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人物李自成寶藏之謎 李自成抗清故事

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揭秘人物李自成寶藏之謎

李自成在進入北京城之後,大肆搜刮金銀財寶,積累了大量的財富,李自成在退出北京城的時候又將大明的國庫洗劫一空,有傳言説李自成走時帶了滿滿十幾艘大船的金銀財寶,這些金銀財寶最後的歸屬地是哪呢?現在有兩種説法:

李自成的藏寶洞

第一種説法是李自成派手下李過帶着財寶逃到張家界的天門山附近,李過看到天門山山高林密,於是就把財寶分成很多部分,命令手下藏在不同的地方。等到手下藏好財寶之後,他又將手下聚集在一起,藉着慶祝的名義毒殺了所有的士兵。由此,世上知道李自成財富的就只有李過一人。李過為了守護李自成的寶藏,就在天門寺出家為僧,法號野拂。另外,在新中國成立之後,也曾有科考隊在天門山發現了很多的元明時期的文物,這為李自成藏寶天門山的説法提供了重要的依據。

第二種説法是李自成曾藏寶於湖南莽山。今湖南莽山附近有一個村莊一直流傳着一個關於闖王“九驢十八擔金銀財寶”的説法,傳言説,李自成將自己的寶藏就埋在茫茫的莽山之內,該村的村名也曾多次組織挖寶行動,但都沒有多大的收穫,反而有好幾個村名因為挖寶而離奇死亡。正當村名失望準備放棄的時候,有一個村民在莽山之中發現了一個奇怪的洞穴,這個洞穴有着大量的人工挖掘痕跡,考古隊也通過對其年代鑑定,發現這個洞穴建造於明末清初,和李自成藏寶的時間大致,可惜的是洞穴早已空空如也。

李自成成功進京後極短時間滅亡

1644年3月19日,闖王李自成率領大軍攻入了北京城,然而短短42天之後,昔日進京的闖王卻兵敗如山倒,最終率兵狼狽逃出北京城。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李自成進京後極短時間滅亡,在這裏筆者整理出了三條原因。

闖王進京

首先,導致李自成進京後快速滅亡的第一個原因是不尊先帝。李自成入京後的第一件事不是安撫民眾,而是派手下搜尋崇禎皇帝和皇后,並聲稱“活要見人,死要見屍”。當他在得知崇禎皇帝和皇后雙雙自殺之後,立即下令以賤民之禮裝槨,並停放在東華門三天三夜。他的本意是昭告天下,從此以後,這個天下就是他的了。但在這三天內,過往的百姓並沒有出現如他所想的萬民唾棄的場景,反而出現了來往者皆掩面而泣的現象。

崇禎皇帝雖荒淫無道,但是真正欺壓百姓的是那些無良昏官,況且崇禎皇帝已自縊而亡,百姓心中的“死者為大”思想還是佔據主流的。李自成的這種做法反而激起了民眾對崇禎皇帝的同情心,加重了民眾對其的畏懼心。

其次,第二個原因就是虐待降臣。崇禎皇帝時候,為其殉節的只有文臣、皇戚四十餘人,其他的官員大部分都投降了入京後的李自成。由於李自成本人不喜讀書,所以對待讀書人不是那麼的看重,於是在進入北京城之後就出現了“羣賊爭戲侮學士”的場景的出現。對羣臣大肆侮辱之後,李自成又將這些大臣集中到押到劉宗敏府中,拷打勒索錢財。為此,劉還特地製作了五千具夾棍,夾人無不骨碎。

投降的大臣不但沒有得到想要的榮華富貴,反而受到了莫大的侮辱,有的甚至家破人亡,自熱對於李自成心存怨恨。臣者,國家之重心也,一個國家要想有個穩定的秩序,離不開各級臣子的努力。喪失臣心的李自成得不到各級大臣的支持,想要長居京城那是天方夜譚。

最後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軍隊迷失。進入京城之後,很多軍士徹底的迷失在了這繁華的北京城,將士們涔湎酒色、耽於享樂,士兵們也是燒殺搶掠,匪氣盡顯。闖王士兵的殘暴,居住城內的居民苦不堪言,越來越多的人想要逃離而去。對於逃跑的民眾,闖王軍隊採取了更為殘忍的連坐法。即一家逃跑,十家同斬,鬧的民怨沸騰,闖王大軍民心盡失。

歷史人物李自成是哪個朝代的

李自成可以説是明朝人,也可以説是清朝人,還可以説是大順王朝的人。

李自成連環畫

李自成生於1606年,那時是明朝萬曆三十四年,所以説李自成是明朝人的説法是正確的。李自成從明萬曆三十四年開始直到明崇禎十七年,一直都生活在大明的統治之下。崇禎十七年,李自成親手結束了大明的統治,這一年李自成率領大軍破入北京城內,明崇禎帝於柏樹下上吊死亡,這就代表着大明三百多年的統治結束,中國歷史改朝換代的時代到來。

同為崇禎十七年,李自成在如今的西安,建立了大順政權,自立為帝,當時身為順帝的李自成也可以算是大順王朝的人。李自成在攻破明帝都的時候,又在原明帝都稱帝,確立正統地位,雖然這個正統地位只持續了幾十天,但總算也算是一個朝代了,所以李自成是大順王朝之人,也沒有錯誤。

清順治二年,李自成與清軍在九宮山戰鬥之時失蹤。有人説其自縊而亡,有的説他隱居他地,做了一個平平常常的田舍翁,還有的説他出家為僧,並且還成了一個得道高僧。滿清進入北京城之後,非常迅速的建立自己的王朝,立國號為清,至此,統治後世幾百年的清王朝建立起來了。清王朝建立之後,首要任務就是肅清境內的叛軍,李自成餘部得到了重點的照顧。李自成在清朝建立之初還是活着的,他在順治元年還和清軍進行戰鬥,儘管清朝剛剛建立起來,但説他是清朝人也不足為怪。

總得來説,李自成生活的朝代可以用“明末清初”來進行概括。


 

李自成抗清故事

李自成可謂是反明的最具代表性人物,他也將反明進行到底了,在反明的過程中李自成表現的非常的英勇頑強。

驍勇的八旗軍

但在當時的民族大義之上,李自成就表現的有些怯懦,李自成的抗清只能説成是被動抗清。李自成在攻破北京城之後,崇禎皇帝自縊於樹下,大明政權已經分崩離析。此時的李自成可以説是功德圓滿了,但攻下北京城的李自成卻面臨着一個更大的問題,那就是該怎樣去面對入關的滿清鐵蹄。

面對氣勢恢宏的八旗騎兵,一股無力感蔓延李自成全身。入關的八旗軍,紀律嚴明,猛將無數,再加上多爾袞和皇太極的苦心經營,還有很多投降的漢族將領,這樣的八旗軍可以橫掃當時的所有大大小小小的政權。

李自成在被吳三桂和多爾袞聯軍大敗之後,逃回北京城之後,已經對八旗軍產生了恐懼。

此時的李自成苦於“闖王”稱號的限制,不能明面的向清王朝投降,只能被動地去進行抗清,他只希望能夠且戰且走,退回老家,去做一個“土皇帝”。

所以在接下來的戰鬥中,大順軍隊在李自成的帶領下,只能被動地反抗清朝軍隊的攻打。這種被動的抗清活動,只能進一步的拖垮大順的軍隊,對於抗清事業沒有任何好處。在李自成死後,大順軍隊分裂開來,繼續進行着抗清事業。

最後這些抗清義軍全部被剿滅,其中,堅持時間最長的是有着“小闖王”之稱的李來亨,這支隊伍一直堅持到清順治年間才被剿滅。

闖王李自成進京很可能是一場誤會

公元1644年,也就是明崇禎十七年,與大明對抗多年的闖王李自成帶領着幾十萬大順軍隊,終於站在了這個曾令天下之人人人嚮往的帝都。今天,他將帶領手下的將士們開創一個新的王朝,一個屬於他的王朝。此時的李自成心中是愉悦的,是豪氣干雲的,但他也有一點小忐忑,因為大順軍隊的入京是自己也想不到的結果。

百姓迎闖王

出身農民的李自成最初反抗大明的目的很單純,他只是為了吃飽肚子,為了不再受到官吏的過分剝削,當皇帝是他不敢想的事情。但隨着起義大軍的一路大捷,李自成的自信心也逐漸的開始膨脹起來。殊不知,他所取得的勝利其實是鑽了大明內部空虛的空子罷了。因為崇禎皇帝的昏庸無度,使得明朝內部國庫空虛,軍隊糧餉奇缺,導致軍士戰鬥力大幅下跌,這才讓大順軍隊無往不利。

當然,李自成也意識到了這點,所以自信心膨脹的他還沒有膽大到竊取皇位,他的理想就是去自己的老家當一個土皇帝就行了。但是接下來的一件事使他有了入主北京城的想法,並且這種想法一發不可收拾。

李自成在寧武關經過血戰擒殺了鎮守京畿門户的代州守將周遇吉後,感覺到了前路的艱難,此時的他已經準備回師山西做他的土皇帝的時候。當天夜裏,大明真正的精鋭軍隊大同和宣府的總兵一起來向李自成投誠納降,這真的是天上掉下來的美事,直到此時的李自成才決定進軍北京城。如果,宣大的兩位總兵晚來幾天,那麼歷史可能又是另一幅模樣。

揭秘清末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像

有關李自成像,至今流傳最廣的有兩種,一種是在現今北京昌平的李自成銅像,另一個就是李自成的素描畫像。

李自成畫銅像

李自成銅像坐落於昌平西關環島中央,向西面朝北京城。此銅像塑的是李自成揚鞭躍馬的樣子,馬上的李自成一身戎裝,頭戴當時農民起義軍的頭巾,腰懸寶劍,背後的披風迎風飛舞,李自成胯下的駿馬向北嘶鳴,四蹄矯健如飛,一副乘風而去的模樣。

其實,昌平對於李自成來説,還是有着比較大的紀念作用的,昌平是明皇陵的所在地,同時也是當時進京的必經之地。李自成在攻下昌平之後,為了發泄對於明王朝的不滿,他下令火燒明皇陵。另外,李自成在打下昌平之後,整合軍隊,以昌平為基地,開始攻打北京城。正是因為有了昌平作為重要的後盾,李自成才能很快的攻下北京城,所以昌平對於李自成來説還是意義重大的,他的銅像放在昌平也是無可厚非的。

李自成的素描畫像,它用了幾條簡單的線條就讓我們對於李自成有了一個非常直觀的印象。我們不糾結與歷史上李自成的真正長相,只是單純的就畫像來分析。畫像上的李自成頭戴起義軍軍帽,面部飽滿,劍眉大眼,飽滿挺拔的鼻樑,下巴上下都留有長鬚,特別是下巴下面美鬤飄飄。縱觀整個畫像,我們不難看出李自成是一個英武非凡,文武雙全的英雄人物。

但是,古代的畫像多重其意,不重其形,對於李自成的長相如何,我們只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049 字。

轉載請註明: 揭秘人物李自成寶藏之謎 李自成抗清故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