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名作《登樂遊原》賞析 夕陽無限好
登樂遊原 李商隱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這廣為傳誦的佳句就是出自李商隱的名篇《登樂遊原》。李商隱在這首詩中讚頌黃昏時刻的的美麗草原風情,傳達自己心中的感受,全詩語言通俗簡潔明瞭,毫無刻意雕琢,節奏輕快鮮明,感嘆深刻極具哲理。
李商隱 登樂遊原
這首詩的前面兩句寫出了詩人外出登原的理由,是因為黃昏時刻暮色降臨,自己的心情很不好,於是驅車上古原。然而詩歌的後面兩句則是盡力感嘆了落日晚霞的美景,在夕陽餘暉的映襯之下這個世界彷彿塗上了一層金色,只可惜美景不常留,已經接近黃昏了。且詩後面兩句自古以來都膾炙人口,意藴非凡,含有很高的美學以及哲學思想價值。
樂遊原是唐朝時期的著名遊覽景點,即使在中晚唐的過渡時期也仍舊是京城百姓出行的好地方。由於此地地理位置較高方便眾人觀賞遊覽,因此文人雅士也常常在此吟詩作對抒發才意。樂遊原地區留下的詩篇幾乎有近百首佳作,向來被人所稱道,然而李商隱就是其中一位。
這首詩反映了李商隱自身的傷感情懷,他本就是為了排遣心中的不愉快之意而驅車登原,結果看到了過於美麗的夕陽晚霞,於是心生感概作下此詩。李商隱的詩文向來晦澀難懂,然而此詩卻語言簡單如同白話文,絲毫不用註解,節奏韻律明快,且極具哲理性,是李商隱的詩中十分罕見且珍貴的。
李商隱是哪個朝代的
眾所周知,唐朝詩人輩出,而現今史料上可以查找的著名詩人大多出自於唐朝,畢竟唐詩、宋詞、元曲各代表當朝的一個文學發展方向,因此談及詩歌、詩人則首推唐代。作為“小李杜”之一的著名詩人李商隱,其姓氏也不難與李唐盛世產生聯想,而他也的確是唐代詩人,卻無奈生在晚唐。
李商隱 塑像
事實上,李商隱與著名詩人李賀一樣,還是唐氏宗親,也就是大唐王朝的皇家親屬,他自己本人也在多部作品中提及此事,不過因為皇室宗室繁衍過快,且年代久遠,早已不知還剩下幾分唐氏血統,而且鮮有富貴,因此家境在晚唐時期也是一番落寞之態,他的這個皇室宗族身份也並沒有給他帶來任何實際利益。
作為著名的晚唐詩人,李商隱與著名詩人杜牧齊名,一起被世人稱之為“小李杜”,再加上詩人李賀,三人被合稱為三李,另與詩人温庭筠也相交甚歡,被合稱為“温李”。大概因為生不逢時而又懷才不遇,他一生在官場上不得志,卻意外成就了他的文學造詣,李商隱生在晚唐,此時唐詩已成落魄之態,其發展態勢已大不如前,更何況已經歷了唐詩最為繁盛的登峯,難有造極。但李商隱卻在如此大環境大背景下,將唐詩再次推向高峯,並自成自己的一個風格,其詩流傳至今仍被傳誦,也是有所慰藉。
此外,李商隱有着鮮明的政治傾向與抱負,他一心報效國家,但由於他所在的唐王朝處於日漸沒落的時代,因此在他的很多詩歌中能讀到對政治與統治者的強烈不滿、憤恨以及濃濃的愛國情懷。
錦瑟李商隱
《錦瑟》是李商隱代表名篇之一,雖然李商隱之詩不乏借物言情,但是這首雖然名為“錦瑟”卻並非詠物之意,只不過是按照慣例將詩歌的前兩個字作為題目。李商隱的詩向來晦澀難懂,而此詩又是李商隱的詩中最難解讀的一首,詩家向來有“一篇《錦瑟》解人難”的感嘆。
錦瑟 李商隱
詩人在這首詩中,回憶了自己當年的青春歲月,感慨自己所經歷的不幸,寄託了悲愁、憤恨之情,並且大量採用了莊生夢蝶、滄海珠淚等歷史典故,運用比興、聯想等手法,將聽到的聲音轉化為視覺感受,將分割的碎片意象組合成朦朧的意境,藉助能見能感的形象以傳遞詩人心中真誠、強烈卻又幽怨、曲折的情義。全詩辭藻華美,含蓄深沉,意味深遠,感人至深。
詩文大意:華麗美好的錦瑟,為什麼要用五十根琴絃來配?它的每一弦每一柱,都使人無比思念似水一般的年華。莊周在夢中幻化成蝴蝶翩翩,而夢醒時分悵然若失;杜宇將心託於子鵑,魂歸時刻,滿是無限的哀愁。茫茫大海在月色的映襯下,閃耀着如同淚珠般的點點光斑。藍田山上的美玉,因為温暖月色的照耀,升起縷縷的青煙。這般的深情,何必再次追憶呢?就是在當時,也已經足夠令人感懷了。
李商隱的這首詩作於晚年,他在官場沉浮多年,仕途始終失意,中年又喪妻,因此此詩的真正含義向來都是眾説紛紜,或愛國,或思妻,又或是自傷,至今也始終難以分曉。
端居 李商隱
《端居》是李商隱獨自在異鄉漂泊時寫下的詩歌,一共四句,表達了詩人對於家鄉親信的思念之情。詩歌的前面兩句表達了詩人因為沒能收到家中寄來的書信因此只能在夢中歸家,然而夢醒時分深感孤寂悽廖;詩歌的後面兩句藉助對於多種景物的描寫,營造了一種寒涼的意境氣氛,表露了詩人內心的鄉愁與思親。全詩寓情於景,迂迴婉轉。
李商隱 塑像
已經很久都沒有收到親愛的妻子從遠方寄來的書信了,沒有家中親人的任何音訊,我只能等到入睡以後在夢中得以返回家中,以解我的思想之愁。可惜每當半夜驚醒,才會恍然意識到我與家人離別已經有好多年了,起身環顧四周只能看到空蕩單調的牀鋪,與寒冷寂寥的秋夜相對,免不了心生苦楚。一個人孤孤單單地在外鄉居住,尋常日子裏極少與什麼人有何來往,屋中台階上早已佈滿了青苔,大片的綠色與秋季鮮紅的楓葉相映襯,在細密的雨水沖刷以及迷離的月色籠罩下,逐漸變得暗淡迷離。然而這雨夜的寒涼以及月色的冷清,又怎麼比得過鄉愁對我的折磨呢?
這是詩人思念妻子時所作,詩中講述了他在這麼淒涼的夜裏,因為得不到家中的音訊促使思念之愁更加強烈難抵,詩人注重語言文字的運用將這種無法排遣的思念之情寫出悵然若失的逼真感,令人讀起來都觸動心扉,難免產生憐惜之情。
賈生 李商隱
《賈生》是李商隱的一首託古諷今的詠史詩,他假借賈誼的境遇,來抒發自己壯志難酬、懷才不遇的感慨。他沒有從個人的得失上來着手描寫,而是點出了統治者對於人才的忽視、浪費,沒能使人盡其才,在政治上為朝廷效力。
賈生 李商隱
這首詩選用的是劉恆接見賈誼後,兩人於半夜徹談的場面。寫出了漢文帝不能識賢才,並且揭露了當時唐代皇帝謀求長生不老、不問民生與政事的荒誕行為。這首詩在諷刺中寄託了自己的感慨,深沉有力,通過對於賈誼不幸遭遇的同情來抒發自己在官場上沉淪失意的苦悶、憂愁。
李商隱在這首詩中寫出了漢文帝廣求賢才,宣見被貶職的官員。然而賈誼的高明才幹,的確是沒有誰能夠企及的。然而君臣二人卻不過僅僅空談半夜,實在是讓人無比的感嘆與惋惜。漢文帝只專心於鬼神之事以謀求長命百歲,絲毫不關心國家大事與百姓生活。
李商隱在創作這首詩歌時,正是原本強盛的唐王朝一步步逐漸走向衰落的年代,他對皇帝昏庸無道、宦官掌權的現象十分不滿與憤恨。此外,當時的李商隱剛好被捲入牛李兩黨鬥爭的漩渦之中,因此他左右為難、兩邊不是人,被擠壓在夾縫中飽受排擠,屢遭屈辱,因此他通過對於賈誼徒有一身才能卻沒有機會施展的遭遇來自喻。通過諷刺漢文帝只知求賢卻不識賢的舉動來反映當時的唐朝現象,皇帝看似開明其實也是昏庸至極。
李商隱的詩
李商隱是唐朝少有的對於詩的意藴美好有着極度追求的詩人,他擅長詩的創作,此外在駢文上的文學造詣也十分突出。他的詩構思獨特新穎,風格別緻綺麗,尤其是無題詩以及情詩的寫作上,更是纏綿曲折、婉轉動人,傳頌至今。不過他的有些詩文略顯得過於晦澀難解,因此有人感嘆李商隱的詩這麼美,只可惜沒有註解難懂其情思。
李商隱 畫像
李商隱的詩歌傳世的有六百餘首,作為一個有着明顯政治傾向以及抱負的積極分子,他的詩中直接觸及政治題材的佔了很大的比例,詠史詩具有極高的成就,既不是無病呻吟,也並非託古懷今,而是借歷史經驗來批議當下世事與統治者,將古今二者巧妙結合,創造了一種政治詩的特殊形式,加強了詠史詩的藝術感。
他的愛情詩在中華古典詩中佔有獨特的一席之地,而無題詩又是李商隱本人別具一格的創新,主要以男女情思為主題,很大一部分表達的是對妻子的深情,意境美好,感情婉轉,辭藻華麗,節奏有致,讀起來意味深長,觸動人心。其中最突出的特色,要數他詩文中的朦朧感,讀起來迷離卻動人,得以傳誦。
李商隱的詩歌能夠在當時詩人輩出的年代獨樹一幟,主要是因為其心思敏感,用情至深,開啓了詩文創作的新風格與新藝術層面。其中他詩歌成就的最高峯要數近體詩,七言律絕尤為最佳,是繼杜甫之後,唐七律史上的第二座豐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