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歷史上真正的包拯:並非斷案如神,而是愛民如子

由 長孫秀芬 發佈於 經典

包拯可是一個家喻户曉的大人物,他因鐵面無私,剛正不阿的品性享譽後世,人稱包青天。他是正義的化身,更是廉政的代表。人們或許都看過許多與包拯有關的電視劇,通過一些影視作品瞭解包拯,但那並不一定是歷史上真正的包拯。而且影視作品也只能反映一個時期的包拯。那麼包拯在出任開封府府尹之前都做了那些深得人心的事呢?

包拯,字希任,廬州人士,也就是現在的安徽合肥人。包拯從小讀書就十分用功,最終沒有辜負眾望高中進士,被授為大理評事,出任建昌縣的知縣。大家不要小看了這個知縣,認為他只是一個七品小官,在宋代,知縣是中央下派的官員,是一個"臨時工",政績優秀是會很快升遷的。但包拯因為父母年邁,沒有去上任,朝廷念他是一個大孝子,於是換了一個監和州税的官職,但包拯也拒絕了。包拯是出了名的大孝子,十分孝敬父母長輩。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包公將一座修建在包公墓旁的橋命名為孝肅橋,如今這座橋已經歷經了千年的歷史,成為了合肥的標誌之一。

幾年後,雙親去世,包拯才出來做官。先是出任了天長縣知縣,在任期間,清正廉潔,辦案是明察秋毫,相傳在天長縣任職期間,有仇家將別人家耕地的老牛的舌頭割掉了,老農到縣衙報官,包拯命令他回家把牛殺了,老農惶恐不安,不敢照辦,因為在宋朝為了擴大生產,私自將耕牛宰殺是要掉腦袋的。但包拯叫老農放心,一定為他主持公道。

果然,仇家見他殺掉了老牛,便到官府舉報,想要了老農的命,包拯果斷出擊將其拿下並嚴懲,為老農主持了公道。後來因為功績斐然,移任端州知州,升為殿中丞。端州就是現在的廣東肇慶,包拯到那時正在鬧疫情,是疫區,包拯便召集老中醫製藥,消滅了病災,隨後通過挖井的方式治好了洪水,在任端州時期年年豐收,百姓都稱他為包青天。而且端州盛產硯台,之前的知州在上供是往往成倍上供,多出的部分用來賄賂,但包拯每年都是如數上供,從不行賄賂之事。剛正不阿,為人民稱讚。

不久,包拯被授為監察御史裏行,改任監察御史,來監察百官。他在任上與同僚關係融洽,並且多次為朝廷提供建議,他曾説:"國家每年都用歲幣上供契丹來換取和平,為何不用這些金銀物資提供給軍營,讓士兵得到更好的訓練,擁有更好的武器,這樣才能富國強兵,而不是一味地用金銀換取和平"可見包拯過人的遠見與戰略眼光。

大家都知道,宋朝就是因為國防不力,屢屢被北方的遼、金所侵犯,最後被蒙古所滅。後來,包拯又向朝廷建議,重視地方官員的選拔制度,廢除不合理的選官制度,對於門下省的封駁予以批評,認為這個制度阻塞了納諫之路。還要求朝廷加強對官員們的審核。

這幾項制度可以説是懲治了那些貪贓枉法,給予他們警戒,讓他們不敢再犯。當時各路轉運使都兼任按察使,往往用一些無關緊要的小節來彈劾何地官員,用苛刻的考察方式來相互標榜、自詡高明,使得各地官員做起事來膽戰心驚,並且用金銀財寶來賄賂他們,以求自保。包拯於是請求朝廷廢罷了按察使之職。讓那些喜歡剋扣地方官的按察使們不敢再伸出他們貪婪的手。

包拯在任上功績累累,但他的才能可不止於審案,斷案,對於外交也是十分精通並且口才出眾。包拯在出任開封府前還出使契丹(又稱遼),並與契丹禮官爭鋒相對,沒有讓對方佔到便宜。契丹人污衊詆譭宋朝,包拯據禮還擊,不失風度的同時還贏得了尊重。

包拯才能出眾自然受到統治者的器重,嘉祐元年(1056年)十二月,包拯出任開封府府尹,就有了後來的各種故事,傳説。

包拯一生清廉,剛正不阿,是後來歷朝歷代做官的典範。鐵面無私,更是受到了人們的稱讚。或許在熒幕之上有些歷史人物有所改動,甚至顛倒黑白,無中生有。但在銀幕上的包拯與史料記載中的包拯的形象卻是基本相同的,可能故事有改編的部分,但包拯那一身正氣的形象卻是被完全演繹了出來。如今的我們正進行反腐倡廉,或許包拯應該成為當今官員們的標杆,黑白分明,大公無私,做一個為人民服務的好官。

參考文獻:《宋史》《資治通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