沃利身上,後世的我們看到了一個女子最美好的面貌:她美麗,成為了藝術家多幅畫作的主角;她忠貞,一直陪伴在席勒左右;她堅忍,面對戀人的離去;同時又大是大非,當戰爭爆發時,身為平民的她義無反顧上前線做了護士。
自畫像,1912 年
沃利畫像,1912 年
席勒跟沃利在一起的這段時間裏,創作了上面這麼兩幅畫,兩幅肖像,一副自己,一副沃利。藝術家幾乎採用了同樣的創作方式,一樣的技法,相似的造型方式和色調以及背後的裝飾,不同的是,席勒的自畫像中高昂着頭顱,一如既往地不可一世,而沃利則温順地前傾,似乎揭示了兩人關係中的主次地位。
這兩幅畫一起收藏在位於維也納市中心的利奧波美術館,美術館的建設者便是席勒作品最大的收藏者利奧波(他從學生時期開始就致力於收藏席勒以及維也納分離派代表藝術家的作品),這兩幅畫曾一度分隔兩地,而直到利奧波的兒子花費千萬歐元才得以讓它們重聚,完成了父親生前的夙願。收藏家如同普羅大眾一般,對於藝術家的愛情傾心着。
然而,1914 年,席勒結婚了。對象卻不是沃利,而是一位中產階級的小姐——埃迪絲。後世批評席勒的變心,拋棄了相伴的戀人,而投入了對自己更為有力的環境。我們熱衷於猜測席勒的情感,甚至在電影《過度》中,沃利不過被描述成席勒情慾的投射對象,埃迪絲才是他用情的真愛。
無論如何,在 1914-1918 年的作品裏,我們看到曾經扭曲激昂的席勒風格慢慢沉穩下來,那些鋭利的直線也漸漸再次被柔和的曲線所取代。席勒開始頻繁地參加展覽,漸漸獲得了名聲,即便在 1915 年戰爭時期,他也受到了尊重,僅僅是讓他幹一些看管的工作,甚至妻子埃迪絲也獲得了隨軍的待遇,居住軍營不遠處。這場戰爭絲毫沒有影響到席勒的創作生涯,甚至於戰爭結束後獲得比之前更為響亮的名聲和更多的機會,在 1917 年的一次展覽中,他的所有畫作一售而空。
Portrait of dr. Hugo Koller,1918 年
在席勒後期的風格里,我們看到了更多的顏色應用,更為客觀的柔和的線條,在經歷了瘋狂的嘗試後,隨着婚後生活的平靜和市場的打開,席勒的畫風也穩定了下來。有人驚歎於這些後期作品的造型精準,也有人懷念那個無所不能的席勒,可惜的是,歷史沒有給我們太多的時間見證一個天才的成長,1918 年,是席勒創作生涯的最後一年。
家庭,1918 年,這幅畫是席勒晚期最重要的一幅畫作。圖畫中的三人正是席勒即將圓滿的家庭——席勒自己,妻子埃迪絲以及尚未出生的孩子。此時離席勒最重要的老師之一克裏姆特去世已經三年。
這幅畫作,圖畫中的三個人視線詭異地瞧向了三個不同的方向,難道又揭示了什麼不好的事情即將發生?1918 年,西班牙流感爆發,埃迪絲懷着六個月的身孕去世,而僅僅在三天後,席勒也因為同樣的病離開了這個世界。在最後的日子裏,席勒畫了許多埃迪絲的素描,我們雖然沒能從《家庭》中看到明顯的席勒即將為人父的喜悦,但他卻最終連看一眼自己的孩子的機會都沒有,只是將想象中的形象永遠地留在了畫布上。
同年,奧匈帝國戰敗,隨後這個曾經強大到不可一世的龐大帝國分崩離析。我們不能忽視這個時代誕生於此的一大批偉人:卡夫卡,斯蒂芬·茨威格,弗洛伊德,米塞斯,沃格林,薛定諤等等……以及,埃貢·席勒。
如此,我們再回過頭來列舉席勒的畫究竟好在哪裏:
1,傳統技藝(造型),當站在席勒大幅繪畫的原作面前時,圖像性所傳達出來的精準已經足以讓人驚歎,在知曉造型的觀眾面前,這就是不可多得的佳作。尤其在觀賞席勒看上去毫不費勁似乎草草而就的素描和水彩時,感觸尤其深刻,線條有意識的變形,抽象元素的探頭以及整體形態的把握,都説明了席勒是一個頗有功底的畫家。
2,對風格的追求和把握,我們花了一些篇幅來回顧席勒的風格,早中期對於以克里姆特為首的畫作中裝飾元素的吸收(這一點在席勒的風景畫中體現得尤為強烈,雖然在文中沒有給出,但席勒風景畫相對於克里姆特華麗耀眼的裝飾風格更多了跟同時代立體主義同源般的解構意識),中期對於不同藝術家的風格吸收和應用(不僅僅是造型上的,也有顏色上的影響)。
3,題材的範本,與早期定製型的肖像畫和人體畫的不同,席勒為後來的研究者們提供了大量的可以用於考究的關於藝術家心態的範本——自畫像(如同倫勃朗不同時期的自畫像),以及我們所説的在人體上的“色情畫”,對於現代性橫行的當時無疑是一種時代的產物。
4,情慾或情感,這是我們最先或者最後關注到的東西。也是觀者們樂於去了解的關於藝術家的故事的主要部分。這是不可避免的從《名人傳》流傳下來的,對於藝術家本體的“崇拜”。
文字資料不在手邊,很多有意思的細節缺乏考證我也就沒怎麼瞎説。主要年份參考了一些網頁資料(然而很多時候它們內容上都自相矛盾)以及維基藝術,如有紕漏還請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