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焚書坑儒為什麼沒有毀滅文化 焚書坑儒是秦始皇採納了誰的建議

由 度方針 發佈於 經典

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秦始皇統一天下,廢分封,實行郡縣制度。不在繼承像戰國時期一樣分封自己的帝國,而是將這些國家集中在自己的手中,劃分為36個郡縣,實行高度的中央集權之一政治。

秦始皇“焚書坑儒”

一次宴會上部分大臣斥責秦始皇不遵循古道,大怒。於是在聽從大臣李斯的建議後,實行焚燒儒家書籍的的指令,便出現了歷史上的“焚書”一事。一年之後,有兩個書生本來任命給秦始皇煉就長生不老的丹藥,後來他們認為秦始皇貪慾念很強,吃了藥也是浪費時間,於是就豁然請辭。秦始皇得知後大怒,又想到每次都在書生手裏求不到仙藥,於是下令將國內多達四百左右數量的方術之士和書生統統活埋,便出現了歷史上著名的“坑儒”。

不久之後,國內四處起義,出現了反秦高潮,秦朝逐漸滅亡了。漢朝建立後,那些在秦朝政治中受到邊緣化的書生,因為受到文化重建的影響,又回到了政治中心。後來漢武帝在位時期,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使得儒家才得以站在正統的地位。

從古至今,文化是一個民族恆定的一個支撐點,與政治經濟相互作用。所以在中國歷史的國度裏,一個統一的政治就需要從文化當中尋找並獲得自身自由。秦始皇“焚書坑儒”的表現正是體現了對自己的統治經不起文化的質疑。在漢武帝統治時期,也正是自身統治需要文化作為支撐。所以上下幾千年以來,政治於文化相交融,而這種交融性也應該繼續發揚下去。

焚書坑儒圖片

歷史上的“焚書坑儒”事情是發生於古代秦始皇統一的時期,當時秦始皇為了實現大一統的政治局面,於是開始統一思想。然而卻令人想不到的是,在政治與思想的矛盾正在不斷激化的情況下,發生了這件事情。下圖中所反映的事實就是當時的“焚書坑儒”事情。

焚書坑儒圖片

圖片中,眾多士兵運送來了大量的儒家書籍,並不斷的向火堆中扔去,熊熊大火好像並沒有要停歇的意思,那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秦始皇做出這樣的舉動。縱觀歷史,其中最直接的原因就在於當初的分封制度和郡縣制度。當時秦始皇平掃天下,實現統一,於是在經濟和政治上進行改革。可是情況並不樂觀,問題就出現在了要不要分封諸侯的問題上。

眾多大臣堅持“封國土,建諸侯”制度,可是秦始皇卻實行了郡縣制度,最終走上了法家的道路,遵循抑古尊今。也就是這樣引起了很多知識分子的不滿,兵隊秦始皇所發佈的指令進行指責和攻擊。秦始皇身邊的小人攛掇他實行思想上的統一,並進行“焚書坑儒”的行為。也就是這樣大量的書籍遭到焚燒,不少知識分子也慘遭坑殺。

作為千古名帝的秦始皇,為了實現思想上的統一,以及大一統的社會,做了許多留名千史的事情。但是,就有着這樣的一件事情《焚書坑儒》,遭到後人的唾罵,甚至將他稱之為暴君。

秦始皇為什麼要焚書坑儒

秦始皇時常被後世批評是暴君,實行的是暴政,其中的一條依據就是他焚書坑儒。那秦始皇為什麼要焚書坑儒呢?如果從他身為一代帝王的角度來看,這件事就是一次統一思想文化的運動,是對帝國統治有利的事情。

秦始皇畫像

秦國統一六國之前,是紛擾混亂的春秋戰國,而在這亂世卻迸發出最為強烈的思想火花,也就是先秦的百家爭鳴。諸子百家中,流傳最廣泛、對後世影響最大的是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縱橫家、陰陽家等。

現在看來,他們為中國創造了最燦爛的思想文明,使中國得以與同時期的希臘文明媲美。但是對於統一六國後的秦始皇而言,百家相爭是混亂,是隱患。雖然秦始皇為什麼要焚書坑儒,因為他要消除隱患,加強專制的思想統治。

焚書在前,坑儒在後,焚的是除醫藥、卜筮、農業有關之外的所有書,坑的其實也不是表面上的儒士,而是方士。焚書是因為秦始皇是一個改革者,統一中國、廢分封設郡縣、中央集權等等措施都是他首創,而那些書尤其是儒家書籍最大的特點就是師古,就是崇尚上古或者西周,此外大多和法家相悖,這樣的思想對於運用法家思想的秦朝而言是危險的。而坑儒是因為,這些方士欺騙他可以尋仙訪藥讓他長生不老,而秦始皇花了大量人力物力後一無所得所以惱羞成怒,而可能是因為當時的方士也學儒家或者穿儒士的服裝所以被認為是儒士。

毛澤東對此的評價是“勸君少罵秦始皇,焚坑事業要商量”,可見他贊成秦始皇。


 

焚書坑儒燒了多少書

千古名帝--秦始皇,為了實現大一統的社會,做了許多留名千史的事情。但是,就有着這樣的一件事情,歷經2000多年遭到後人的唾罵,甚至將他稱之為暴君。其原因就是實行“焚書坑儒”的措施。

秦始皇焚書坑儒

“焚書坑儒”這一事件中到底燒了多少書,卻無人知曉。但是清楚的是,當時秦朝的統治對人民的刑罰殘酷,剝削嚴重。當然在思想上面也是嚴格禁錮的。對於“焚書坑儒”這件事是秦始皇在意識形態領域對有不同意見的有士之人所進行的殘酷鎮壓。在一次宴會上,始皇很是高興,可有一個思想固執的人叫做淳于越的,本是齊國人。他當時就當場批評周青臣是阿諛奉迎的人。緊接着他又批評了秦始皇廢除分封制度以及郡縣制的舉措。又舉列説,如果有大臣發生篡權的事情,始皇是沒有辦法救自己的。隨後他譏諷到始皇不遵循古道,政治是不能長久的。丞相李斯當場與他反駁,斥責淳于越是愚蠢的儒士,還譴責儒士們口是心非。他認為朝廷上有儒士們的存在對當今的朝政是有危險的,於是強烈建議秦始皇打擊他們的活動,還提出焚書的建議。在李斯的一席話下,秦始皇批准並實行了這個建議,於是就出現了史上的“焚書坑儒”事件。

關於此次焚書的數目並無人知曉,但關於書目的大致範圍確定是:第一、史書除了《秦記》以外的所有相關的六國史全部燒掉。第二、《詩》、《書》、百家語除了博士官收藏的以外,有關其他人寫的藏書都要集中到郡部那裏,由郡守等人相互監督燒掉;第三、有《詩》、《書》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見知不舉者與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燒,黥為城旦;第四、有關醫藥、占卜、種樹等書不在焚燒範圍裏面;

焚書坑儒的危害

秦始皇焚書坑儒的本質實際為了實現統一的中央集權主義政治,進一步排除不同的政治思想和見解,可惜並沒有什麼成效,其結果也是令人始料未及的。但是縱觀歷史發展,秦朝實現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

“焚書坑儒”圖片

首先關於他的危害就有:

第一:維持了秦朝的大一統政治,但也加速了其政權的滅亡。在戰國時期,諸侯國圍繞着政權張開鬥爭,侵佔國土,當然在戰爭過程中,各國的思想文化逐漸滲透在了一起。各個諸侯國的軍事和政治受到儒家文化的影響,導致了戰爭的進程被文化思想所束縛。受文化影響最大的就是孫子兵法之類的。文化的衝擊使戰爭被文化和文化所帶來的變化所改變着,無法達到最大化的殺傷力,因此文化成為了一種新型的武器。秦始皇就很好的利用了這一點,讓自己站在歷史的最前端。但“焚書坑儒”一事從政治角度來説,雖然贏得了統一,但是也加速了秦朝的滅亡。

第二: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了當時人們的思想的進步。雖然這一事件的本質在於統一和加強思想控制,並且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功。但這樣長久下去,必然會不利於國家的長治久安,對社會的發展也起到了一定的阻礙作用,封閉了人們想要學習其他文化思想的道路。秦始皇沒有意識到儒學的可以用利用之處,實行“焚書坑儒”這樣愚笨、激烈的舉動,毀滅了多種文化史書,造成了文化上的重大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