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家,重大問題主要是我來決策,而日常事務則由我女朋友説了算。只是目前看來,世界上還沒有什麼事可以稱得上重大問題。所以,在和女朋友交往的初期,我就上交了工資卡和保險報銷賬户,所有大宗的支出都需要經過她的首肯,但是日常開銷我可以自便。這倒不止是因為我打不過她(硬着頭皮),更重要的是,學經濟史專業的我深知“封建帝制”所造成的社會矛盾,因此主動出讓權利,構建“君主立憲”,為萬世開太平。當然了,她主要演“君主”,而我的戲路比較寬,試衣服問我美不美的時候我得演“奸臣”,交租子的時候我演“人民”,晚上有時候還得加戲。
就學術界而言,在理財方面的性別差異是一個被研究了許多年的領域。按傳統觀點來看,女性更加感性的思維方式似乎不適合理財,但研究者的結論卻與此相反。
這是摘自金融時報的一張對比圖(女性投資理財更有優勢?),裏面是女性基金經理的業績與平均水平的比較。可以看到,從 2007 年至今,女性的表現遠高於平均表現。在 2013 年,女性基金經理的回報率為 9.8%,而對沖基金指數則只有 6.13%。
對此,業界的分析認為,女性比男性更厭惡風險,所以在投資時趨向於穩健。穩健的投資風格使得女性損失更少,而男性則會為衝動付出代價。
另外,女性的潛意識中會把投資與安全,生活質量等聯繫到一起,在遭受損失時,女性情緒的體驗是恐懼和擔心。而男性則追求更高的回報,在遭受損失時會體驗到憤怒。這樣一來,女性在追漲殺跌時可以更好地控制慾望。
但是,金融時報的這個解釋有一個問題。那就是保守的投資策略在低迷的市場中是有利的,但在快速增長的市場裏,保守就不是一個優勢了。承擔更大風險的男性應該獲利更高才對。例如在 2013 年,股票表現搶眼,但是保守的債權則收益平平,為何在這些牛市中,女性仍然能獲得更高的投資回報呢?
我想,這可能是因為在一個男性主導的行業中,女性想要成功晉升為對沖基金經理需要比她們的男性競爭者更優秀。對女性的歧視在這裏過濾掉了不夠強大的女性,所以能留下的都是精英。因此,專業人士的表現並不能指導我們婚姻中哪一方應該管錢。
那麼,我們來看看普通家庭的情況。UC 戴維斯分校的 Barber 教授研究不同性別的投資差異已有 20 餘年,他有一篇著名的論文叫“Boys will be boys”,男孩永遠是男孩。這項研究追蹤了美國 35000 個家庭在 6 年中的股市投資表現,其中男性的交易次數是女性的 1.5 倍,而收益卻比女性低 1.45%。單身的男性年化換手率更是高達 84.4%,單身女性只有 50.6%。這就意味着,女生在投資時更加穩定,而且回報更高,而男性則要承擔更高的交易成本。這篇論文對此的解釋是,男性因為天生更加自信,所以會更頻繁的交易。而女性則追求穩定,所以持有的時間更長。
另外,女性也會更多的去諮詢專業人士的意見,而男性則傾向於自作主張。根據華爾街日報的文章,在一項針對 11500 人的調查中,55%的女性認為自己比市場中的平均投資者懂的少,而這一比率在男性中只有 27%。理論上,投資者中應該有一半左右低於平均水準,而只有 27%的男性願意承認自己不行,可以想象當他們投資時會做出怎樣愚蠢的舉動。
同時,願意 “把大多數財產投入到高風險領域裏” 的女性只有 4%,而男性則更喜歡冒險,有 15%選擇了願意。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我們總説賭徒把家搞的“妻離子散”,因為會做這種蠢事的大多是男性。
由此可見,女性在理財方面似乎更有天賦。雖然很想勸各位同胞多問問老婆的意見,但我知道你們還是不會問的。
Boys will be boys.
References:
1. Barber B.M., Odean T. (2001). “Boys will be boys: Gender, overconfidence, and common stock investment”.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16 (1), pp. 261-292.
2. Georgette Jasen. (2015). “Male Investors vs. Female Investors”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May 3,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