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外交家張騫簡介 張騫通西域的歷史意義

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張騫簡介

張騫是西漢著名的探險家,外交家,對絲綢之路的開發有着很大的貢獻。他多次出使西域,使漢朝與西域各國長期建立友好的關係,不僅開拓了通往西域的道路,還從西域帶回了汗血馬,石榴,葡萄,鴕鳥等,也從西漢帶去很多物資。張騫為西漢與西域之間的文化交流也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西漢外交家張騫簡介 張騫通西域的歷史意義

張騫出使西域

張騫除了有顯著的外交能力,在軍事方面也頗有成就。他身材魁梧,性格開朗,在戰場上屢建戰功,因為軍功卓著被漢武帝封為博望候。在偶然一次機會中,漢武帝派張騫出使大月氏國家。他們在出使的途中,風餐露宿,長途跋涉,翻山越嶺,不想在途中卻被匈奴襲擊,張騫被抓,為了能夠是張騫歸順匈奴,他們讓張騫在西域結婚生子,耐得住性子的張騫身在朝營心在漢。他按兵不動在西域生活了十年,只為等一個時機逃出匈奴之地,肩負在身上的出使大月氏之命十年來從未忘記。偶得契機,張騫順利逃離匈奴之地,從車師國到焉耆,又經過龜茲等地,翻越山嶺,最後到達大月氏國家。雖然最後大月氏並沒有答應張騫與漢聯合攻打匈奴,但是張騫在大夏等地考察了一年有餘,回去的時候為了避開匈奴,開闢了另外的道路,不料,張騫等人又碑匈奴抓獲。一年以後,張騫趁匈奴內亂又帶着妻子孩子逃回漢朝。漢武帝聽聞張騫這十多年的經歷,非常高興,封他為太中大夫,後來再次派張騫出使西域。這就是張騫兩次出使西域的故事。

張騫通西域

漢武帝年間,有匈奴投降漢朝。漢武帝從他們口中得知西域之事。據説有個大月氏國家被匈奴打敗,向西逃亡,但是他們想要復仇,卻沒有人幫助他們。漢武帝想要聯合大月氏切斷匈奴與西域各國的關係,於是下詔書徵求有識之士出使大月氏,但是當時沒有一個人知道大月氏在哪裏,也不知道路途有多少兇險,要完成這項任務需要極大的勇氣。

西漢外交家張騫簡介 張騫通西域的歷史意義

張騫出使西域圖

張騫覺得這是一件值得探索也非常有意義的事情,便冒着可能回不來的危險應了徵,當時有個在長安的匈奴人叫堂邑父,表示同張騫一同前去冒險。於是漢武帝派給張騫一百多號人一同出征。到達大月氏必經匈奴之地,果不其然嗎,張騫等人被匈奴發現,抓去做了俘虜。一晃十年過去了,張騫等人趁匈奴不備騎上快馬逃了出來。他們向西跑了很久很久,跋山涉水,風餐露宿,旅途艱難,到了大宛國。大宛國的君主聽聞張騫是強國漢朝的使者,便熱情招待他們,在大宛國的幫助下最終大月氏。

張騫在大月氏國住了一年多,雖然沒有説服大月氏聯合對付匈奴,但是看到了許多新鮮的事物,這些東西是他們在漢朝從未見過的。足足經歷了十三年,張騫等人才回到漢朝,漢武帝聽聞報告西域各國的情況,認為張騫立了頭等功,便封他做了太中大夫。

張騫説在大夏看到了商人從天竺運來的竹子和布匹,認為天竺就在漢朝的不遠處。於是漢武帝再次派張騫為使者,帶着漢朝的物品遠赴天竺,以換物資。但是歷盡萬難也沒有到達天竺,漢武帝認為張騫雖為到達天竺,但是在途中認識了一個滇越,也很開心。之後第二次派張騫出使西域,帶着錢幣布匹前去結交西域各國。

張騫怎麼讀

張騫讀作zhāngqiān。張,翹舌,讀第一聲。騫,聲調也是第一聲。一定會有人將張騫的騫讀作塞(sai),然而騫和塞雖字形相似,卻是截然不同的讀音。張騫是歷史上有名的外交家,多次出使西域,開闢了絲綢之路,為漢武帝立下大功。自從張騫出使西域,開闢通往西域的道路之後,各國使者前來交往的次數越來越多,各國之間文化交流日益頻繁,漢朝與西域之間的友誼日趨篤厚。至此,劉徹封張騫為大行,負責接待各國使者及賓客。

西漢外交家張騫簡介 張騫通西域的歷史意義

張騫雕像

第二年,張騫便去世了。但是由張騫帶來的各國交流卻始終沒有斷過。烏孫王之前送漢十多匹良馬,令武帝大喜。後來烏孫國又要求與漢和親,於是劉徹先後將兩位公主嫁到烏孫國,往後兩國之間依然長期保持着聯姻的狀態。

張騫身材魁梧,性格爽直,心胸開闊,待人友善,這樣良好的心理素質與生理素質為他出使西域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在第一次出使西域期間,為了到達大月氏不負皇恩,張騫在匈奴的奴役下生活了十年。這樣堅韌不拔的毅力也不是常人所擁有的。西域之路,困難重重,沿途人煙稀少,缺食少水。夏季大戈壁上風沙四起,熱浪撲襲;冬季暴雪皚皚,寒風刺骨,多少人在如此嚴峻的環境下死去,或是餓死,或是渴死,或是凍死,或是熱死。所以張騫在這樣的環境下毅然挺立,開闢了史上著名的絲綢之路,此等大功在後世也為人稱道。


張騫兒子

張騫奉漢武帝之命出使大月氏期間,曾經被匈奴擄去做了十年的奴役,匈奴王看見張騫相貌堂堂,又是大漢的使節。這樣有膽識的人,匈奴自然不會放過,於是將本國公主許配給他並生下了一個兒子。但是張騫十年來一直保持着大漢的氣節,始終不肯妥協。在匈奴發生內亂之時,張騫是第二次從匈奴地盤出逃,他帶着妻子兒子逃離,在回漢的途中,張騫害怕到時候妻子孩子會被漢武帝殺害於是將他們安頓在張家川。

張棉驛站

漢武帝在聽聞張騫這十多年的經歷後,認為張騫的忠心依舊不變。不但赦免他的罪過,還封他做了博望候並且讓他進行第二次出使西域的計劃。張騫的兒子張棉也一同被赦免,並且被賜亭驛的官職。後來由於匈奴不斷前來騷擾驛站,於是張棉將驛站遷移到了張家川。後人把這個驛站叫做張棉驛來紀念張棉,也是因為張棉在此做過官職。在絲綢之路開通後,張棉驛成了中原與西域之間商貿往來的重要中介點,這個驛站為各國與大漢之間的往來提供了食宿,要不然這長途漫漫的辛苦也會令過往旅人身心疲憊。直到清朝末年張棉驛才被撤除。

雖然張棉沒有其父張騫那麼有名,在歷史中的記載也是寥寥數筆,但是其有張騫這樣偉大的父親也是一件非常榮耀的事情,作為漢羌混血的張棉也慶幸有免於被漢武帝殺害的命運。

絲綢之路張騫

眾所周知,張騫是歷史上著名的外交家,冒險家。他所開闢出來的絲綢之路為大漢與西域之間的往來提供了重要的交通條件。沒有張騫的絲綢之路,就不會那麼快促使中西文化交流。陸上絲綢之路最先形成於西漢,張騫則是其道路形成的鼻祖。這是一條非常重要的商業貿易渠道,是後來中國連接歐洲各國進行往來貿易的重要交通道路。

張騫雕像

這條絲綢之路將阿拉伯等於中原連接在一起。經過好幾個朝代,逐漸拓展到地中海地區。也就是説張騫是絲綢之路的開拓者,再由後人繼續開拓發展到像今天這樣東到達日本朝鮮西到法國。今天的海上絲綢之路還可以到達意大利,埃及等國家。無論是海上絲綢之路還是陸上絲綢之路,從古代影響到現代都影響着各國經濟文化的發展。

絲綢之路起着商業交流的作用。絲綢是中國古代極具文明象徵性的物品。中國古代的絲綢和瓷器通過絲綢之路傳播到各個國家。各個國家的物品也隨着絲綢之路流進了古代中國,文化與文明的碰撞在絲綢之路的作用下日益生輝。

絲綢之路還起着文化交流的作用。中國古代的科技也是很發達的,它們則通過絲綢之路傳遞到西方,比如四大發明的向外傳播。印刷術通過絲綢之路傳播到中亞,考古學家發現在敦煌等地均有印刷品的痕跡。此外宗教之間的交流也是絲綢之路所帶來的影響。如今各國文化經濟日益強大,最早也要歸結於絲綢之路的開拓,張騫的貢獻是值得載入史冊的。


張騫妻子

歷史書籍上對張騫妻子的描述非常少。只知張騫的妻子是匈奴人,併為其生下了一個孩子。很多野史説到,張騫出使大月氏的時候,在途中被匈奴發現,帶回去當俘虜。張騫成親後,其妻子對其是忠心耿耿,所謂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正是這個道理。在匈奴之地生活了十年之久的張騫在一次偶然的機會出逃,若不是在其妻子的幫助下,張騫恐怕是很難逃出的。

張騫

張騫逃出之後,在大宛國國君的幫助下順利到達大月氏。當他啓程回漢的途中又遇匈奴,他再一次被匈奴抓走,回到了原來所生活的部落。張騫又準備第二次逃出部落,於是在匈奴單于死後發生內之時,在其妻子的幫助下再次逃脱,併成功回到了漢朝。據説在回到漢朝後不久,張騫的妻子便死了。無疑,張騫的妻子是一個在他成功背後的女人,但是卻被歷史所遺忘了。

也許真是張騫的妻子在匈奴中地位身份較高,張騫才不會向其他人一樣活動受限制,他成功出逃兩次,説明匈奴對其戒備已松。而張騫的妻子能夠對張騫死心塌地也説明了張騫也具有自己的個人魅力。他與匈奴交往時不拘禮節,寬闊的胸襟,為西夷人所愛,也為她妻子所愛。隨後才有其妻的忠貞不渝,追隨張騫回漢之事。

張騫出使西域的故事被深深地記錄在歷史書上,他的豐功偉績也為後世所稱讚,但是歷史書中卻少了記錄他妻子的一筆。

張騫的故事

作為歷史上著名的外交官,張騫開闢絲綢之路的故事聞名遐邇。漢武帝時期,張騫奉命一共出使西域兩次。第一次出使西域,張騫帶着胡人堂邑父等一百多號人出使大月氏,堂邑父在途中剛好做張騫的翻譯。但是在去大月氏的途中不幸被匈奴發現,隨後被擄去軟禁起來。匈奴單于為了拉攏張騫,進行了各種誘惑,還給張騫娶妻生子,但是依然沒有動搖張騫出使大月氏之心,他不改漢節,堅定忠臣之心,就這樣在匈奴部落生活了十年。

張騫雕像

終有一日,張騫趁敵人監視有所鬆懈,便趁其不備逃離匈奴的魔爪。但是沒有帶上妻兒便離開了,這裏就説明大漢之命在張騫心中的地位是不能撼動的。逃亡的道路十分艱難,但是張騫等人畢竟在匈奴的地盤生活了十餘年,這為他的逃難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因而他們非常順利的避開了匈奴的監視。他們一直向西逃難,路上飢寒交迫,物資缺乏,人煙稀少,困難重重,就這樣張騫等人來到了大宛國。大宛國的國君聽聞張騫的經歷後,派人將他們送到康居,康居王又派人將其送到大月氏。

事後,張騫動身回漢。在回去的途中不巧有遇到了匈奴,匈奴再次將他們帶了回去,就這樣又被扣留了一年多。在匈奴內亂的時候,張騫趁亂又成功逃出了匈奴的地盤,回到了漢,這便是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

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是在公元前一一九年,這次出使西域帶了三百多人,帶了絲織品以及牛羊等牲畜,這一次出使烏孫王國很是順利,因為匈奴那時候已經投降漢朝,所以路上已沒有了障礙。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158 字。

轉載請註明: 西漢外交家張騫簡介 張騫通西域的歷史意義 - 楠木軒