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關鎖國政策後果分幾個方面,中國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閉關鎖國的?在清朝末年,清政府實行了閉關鎖國政策,那閉關鎖國政策後果有什麼呢,給我國的發展帶來了怎樣的影響呢?第一,閉關鎖國在不知不覺中約束了我國的對外貿易和工商業的發展,讓我國的資本主義萌發受到制約。第二,閉關鎖國加深了統治者妄自尊大的想法,還自豪的以為我國物產豐富,不需要其他國家的朝貢。殊不知,遠洋在外的國家已進行了工業革命,因此我國工業文明的興起從此慢了一大步。
閉關鎖國時期的明成祖像
第三,阻撓了中外文明的交流。令西方的近代科學和領先的技能沒有辦法傳進我國。在清朝,我國篩選人才的方式是科舉制度,認為西方的科技是“奇技淫巧”,這就致使了我國在科技方面慢了西方一大步。閉關鎖國政策後果愈發的嚴峻起來。
清政府還嘗試着通過閉關鎖國方針來對內加固自己的統治地位,對外加強民族“自衞”。這是一種消沉的防禦方針,但由於西方列強對我國可能造成威脅,這種方針還是起到了一定的保護效果。可閉關鎖國方針的結果是弊大於利的,起到的效果僅僅只是一點點。它讓我國長期的與外界隔絕,使我國一直都身處在世外桃源中,只知道男耕女織,徹底不知道西方國家科技與文明已有多麼的強大。
閉關鎖國方針導致的結果即是,我國沒辦法與外界交流學習,無法前進,也使中國掉進深淵。
閉關鎖國的歷史背景
閉關鎖國的國內歷史背景是關外民族入主中原建立了清朝。清朝的統治者是滿人,滿人建立清朝,有很多漢人反抗清朝的統治,經常起義。在東南沿海,很多起義勢力聚集在海上,清廷對於他們束手無策。
乾隆皇帝雕像
為了壓制漢人的反抗,清廷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禁止海上貿易,聚集在海上的起義勢力都是做海上貿易的,沒有了收入,他們只能選擇解散。清朝實行閉關鎖國政策也使得南洋地區的漢人無法同國內聯合反清。
閉關鎖國的國際歷史背景是西方殖民者入侵東方。在清朝的時候,西班牙與葡萄牙這兩個殖民先鋒已經到達了東南亞。而後起之秀荷蘭也侵佔過台灣。清朝擔心這些殖民者支持國內的漢人反清,因此實行閉關鎖國政策,阻止這些西方人進入內地。
在清朝時,西方世界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些殖民國家已經將腳步踏遍了全球。而且西方國家的科技進入了一個新時代,殖民國家的殖民軍隊都是攜帶着火槍火炮,一些使用冷兵器的土著根本無法抵抗熱兵器的傷害。
清朝在這樣的歷史大背景下,並沒有感到危機感,反而沉醉在天朝上國的美夢中。清廷的統治者只看到了國內的繁榮昌盛,而沒看到世界上的新變化,最終只能落後於世界,被世界拋棄。清朝最後在西方殖民者面前一點反抗力量都沒有,也算是自食其果。
閉關鎖國政策的實質
閉關鎖國政策的實質是封建經濟的自給自足性。清朝是最後一個封建社會,其經濟模式就是自給自足式,與世界的經濟往來很少。清朝的乾隆皇帝曾經説過,天朝地大物博,根本不需要與夷人互通有無。
康熙皇帝雕像
閉關政策最初的實施與清朝收復台灣有關係。清朝的康熙皇帝在位的時候,台灣的鄭經經常派兵騷擾沿海。當時清廷正忙於同北方的葛爾丹交戰,無暇顧及東南沿海,為了解除台灣的威脅,清朝實施海禁政策,不允許任何人出海,這是閉關鎖國政策的起源。
閉關鎖國政策雖然起源於戰爭,但是其本質還是由封建經濟的屬性決定的。在封建時代,商品非常少,商業並不受重視,因此經濟的屬性是自給自足性。清朝實行海禁後,內地完全可以自產自銷,用不着同海外進行貿易。
在乾隆時期,清廷完全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只允許西方商人在廣州虎門進行貿易往來,整個龐大的中國,只有一個通商口岸。閉關鎖國這項政策的實施,使得中國失去了同世界交往的機會,逐漸落後於世界。
清朝實行閉關鎖國有多重考慮,清朝是滿人統治漢人,這種統治結構激起了很多漢人的反抗,而當時的南洋各地有很多的中華移民,清朝實現閉關鎖國政策的一重考慮就是要隔斷國內反清勢力與國外反清勢力的聯繫。雖然清廷有着這樣的考慮,但閉關鎖國政策的實質還是因為封建經濟的自給自足性,並不是因為戰爭。
閉關鎖國的目的
清朝實行了閉關鎖國的政策,這項政策的實施使得中國逐漸與世界脱軌,最後完全落後於西方國家。清朝實行閉關鎖國時也是經過考慮的,包括朝中的一些大臣也是贊同這項議案。清朝實行閉關鎖國政策也是有目的。
閉關鎖國時期的乾隆皇帝畫像
閉關鎖國的目的之一就是為了防範國內的反清勢力同南洋的反清勢力結合。清朝統治者是外來民族,加上後期土地兼併嚴重,在清朝的低層,很多走投無路的農民選擇了起義。而南洋各地的中華移民都是明朝時期過去的,因此一直以反清復明為己任。
閉關鎖國政策的目的之二是為了防範倭寇和歐洲殖民者的侵擾。倭寇在明朝的時候就侵擾我國的東南沿海,閉關鎖國政策可以防止國內的一些鑽營分子同倭寇勾結在一起。清朝時期,西方殖民者已經逐漸侵略到了東南亞,閉關鎖國政策的實施也是考慮到防範這些西方殖民者。
清朝實行閉關鎖國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維護其蟻族式封建統治。清朝是關外的女真人入關建立的王朝,統治階級主要是滿人。低層的漢人平民長期受到政府的壓迫,對清朝產生了反抗情緒。
南洋的移民都是明末時期過去的,對清朝並無好感,清朝實行閉關鎖國政策阻止了這些人同國內聯繫。清廷也擔心西方殖民者支持漢人反清,因此阻絕西方人進入國內。閉關鎖國政策的實施雖然對中國有害,但卻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清朝的封建統治。
閉關鎖國的歷史教訓
清朝的閉關鎖國政策給中國帶來了深重的危機,使得整個中國逐漸落後於西方,最後被西方殖民者凌辱。閉關鎖國的歷史教訓至今依然留在人們心中,激勵着人們要為中華民族的復興作出努力。
閉關鎖國時期乾隆劇照
清朝實行了閉關鎖國政策,在當時雖然隔絕了國內反清勢力同國外反清勢力的聯繫,在一定程度上鞏固了清朝的統治。但是在清朝末年的時候,西方殖民者相繼入侵中國,中國屢屢打敗仗,簽訂了很多的不平等條約。
喪權辱國的歷史教訓就是閉關鎖國政策帶來的,清朝相繼同很多國家簽訂了不平等的條約。同英國簽訂的條約使得香港被割讓,同日本簽訂的條約使得台灣被割讓,同俄國簽訂的條約使得北方三大塊地區被割讓。
閉關鎖國的歷史教訓有很多,比如不與世界交往就會被世界所拋棄。在明朝以前,唐宋元與世界交往,在世界上很有影響力。到了清朝的時候,清廷將整個國家封閉了起來。到了清末的時候,中國的很多方面都遠遠不如西方國家。
當時西方國家的武器都是火槍火炮,而中國的武器是冷兵器,冷兵器對戰火槍火炮,自然是要失敗的。西方國家實施了工業革命,一些生產都是使用機器進行。而中國的生產都是作坊式生產,都是純手工的。在各個方面,中國都被西方國家超過,當時的中國在西方人眼裏就是最落後最愚昧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