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李鴻章遺體
李鴻章作為晚清時期的重臣,他或多或少都受到世人的關注,即使在他逝世後一百多年的今天,他的功與過還是受到人們的議論不絕。李鴻章1823年出生於安徽合肥,在1901年逝世,享年78歲,諡號文忠。
李鴻章銅像
作為淮軍、北洋水師的創始人和洋務運動的領導人,李鴻章一生可以説是功績顯赫,同時過失也不少,可以説他有多大功績,同時也伴隨着多大的過失。李鴻章作為清王朝的名臣,官至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華殿大學士,也正因為他位居此高官,使得後來的不平等條約由他出面簽訂,這也是後人對他既有敬仰也有謾罵的緣由。
1901年李鴻章逝世後,他的遺體被安葬在合肥城東十五里的大興集,而1958年為興辦鋼鐵廠,李鴻章的墓室被挖掘,據當時挖掘的人回憶敍述,李鴻章的遺體是穿着黃馬褂,並且保存得完好,而由於李鴻章簽訂的諸多不平等條約,使得世人對他除了“賣國賊”這個稱號以外,好像對他的功績並不感興趣,也正因為如此,使得他的遺體被挖掘出來以後並沒有得到善待,而是被掛着遊街,直到屍骨散盡。
我想李鴻章可能會想到他不被世人看好,卻絕不會想到,幾十年之後連他的屍骨都被世人如此唾棄。當然這與當時的時代背景以及文化有一定的關係,通過當時人們對李鴻章遺體的侮辱,也側面反映了一定時空的冷漠。不管功過與否,作為一代功臣,李鴻章的遺體都應該被人們善待,而不是遊街。
李鴻章遺折
在清朝後期,李鴻章已經是朝廷的重臣,他曾經同時擔任直隸總督和北洋通商大臣這兩個官職,在當時,這可都是朝廷正一品的大官,同時他還被授予文學殿大學士。由此也可以看出,掌握在李鴻章手中的權力是非常大的。不僅是在光緒帝的眼中,李鴻章非常重要,就連慈禧太后都不敢把李鴻章不放在眼裏。然而就是這樣一位朝廷重臣,由於清政府衰敗無能,在外國人面前,李鴻章卻毫無地位可言。這也是導致李鴻章發病而死的直接原因。由於死的太突然,這才有了李鴻章遺折的由來。
李鴻章照
在1901年,和俄國的《辛丑條約》剛剛簽訂不久,俄國的代表又一次向七十八歲的李鴻章發難,他們荒唐無恥的提出了“道勝銀行協定”,企圖從中國獲得更多地利益,並通過別的方式威脅李鴻章簽字同意,李鴻章氣憤至極,卻又不能不同意。在俄國的代表走後,李鴻章便吐血躺在牀上不能起來,他感到自己的時日已經不多了,於是便寫了一封奏摺,李鴻章遺折具體內容如下:勞勞車馬未離鞍,臨事方知一死難。三百年來傷國亂,八千里外弔民殘。秋風寶劍孤臣淚,落日旌旗大將壇。海外塵氛猶未息,諸君莫做等閒看。
寫完這封奏摺後不久,李鴻章便去世了。他的這封遺折在當時感動了很多愛國之士。雖然整首詩文字不多,卻真實的表達了當前清政府的形式,以及他對自己國家民族未來的擔憂和對後人的教導。
李鴻章晚年
在我國晚清洋務運動時期,曾有一個著名的大臣,他就是李鴻章。李鴻章從小立下宏願,要保家衞國,所以他在年輕的時候意氣風發很有作為,可惜他到了晚年的時候各列強入侵,清廷的一再妥協和忍讓讓他失望,所以晚年的李鴻章做的最多不為己願的事,就是代表清政府簽訂不平等條約。
李鴻章的照片
李鴻章也曾一腔熱血想要保家衞國,他在年輕的時候開展洋務運動組建淮軍,努力的讓國家變得富強,可後來到晚年的時候面對洋務運動治標不治本的結果他很失望。李鴻章晚年正是列強入侵中國的時候,他奉光緒皇帝的命令迎戰列強,可最終因為以慈禧太后為首的主和派的干擾而戰敗,後來李鴻章代表清廷和列強簽訂了不平等條約。對於晚年的李鴻章來説,最讓他心痛和恥辱的就是自己代表清政府給列強國家割地賠款。晚年的李鴻章曾感嘆“秋風寶劍孤臣淚”可見他晚年內心的淒涼。確實一生的努力和心血都不過是“紙糊的老虎”,確實讓人心痛。
李鴻章一生的宏願就是用自己的力量改變清政府的局面,可到了晚年他才發現,這個願望在腐敗的清廷的壓力下根本無法實現。晚年的李鴻章作為清政府的全權大臣,和列強簽訂了很多不平等條約,所以國人將所有的不滿都發泄給他,這也使得他更加憤恨不平甚至憂鬱成疾,最終李鴻章在簽訂《辛丑條約》後過世了。
李鴻章早年意氣風發很有作為,他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可惜生不逢時,努力一生晚年卻生活在恥辱和憤恨中。
李鴻章幕僚
每一個朝廷大員的身邊都會有許許多多的幕僚,為朝廷大臣出謀劃策,解決所遇到的問題。而李鴻章作為清朝的重臣,身邊的幕僚自然不會少。在李鴻章身邊的眾多幕僚當中,最早跟隨李鴻章,並且跟隨時間最長的就是周馥。
周馥照片
周馥出生於1837年,是安徽建德的人,字玉山,號蘭溪。在周馥早少年時期,周馥十分努力的讀書,想要考取功名。但是,參加了多次考試卻仍然沒有中舉,最終只能選擇成為一名文書,之後又成為候補知縣。
在1870年,周馥跟隨李鴻章創辦洋務運動,積極建立北洋海軍,並且還創辦了中國第一所武備學堂,那就是天津武備學堂。在1888年,周馥開始升官,成為了直隸安察使。在《馬關條約》簽訂之後,李鴻章在清朝政府內部不斷地受到打擊,周馥的權利也隨之下降。
在1901年,李鴻章生病去世,周馥便成為了直隸總督,兼任清朝北洋通商大臣。第二年,周馥又成為了山東巡撫。在周馥任職期間,不僅僅管理清政府與外國的政務,以及鐵路的修建,還要負責疏通黃河,避免黃河決堤,造成洪災。
在1904年,周馥成為了兩江總督。在1906年,又成為了閩浙總督,但是周馥沒有去兩廣地區就職,清政府只好將周馥調回到兩廣地區。在1907年,周馥已經70歲了,深諳官場之道的他,最終以身體病弱為理由,辭官回鄉。最終於1921年9月22日去世,享年85歲。
李鴻章趣事
只要談論到清朝歷史,李鴻章就是不得不提的一個人物。無論是清朝政府與外國列強所簽訂的不平等條約,還是清政府派出的軍隊,與外國列強軍隊作戰,都少不了李鴻章。但是,就是這麼一個著名的政治家,卻有過非常多的趣事。
李鴻章舊照
在1896年,李鴻章遊歷英國,抽出時間到戈登的墓前進行祭拜。戈登的妹妹十分感激李鴻章對自己哥哥的尊敬,從而將自己所擁有的在賽狗大賽上獲得名次的名犬送給李鴻章。李鴻章在回國數天之後,寫信給戈登的妹妹。在信中,李鴻章這樣説道:十分感謝您將自己的愛犬送給我。但是由於我的年紀太大,牙口不好,不能多吃。但是,您那麼的有誠意,我還是吃了兩口,果然十分的美味。戈登的妹妹看完信後,苦笑不得。
除了會到英國遊歷,李鴻章還經常出使外國,到達外國的使館進行晚宴。有一次在法國的晚宴上,服務員給李鴻章送上了一份冰激凌。李鴻章看見冒熱氣,就以為熱的,然後用嘴去吹,外國人看到之後,就不停的嘲笑李鴻章。
李鴻章表面不在意,跟他們説第二天要請他們吃中餐。第二天,李鴻章命人端上來一鍋湯。外國人看着湯上面並沒有冒着熱氣,就以為是涼湯,大口地喝起來,結果都被燙到了。原因就是湯的表面有一層厚厚的油,下面就是滾燙的湯。李鴻章故意這麼安排,就是為了報復外國使臣昨天對他的嘲笑。
李鴻章的過錯
李鴻章是清朝中興四大名臣之一,而關於他的話題非常之多,人們對於李鴻章的研究也非常多。現在提起這個人,他的名聲並不好,那麼李鴻章究竟犯過哪些錯誤?
李鴻章照片
從歷史來看李鴻章的錯誤主要有兩點,一個是中日甲午戰爭的失敗,一個是代表清政府簽訂不平等條約。這兩件事情讓李鴻章的名譽大大受損,甚至説讓他留下了千古罵名。
甲午戰爭是中國和日本展開的一場戰爭,當時的日本非常強大,開始侵略中國,於是雙方開始了一場大規模海戰。當時清政府最先進的軍隊就是李鴻章一手組建的北洋艦隊,但是在初期李鴻章主張議和,不讓軍隊出戰。
但是日本沒有停止腳步,北洋艦隊奮起反抗,雖然整個北洋艦隊的官兵英勇抗戰,但是無奈裝備不如人,最後戰敗,整個北洋艦隊全軍覆沒。這對李鴻章造成了巨大的打擊。
其次就是他代表清政府簽訂了諸多不平等條約,這些條約都很相似,內容基本都是割地、賠款,完全是喪權辱國。這些是李鴻章代表清政府簽訂的,所以他首當其衝,他背上這樣的罵名也無可厚非。
需要注意的是,李鴻章過確實是存在的,也是沒有任何異議的,但是他並不是一無是處的賣國賊,他在其他方面還是很有建樹的,同時對於這些條約他也只是代表簽字者,罪魁禍首還是當時清政府中的領導人物,這點我們要認識清楚。
李鴻章的功
李鴻章是晚清時期清政府中的重要大臣,也是晚清名人,在清朝中興的過程中他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因為他在晚年周旋於政府和洋人之間,代表政府簽訂了諸多不平等條約,於是人們對於它的批判之聲極多。
李鴻章劇照
但是到了現代,我們對於一個人的評價應該客觀,一個人的功過榮辱都應該正確的評價。李鴻章是有過,但是他的功也應該被我們知道。在李鴻章去世的這100多年中,他一直是被研究的對象,中外學術界出版的關於他的著作就有40多部,論文有1400多篇,可見人們對於他的重視。
李鴻章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因為他從事的活動之廣泛是我們難以想象的,幾乎涵蓋所有重要行業,包括軍事、政治、經濟、外交、思想文化等各個領域,在當時大凡重要事件都有他的參與。
説道李鴻章的功總體來説有這幾項,他是具有卓越見識的清朝政府大員,對於晚清新知識的傳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因為在曾國藩去世以後,具有新知識的人都聚集在他的周圍,藉助他向整個社會傳播思想啓蒙。
其次就是他的實業,李鴻章是一個非常務實的人,所以他開啓了中國近代重工業,他涉足的工業有機械製造、採煤、鐵路、電報、輪船運輸等,同時對於紡織、麪粉等輕工業和民用工業也有涉足。可以説這些貢獻是很大的。李鴻章是有過,但是他的這些功我們也不能忘記。
李鴻章怎麼死的
李鴻章在晚年時期擔任兩廣總督,不久後八國聯軍侵華,清政府通知廣東,將李鴻章改為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全權負責戰事。淮系以《馬關條約》一事進行勸阻,然而北方局面無法控制,首都淪陷,朝廷逃亡。李鴻章接受朝廷旨意,前往北京進行談判。
李鴻章劇照
到達北京後,李鴻章在議和初期就患下重病,隨後列強制定了耗盡清政府國力的和談目的,強迫李鴻章和慶親王奕劻簽下《辛丑條約》,定下所有事宜後,李鴻章被全國上下一致聲討,簽字歸去後李鴻章的病情越發嚴重。
俄國試圖通過這次侵華事件併吞中國東北,東北滿洲仍舊在抵禦俄國侵略,其餘西方列強極力阻止俄國在中國的利益擴大。李鴻章斡旋於列強之間,意欲拖延至東北戰事結束或列強中阻止俄國侵佔東北。
俄約制定完畢,俄國從東北撤軍,但擁有隨時向東北進兵權利。李鴻章不允簽字,仍舊商談中俄條約事宜,然而身體已然支撐不住。在前往俄國使館談判期間,俄國公使態度蠻橫地要求李鴻章儘快簽字。在歸去之後,李鴻章開始嘔血,“紫黑色,有大塊”,“痰咳不支,飲食不進”,醫生經過診斷認為是胃出血。
清政府下旨允他休息,等到病體痊癒後再度談判,孰料李鴻章心力交瘁,翌日便已經病逝了,朝廷下旨諡號為文忠。臨死之前李鴻章仍舊心有感嘆,試圖挽救這個沒落的帝國。
李鴻章簡介
李鴻章,晚清政府三朝重臣,以內閣大學士(中堂)聞名,世稱李中堂。出生於安徽合肥一個殷實的家庭,自幼通讀經史,在成年後通過參加科舉走上仕途。相較於其他學子,李鴻章獲得的人際關係遠比官職更為重要,例如他的恩師曾國藩。
李鴻章照片
咸豐年間,李鴻章通過鎮壓太平軍進入了軍中,隨後因清政府江南兵力的薄弱而受命組建淮軍,以曾國藩的湘軍為骨幹,淮軍通過鎮壓太平天國、捻軍等農民起義勢力,軍事力量不斷擴大,在湘軍解散後,淮軍仍舊是江南最精鋭的部隊。這支地處江南的武裝力量成為李鴻章擁有清政府話語權的根本。
同治年間,李鴻章與左宗棠等人試圖在封建帝制下進行資本主義改革,發起了近代中國資本力量的啓蒙,建立清政府國有企業,改變晚清朝廷關於近代科學、軍事和經濟的態度。洋務運動期間,以李鴻章為主的清政府外交部門一度在列強國家面前獲得主權。
光緒年間,李鴻章開始組建清政府的海軍力量,北洋水師的成立代表洋務運動的巔峯,然而終因政治制度的腐朽,後勤補給極為落後的北洋水師在甲午海戰中全軍覆滅,同時也標誌着李鴻章奮鬥半生的改革以失敗告終。
晚年,李鴻章擔任兩廣總督期間,八國聯軍發動侵華戰爭,李被晚清逃亡政府逼迫,前往北京。重病纏身的李鴻章在簽訂辛丑條約後身心俱喪,病逝於北京,諡號文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