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故事:“愚蠢是對的”
最近幾天關注這個專欄的人突然增多,讓我很是受寵若驚,覺得不再寫點好玩的東西很不好意思,就轉載舊文一篇,以饗讀者。
故事一:人類的利他性懲罰機制
一篇 02 年在 nature 上的論文,標題是 Altruistic punishment in humans,摘要如下
Human cooperation is an evolutionary puzzle. Unlike other creatures, people frequently cooperate with genetically unrelated strangers, often in large groups, with people they will never meet again, and when reputation gains are small or absent. These patterns of cooperation cannot be explained by the nepotistic motives associated with the evolutionary theory of kin selection and the selfish motives associated with signalling theory or the theory of reciprocal altruism. Here we show experimentally that the altruistic punishment of defectors is a key motive for the explanation of cooperation. Altruistic punishment means that individuals punish, although the punishment is costly for them and yields no material gain. We show that cooperation fourishes if altruistic punishment is possible, and breaks down if it is ruled out. The evidence indicates that negative emotions towards defectors are the proximate mechanism behind altruistic punishment.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future study of the evolution of human cooperation should include a strong focus on explaining altruistic punishment.
大意就是説,我們都知道在合作中對背叛者的懲罰有利於更好地合作,一般認為這種懲罰機制能夠存在是因為懲罰者能夠通過對背叛者的懲罰直接或間接地獲益。但是他們發現,即使對別人做出懲罰是對於懲罰者而言有害無利的,這種懲罰機制仍然十分有效。
他們找了一幫學生做了這樣一個實驗。每個團體有四個參與者,各自有 20 元資金,用於對一個東西投資。每次投資中,他們每付出 1 元就可以讓團隊的每個人獲得 0.4 元,也就是説團隊一共可以獲得 1.6 元。他們可以付多付少,也可以不付。如果他們每個人都把所有的錢投出去,那就可以獲得做好的結局:各自獲得 32 元。參與者可以對他人做出懲罰,不過被懲罰的人每損失 3 元,懲罰者也要付出 1 元的代價。
可以預見,如果這四個人做很多次這樣的遊戲的,懲罰機制會促進合作。轉折點是,這幫傢伙做了一個有趣的事情,每次遊戲完了以後這四個人立即被拆散,再重新組合,使得他們相互之間再也不能遇上。這樣一來,對別人的懲罰別人就變得毫無收益可言:既不能收穫名譽,也不能收穫利益。
有趣的就在這裏,儘管懲罰不能帶來好處,大家還是樂於懲罰背叛者,使得遊戲結果一次比一次好。與此形成對比,假如沒有懲罰機制,遊戲結果會一次比一次差,大家都很悲催地賺不到錢....
文章結尾説,這可能是負面情緒在起效果,也就是説,大家都看自私自利的小人不爽,所以不約而同地很不理性地要整整那個傢伙...
所以説,負面情緒是好的,衝動是對的,犯傻逼是對的,理性滾一邊去。莫非這就是正義感?
其實我還挺好奇這是一幫什麼學生,是學文還是學理的,假如找一幫學經濟學的傢伙來做,結果會是怎樣?哈哈哈哈~
原文鏈接:Altruistic punishment in humans : Abstract : Nature
故事二:沉沒成本
沉沒成本是指已經付出且不可收回的付款、投資等等。一個擁有完整、健全的邏輯的機器人在做選擇時絕不會把沉沒成本考慮在內,但是你會。作為一個擁有情感的人,你對損失的憎惡會讓你邁入沉沒成本的陷阱。
然而這並不是事情的全部,“然而這種堅持、執着,這種對延續的期望,並非什麼壞事,而是人類後天形成的一種高貴、獨特的品質。研究顯示,低等動物和稚齡兒童都不會犯沉沒成本謬誤。黃蜂、蠕蟲、老鼠、浣熊、嬰兒……它們才不在乎它們投資了多少或者損失了多少。它們只能看到直接損失和直接收益。但是作為一個成熟的人,你有了反思和遺憾的天賦。你可以預料到你終將會意識到你的努力是徒勞的,你的損失是永久的,而一旦你接受了這事實就會很受傷……能夠預料到,就不算太壞,就有所轉機。”
果殼:沉沒成本謬誤(二):吃飽撐着也要把東西吃完
為何智力更加高等的成年人反而出現了對沉沒成本的厭惡?只需考慮進一個新的變量,判斷未知的正確率,就能解釋這一點。假設有方案 1,2,完成方案 1 可以獲得收益 A, 完成方案 B 可以獲得收益 B, 然而這兩個方案分別需要成本 a,b。假設 A-a> B-b,因此一個理性人在最初選擇了方案 1 以獲得更大的收益。然而在投入成本 a 之後,發現原來的判斷錯誤,收益 A 居然小於 B-b。那理性人就應該迅速切換到方案 2 嗎? 不一定,因為此刻的判斷仍然可能是錯誤的。保持原方案可以穩賺收益 A,切換到方案 2 卻有可能收益更小。在這種情況下,考慮沉沒成本(也就是保持愚蠢)是一個更穩健的選擇。
故事三:擇偶模仿 / 婚戒效應
擇偶模仿是一個非常扯淡的事情: 雌性們選擇一個雄性的幾率,隨着其他雌性也選擇這個雄性而上升,若其他雌性不選擇這個雄性,該幾率就會下降。
剛知道這個規律的時候真是感覺三觀盡毀……,無怪搶男朋友搶老公之類的事情那麼普遍。
然而這種愚蠢的表象也同樣是有道理的,“從演化心理學的角度來説,“擇偶模仿”可以説是一種基於社會學習的、適應性的性選擇策略,對女性有着重要的意義,對男性的意義則稍遜。因為男性在擇偶中注重的是年輕(生殖力強)、外形富有吸引力(生下的娃兒基因好),這些信息都能夠從外表便捷觀察到。女性擇偶注重的則是對方的親代投資能力(有沒有錢啊是不是能做出婚姻的承諾啊之類的),這一點並不容易直觀地獲取,而需要藉助其他力量才能獲悉。從這個角度來説,別的女性已經鑑定過的可能會是更有價值的對象。”
引文:
VOL.298 你只不過,愛上他人所愛
維基百科:Mate choice copying(可能打不開)
Waynforth D. Mate choice copying in humans[J]. Human Nature, 2007, 18(3): 264-271.
話説回來,這個道理也為廣大男性提供了一個簡單可行的把妹方式。不過雖然某些時候演化心理學的確是簡單好用的,但我仍然反對把它作為一切愚蠢行為的藉口。
總結:
這三個 research 都指出了同一個事實,對於某些表面上看不符合理智的決定,在考慮進更多變量之後,可能會最終發現這是經過漫長演化形成的最佳策略。換句話説,如果你覺得別人傻,很可能是因為你還不夠聰明。而區分何時運用理智何時運用情感,則需要更高的智慧,很可能再聰明的人一輩子都達不到。
人人各有其智,各有其愚。神愛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