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宋璟後人
宋璟死後,留有八個兒子,都出仕為官,可是所取得的成就都沒有宋璟的高。但是,宋璟的後人遍佈整個朝廷,上至太子近臣,下至地方太守,都會有宋家後人的身影。
十里鋪村孩子晨練
宋璟死後三十三年,他的孫子宋儼請當時的書法名家顏真卿為其祖父宋璟撰寫碑文,後又刻碑紀念,立在宋氏墓地之中。碑上篆刻顏真卿所做的三千字碑文,不但匯聚大量道德文章,還有書法和藝術在一起相結合,所以,後世對宋璟碑的研究非常之多。不僅是書法家想一睹顏真卿的書法真跡,就是那些文學家也都想研究一下古時道德文章的寫作。
宋璟死後葬在自己的家鄉,今邢台南和縣十里鋪村,後來他的後代退官之後,都歸隱於自己的老家。最後,宋璟後世子孫都居住在了十里鋪村。相傳,乾隆巡遊時期,曾路過此地,讀到宋璟的《梅花賦》之後,非常的欣賞,生出了羨慕前賢的心思。就在十里鋪村前用行書抄寫了這首《梅花賦》,後來又親書一首詩詞,贈予十里鋪村,表示對其先人的尊敬。
十里鋪村宋氏祠堂之中,還存有很多的石碑,上面刻的都是讚頌宋璟賢德的文章,這些碑文以清朝的居多。另外,古時皇帝賜宋璟的後人一個“鐵帽秀才”的榮譽稱號,具體的作用就是,宋璟後代只要有人讀書,肯定會有孩子成為秀才的。
古時,宋璟後人的地位都非常高的,地方新上任的官員,都會來此拜見宋家當代的家主,宋家後人見官員可以不用下跪。
宋璟傳
宋璟,唐朝名相之一,史書曾有“前有房杜,後有姚宋”的説法,“房杜”指的是太宗時期的名臣房玄齡和杜如晦,這裏的“姚”指的是名相姚崇,“宋”指的就是宋璟。
宋璟畫像
宋璟,生於公元663年,卒於公元737年,名璟,字廣平,今河北邢台南和縣人。宋璟的祖先在北魏北齊時期都是名門貴族,可以説他也是一個名門之後。宋璟少年博學多才,十七歲就中了進士,被授予義昌縣令,後被遷為監察御史,又被升為鳳閣舍人。
唐中宗時期,由於違抗中宗的命令,再加上得罪了當時的權臣武三思,被排擠出朝廷,被任命為貝州刺史。唐睿宗時期,又由地方官員進入中央任職,時任吏部尚書。唐睿宗時期,由於太平公主專權,想殺死太子,宋璟和姚崇聯名上書,請求太平公主移居洛陽,藉此來消除太平公主的權勢,後來又被貶到廣州任刺史。
開元四年,宋璟又被重新召回尚書省任職,被任命為刑部尚書,後來又代替姚崇出任宰相。宋璟擔任宰相的時候,敢於直言進諫,雖然有時候和玄宗的思想不合,但是玄宗都能虛心接受。開元八年,宋璟為了顯示律法的嚴酷,壓制一些罪官的申訴,後來遭到言官彈劾,被罷相,但他所擁有的權力和宰相相差無幾。
開元十七年,當時已經七十歲的宋璟又被玄宗拜為右丞相,三年後,宋璟以年老體弱為由,辭去宰相之職,回家養老。兩年後,死於老家寓所,享年七十五歲。
宋璟怎麼讀
宋璟,是古代歷史上的著名宰相,唐朝十大名相之一,唐玄宗時期和姚崇並稱為“姚宋”,人們將他們和唐朝開國名相房玄齡和杜如晦,放在一起稱為“前有房杜,後有姚宋”,將他們和房玄齡、杜如晦放在同一個地位之上。
璟字
宋璟的“璟”字讀“jing”第三聲,和景色的“景”字同音。“璟”字的意思比較單一,它只有一種意思,就是指玉所發出的光彩。宋璟,意思就是宋家所擁有的發出光彩的美玉,這個名字表達宋璟的家人對他的殷切期望。
宋璟的祖上在北魏、北齊的時候,都是貴族名門,家裏都曾出過大官。宋璟可以説是出身書香門第,官宦世家,家中讀書人居多。他在年輕的時候,因為自己的不得志,作了一篇《梅花賦》。他的叔父看到這首賦之後,首先不是對他文章做任何評價,而是勸他不管是做人還是為官,都要像梅花那樣,有着自己的錚錚傲骨。
宋璟也的確如宋家長輩所期望的那樣,為宋家帶來了無數的榮耀。宋璟為人正直,從來都不會濫用私權,對自己的家人也是要求非常的嚴格。宋璟由於為官正直,得到了唐玄宗和同僚的尊重,人民羣眾也非常的愛戴他。再加上他對治家嚴苛,宋家的子弟都讀書非常的刻苦,為人也非常的謙遜有禮,使得宋家的名望在普通民眾之中非常高。
宋璟為宋家帶來的榮耀不僅是在他生前,更重要的是死後留給子孫的財富,正如同他名字中的“璟”字一樣,是那如玉的君子品格。
宋璟的故事
宋璟,一代名相,有關他的故事傳説,有着很多,其中流傳最廣的有三個,分別是“金筷表直”“陽春有腳”“端午更名”。
宋璟劇照
“金筷表直”講的是唐玄宗時期,宋璟為宰相,由於他的剛正不阿,得到朝臣的尊重和唐玄宗的賞識,唐玄宗就賜給他一雙金筷作為獎勵,宋璟感到非常的惶恐。因為在古代,黃金餐具都是被皇帝壟斷的,不論是王公貴族和平民百姓都不能使用黃金做的餐具。唐玄宗對宋璟解釋道,賜你金筷是為了表現你的剛正不阿,不是讓你使用的。宋璟這才惶恐的收下這雙金筷子,供奉在家中。
“陽春有腳”講的是唐中宗時期,宋璟被貶到廣州擔任都督,在職期間,為廣州百姓做了很多的實事,解決了困擾廣州多年的民居火災問題,造福了一方百姓。後來,宋璟當上了宰相,家裏的人都希望能夠靠着宋璟的關係混個一官半職,宋璟果斷拒絕了這些人,還指示吏部對於那些和自己有親戚關係的人要嚴加考核。當時人們稱讚宋璟就像那温暖的春風一樣,走到哪裏,就能給那裏帶來美好的生活。
“端午更名”講的是宋璟為端午節改名的事情。那時候的端午節叫做端五節,不是像現在這樣叫端午節,由於唐玄宗的生日是農曆八月初五,裏面有一個“五”和端五節中的“五”相同。深受儒家文化影響的宋璟認為這和唐玄宗犯忌諱,所以他上奏唐玄宗要改端五節為端午節,唐玄宗同意了他的建議,現在端午節的名稱就是這麼來的。
宋璟梅花賦
《梅花賦》的作者是唐朝著名宰相宋璟,作這首賦的宋璟還沒有入仕為官,這首賦主要是讚美梅花的的不畏嚴寒,以花明志。清朝乾隆皇帝對這篇《梅花賦》非常的推崇,曾在宋璟的家鄉村落之前,親筆抄寫《梅花賦》,並賦詩一首,畫梅花一幅,贈送給了宋璟的後人。
《梅花賦》行書
《梅花賦》的第一段寫的是自己已經二十五歲了,雖然中了進士,但是在科舉上沒能再取得成績,到現在僅僅是一個進士。再一次科舉考試的失敗後,我就隨着叔父一起出去散散心。來到四川,住在了官府安排的寓所之中,再加上自己大病初癒,心情不好,恰巧此時在一面斷牆之下,看到了一株迎着寒風開放的梅花。想到梅花所擁有的那些高潔的品質,就不禁有一種想為它寫篇文章的衝動。
中間幾段是對梅花的描述以及梅花和幾種花的對比,同時也寫到了古時那些品格如梅的人物。綠葉未吐花先開,這到底圖的是什麼呢?是自己的高潔,還是對春天的期待。沒有開花的梅花,被那雜草遮擋住自己的身軀,等到大雪漫天,萬木凋零之時,它卻凌寒獨自開。
最後一段寫的是自己的伯父看完這篇文章之後,對自己的教誨叮囑,他的伯父叮囑他不僅要描摹梅花的形態,還要把它的節操學會,並且要堅持下去。後來,宋璟為官之後,也的確如那梅花一樣,忠厚高潔,大有一種凌寒獨自開的意味,這也導致他的仕途比較坎坷,但是如果沒有如梅的氣質,他也不會受到唐玄宗的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